『中國早期文明與國家建構』學術研討會簡述 隨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推進和重大考古新發現的不斷湧現,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結合起來探討中國早期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等問題日益成為一項迫切任務。為此,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於11月21—22日在長春主辦了『中國早期文明與國家建構』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河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20餘位考古學與歷史學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學術討論。與會專家圍繞考古發現與古史傳說,中華文明起源的標誌、發展階段、形成機制及早期國家的性質等議題發表了各自的學術見解,並進行了深入對話和交流。 關於『考古發現與古史傳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王煒林研究員介紹了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的發現與保護情況。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劉斌研究員解讀了良渚古城的築城理念及方式。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依據文獻記載和石峁遺址的出土文物,認為石峁古城遺址當為傳說中黃帝部族所建的居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員則從時間和地理位置的角度考慮認為對石卯古城黃帝說應持謹慎的態度。中山大學許永傑教授主張史前考古應與古史研究加以整合,以期克服重建古史遇到的年代與材料兩個瓶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劉洪波研究員具體考察了先秦兩漢著述中的五帝故事,認為傳世文獻經過了漢代的再造過程,文獻中的記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機械地將考古學譜系與傳世文獻比附有較大風險。 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標誌及發展階段』。王巍研究員結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進展,指出不同文明起源可以有不同的認識標準,中華文明的起源以都邑、社會分層、大型建築、禮制、區域性政體的出現等為標誌。他還將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過程概括為萬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進入、四千年過渡、三千年鞏固、二千年轉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許宏研究員認為,東亞(大陸)國家文明起源可分為『玉石東亞』和『青銅中國』兩大階段,其文明形成過程可以劃分為邦國時代、王國時代、帝國時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樊志民教授認為,上古的所謂方國、邦國,實際上是大大小小的同質性產業部落或者聯盟,很難稱之為嚴格的國家形態。 關於『早期國家的形成機制』。王巍研究員認為社會分工、權力、戰爭、宗教祭祀、禮制等的出現與發展,以及環境因素、文化交流都是早期國家形成的重要條件。許宏研究員認為至公元前1800年二里頭文化時代,青銅技術、聚落與社會組織的複雜化,促使了最初的『中國』的誕生。陝西師範大學趙世超教授把中華文明的起源之路概括為『先轉折、後排擠』,認為中華文明早熟的原因是因為黃土的特性,簡陋工具造成農業文明形成尊老、崇拜家長的傳統,對自然災害的恐懼導致對家長權威的尊崇,家長權力逐漸演變為部落首領權力。樊志民教授提出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之間的交往與衝突是由血緣向地域、由邦國向王國發展的重要契機,它們之間的矛盾、衝突與戰爭是國家功能產生與強化的重要推動力之一。華中師範大學趙國華教授也從古代戰爭史演變的角度指出,遠古時代的戰爭促使社會結構發生變化,是國家產生的推動器。中國人民大學王子今教授討論了早期國家形成的交通條件,認為交通和通訊的建立是國家控制的前提。 關於『早期國家的社會性質』。河南大學李振宏教授考察了中國早期文明記憶中的君主制特徵,認為這種君主專制與秦以後的帝制雖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別,但本質都是專制主義。他強調對以君主專制為特徵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要建立符合中國歷史經驗的概念體系和理論方法,不應照搬西方的理論和概念。蘇州大學臧知非教授分析了秦漢國家與課役農之間的控制與疏離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趙凱副研究員探討了秦漢恤民政策、制度與成效之間的差異,認為對歷史的解讀不能簡單地從制度到制度,而應當注意各種制度、政策與現實之間的偏離。東北師範大學王彥輝教授比較了秦漢社會與周代宗法封建社會、西歐封建社會的異同,認為在法家理論預設下建構的社會是官與民兩級對立的結構,進而提出秦漢社會為『帝制官僚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彭衛研究員對本次會議作了精彩的總結,認為這是一次考古學與歷史學兩大學科的對話,通過交流與對話,深化了對中國早期文明與國家政體轉型的認知,並且雙方也達成了需要加強對話、共同利用文獻材料和考古發現重建古史體系的共識。 (作者單位: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