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作為儒家重要經典,是國學教育的典範,雖寥寥數千字,卻言簡意賅、持之有故,以內聖外王之學教導民之俊秀。其實,細品【大學】字字句句,我們會發現,這短短的數千字也蘊含着國學教育的最高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開篇點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意義,宋代大學士朱熹把格物致知突出出來以後,更提高了人們認識自然的自覺性。細究其理,便可以明白教育的終點應該在於引導孩子通過孜孜探求,以掌握知識、明白事理。當代教育家夏坤開創了兩個探索至善至美的渠道——其一為詩詞鑑賞,其二為影音鑑賞。詩詞鑑賞,讓每個孩子都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徜徉中閃光在;影音鑑賞,讓孩子們透出旋律的那扇窗,領略到窗外有景美如斯!自覺地探究,孩子們走進了中國古典文化的世界,聆聽到了詩歌與音樂這兩種最古老的交流情感的至美之音,情感的升華,最終便是人格的升華——我們不能不說,教育是無痕的。 誠意正心乃教育的最佳態度。【大學】有云:“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知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教育是無比精微的事,它的每一個名詞都必須詳加考察、認真思量。不自欺,不欺人,實事求是乃教育者必須具備的態度。【大學】又云:“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憤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正則意平,意平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和的心態獻身教育,做和風細雨的教育,點點滴滴去滋潤、去融合、去接納、去改變。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皆來源於意誠心正。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人的成長應該是“自成”還是“造成”呢?柳宗元筆下的種樹人郭橐駝與【大學】的教育態度不謀而合,“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聽一聽這振聾發聵的聲音,我們這些奔走於教育旅程上的探求者是不是能少一些“虛火”,少一些“妄想”,回到教育的本真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不僅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的確,我國這些傳統的經典著作中,蘊藏着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解決的啟示,更蘊藏着當代教育面臨得重大難題解決的指南。【大學】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修身為本”,便給當今的教育敲響了警鐘——修身者,乃德智體全面發展也。即,與時俱進的教育應該是培養適應社會的各種類型、各種能力具備的多面手,這不正是我們當代倡導的素質教育嗎?資深的教育傳媒人沈祖芸對比了中國與美國多所學校的教育教學方法之後,對學校未來的定位為融歷史文化的繼承與價值追求為一體的未來創造,她深情地說:“頂峰不是休息的地方,而是另一個起點。”是的,人類歷史發展的今天,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無論如何變,我們的根不能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的君子之風不能變。 古為今用,以古鑒今。我們在學習中國古典著作的時候,更重要的是領會其中的教育精神,使我國未來的教育更具有中國特色,也使我國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更具有中國的風格與氣派。 【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禮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人戴聖根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據斷代史學家班固在“【記】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他認為【禮記】各篇的成書年代主要分布在戰國初期至西漢初期這段時間。清代人崔述認為:“凡文之體,因乎其時……【大學】之文繁而盡,又多排語,計其時當在戰國。”(【洙泗考信錄·全錄】)綜合而論,【大學】的成書時代大體在孔子、曾子之後,孟子、荀子之前的戰國前期,即公元前5世紀左右,系出於曾氏之儒一派的純儒家作品”。即【大學】的成書年代應是在戰國初期,其作者應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現在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戰國初期曾參所作。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