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生活:清歡有味 蘇軾在【浣溪沙】中說:『人生有味是清歡』。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香茶,品嘗翡翠般的春蔬,人間最有味的莫過於這清淡之中的歡悅罷。 1845年3月底,一個叫梭羅的年輕人,孤身一人來到瓦爾登湖邊的森林裡,並親手在湖邊建造了一所小木屋,他在那裡一邊勤耕田地,自食其力,一邊沉思冥想,進行創作。在【瓦爾登湖】一書中,他這樣解釋自己來到湖邊的意圖:『我隱居在林中,因為我希望活得從容,只和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周旋。』這該是棱羅追求『清歡』的答案吧。 讀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有這樣的語句:『眉公居山中,有客問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後露前,花朝雪夜。又問何事最奇,曰:釣因鶴守,果遣猿收。』這是怎樣的一種景致呢?雨後斜陽,露水打濕了花瓣,嬌美的花朵與白雪相伴。垂釣溪邊,有鶴相守;飢可遣猿摘果解饞。這種清歡,是人與動物之間的信任和相惜,是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構成了最動人心魄的勝景。 清歡是什麼呢?清歡是清雅恬適之樂,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靈與明淨,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與恬然。 清歡是一種簡單的歡樂,是返璞歸真後的輕鬆和愉悅。雲南白族有個『三道茶』的習俗,其獨特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成為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清歡之樂就好比這品茗,苦香過後,是一份淡淡的平和安詳的心情。它不同於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它不是孤標傲世,也不是平淡蒼白。心存感恩,心懷熱愛,自然能品出清歡之美。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