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我還是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美女子)吧!” 這是句被當下年輕人常常用來自謔的話。它最早源於一部網絡劇,是一個既聒噪又稱不上英俊的男主人公用以自我調侃的一句台詞,卻莫名其妙地一夜間紅遍網絡。細細拆解,這句話的重心或“笑點”是落在“安靜”上的。“安靜”有多重意思,在這裡當然指的是“穩重持守,不瞎折騰”——這不是壞話,但看起來好像也不算是一個很明顯的讚賞。 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受着儒家文化浸潤,於是在人的諸方面中,德行被一致視作為考量一個人的最主要標準。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往往就會被人贊為君子,而君子之德,按孔夫子概括下來有三點:“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而相比起高大上的仁、知、勇,“安靜”着實顯得很突兀。它似乎更常用來形容女性,比如“靜若處子”、“靜女其姝”還有“宵靜女德”,仿佛說一個姑娘特別美好,一個“靜”字就足夠了。算算古代能說得出的男人職業,好像也只有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能勉強和這個詞搭得上界了。 不過就算這樣,我們好像也極少見一個古代文士是因為“安靜”而被人記住的,這或許是因為安靜的人容易讓人覺得他註定作為不大,又或許是因為安靜之士往往不像叛逆之人那樣擁有令人心折的人格魅力。就像把李白和杜甫兩個大詩人放一起對比,杜甫絕對是相對安靜的那一個,但論及誰的性格更能吸引人,估計很多人憑直覺就會偏到李白那兒去。 “安靜”和“美男子”這一對偏正短語的組合,乍看奇特,其實是有道理的,至少它打破了古代傳統中特有的聯結。所以,它能走紅,也並不完全是莫名其妙。早在西漢時期,名臣陸賈就曾在自己的散文集中說:“調密者固,安靜者祥”,調密是說一個人內心和諧沒有雜念,然後就能安然沉靜平和吉祥。說到這個,肯定有人會不屑一顧,古人寒窗苦讀無非就是要求一個顯貴騰達,要是只盼一個吉祥,那還不如直接回家種田算了,吃飽穿暖無災無難,夠吉祥了吧?話雖如此,實則不然,青山在才有柴燒,性命都沒有了要名利還有什麼用? 譬如有這麼一個故事,初唐時有位吏部侍郎裴行儉,一直很有識人之明。當時的王揚盧駱名揚天下,時人稱之為“初唐四傑”,風頭無兩。別人肯定都覺得這四傑日後肯定飛黃騰達了,但裴行儉卻潑起冷水來:“士之致遠,先器識而後文藝。勃等雖有文才,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耶!楊子沉靜,應至令長,余得令終為幸。”意思是說你要想走得遠,器量和見識是首要的,其次才是文采。王勃等雖然文華璀璨,但性情實在不好,恐怕沒有享受高官厚祿的福氣。不過其中楊炯卻是個例外,這個人既沉穩又安靜,儘管可能做不了什麼大官,但起碼也能當個縣令,而其他三個,能平安活到老就不錯了。到後來,四傑的命運果然如他所言——王勃二十來歲就不幸溺水而亡,盧照鄰因一生病痛坎坷投水而死,駱賓王則因反武則天下落不明,只有“沉靜”的楊炯一直做官,卒於任上。可見,安靜是有多麼重要啊,“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種天才調調,真心不適合想留着命到老的文士們。 安靜這一特質時不時後繼有人。【宋史》裡提到一個叫明鎬的臣子,說他因為“安靜有體,遇事不苟”受到世人的推重。而到明代萬曆年間,時被尊為“三賢之一”的文人呂坤更是對這一特質做了拔節似的讚揚。說起呂坤其人,他正直博學,著作多有新意,即便是在像他的【呻吟語】這種以修身齊家治國內容為主體的正統著作中,也不乏許多獨特的見地。其中,他對“安靜”是這樣讚美的:“安重深沉是第一美質。定天下之難者,此人也。辯天下之大事者,此人也。”他不僅將“安靜”成為第一美質,還認為這一品質“非久養不能”,於上可以定天下之難,於中可以辯天下大事。再怎麼不濟,也還可以讓人看着像一個“不浮不亂”的美男子,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話說回來,這當然也只是他一家之言罷了,在多元的現代社會,人們需要各種各樣的特徵,誰也不可能安靜度過一生。不過,有時安靜的確能幫助人們沉心做成許多事,至少沉靜看起來總比整日上躥下跳更能顯示內涵。所以,急於張開翅膀實現抱負的有為青年們,有時不妨也稍微實踐一下,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美女子吧。
來源: 做個安靜的美男子,網絡用語。表示“不想被太多人關注,只想靜悄悄地做好自己”。 該語句來源於7月1日發布於優酷的【萬萬沒想到第二季】第1集”美男子唐僧“里叫獸易小星的台詞 ,後被網絡作家南派三叔微博引用:“走開,雙下巴,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用法: 這是個偏正短語,重點在“安靜”,意為“像我這樣的美男子只需要安靜生活就好了,不需要折騰和自討苦吃”,此短語除網絡惡搞之外亦可以作為直男癌中重度患者及自戀人格的“廢柴”之識別標籤——如果某男在某女面前說出這句話,請認真觀察他的表情,如果確定不是搞笑或自嘲,請女士自動啟用高能預警。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