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歷史學的境界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11 21:06| 發布者: 是飛| 查看: 3185|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作者:張弘 每當讀到當代歷史學家高華的著作,我就會想起司馬遷。 在【報任少卿書】中,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已成歷代史學家們不懈的追求。而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已成爲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 ...

作者:張弘

每當讀到當代歷史學家高華的著作,我就會想起司馬遷。

在【報任少卿書】中,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已成歷代史學家們不懈的追求。而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已成爲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57歲就英年早逝的高華,既把司馬遷的史學傳統發揚光大,又顯示出與時俱進的現代意識。此前出版的【革命年代】,已經惠及無數讀者。近期出版的【歷史學的境界】中,同樣體現了“良史”的特徵。

 

已故歷史學家高華

已故歷史學家高華

作爲一門學科,歷史學無非是歷史學家的創造物。沒有歷史學家,就沒有歷史學。歷史學家的境界,決定了歷史學的境界。對此,高華在【歷史學的境界】中有很好的描述:“劉知幾雲,史家需兼‘史才’(要有治史的才學)、‘史學’(要有學識和功底)、‘史識’(洞察歷史的眼光),三者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史識’。前兩項是可以通過刻苦學習而獲得的,後一項則是要有思想境界和人生閱歷才可接近的。”這段話,可謂高華的夫子自道。僅有史才與史學,即便擁有精湛的治史技藝,若史識不足,則只能成爲史學匠人,而無法成爲歷史學大家。在當今眾多以歷史爲職業的從業者當中,高華能夠脫穎而出,卓越不凡,獲得眾多同行的承認和讚許,以及眾多讀者的喜愛,正是史才、史學兼備,而史識尤爲卓越的結果。這一點,【革命年代】中已有體現,【歷史學的境界】中同樣如此。

例如,在探討中共在抗戰勝利後快速打敗國民黨的原因時,高華認爲,首先是國民黨將領普遍的輕敵,從蔣介石到其他高中級將領都是如此。在戰術上,解放軍靈活多變,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在用人上,共產黨沒有教條主義,只要有用就吸收,以後再清理。而蔣介石缺乏知人之明,他所重視的胡宗南才能平庸,而善戰的白崇禧未獲重用,東北行轅代主任兼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尤其不堪重用。在組織上,中共黨政軍完全軍事化,輕裝上陣,軍隊不需要發工資,只要吃飯穿衣即可,共產黨幹部沒有私產,而國軍內派系林立,是將領們擁兵自重的“私軍”,蔣介石則要支付巨額軍餉,國軍將領在抗戰後普遍腐敗。在動員能力上,國民黨始終沒能建立舉國一致的軍事動員體制。在軍事才能上,蔣介石沒有形成概念的軍事思想,而毛澤東則有“十大軍事原則”。有時,蔣明明知道自己意見是對的,當遇到反對,就不能堅持。而以“保城守地”爲中心的軍事戰略方針,成爲了套在蔣介石脖子上的枷鎖。對軍隊的指揮僵硬呆板,往往造成軍事失利。在用人上,蔣毫無章法。在情報和保密工作上,共產黨滲透到了國民黨的各個重要機關,連傅作義的女兒都爲共產黨提供情報。在政治、經濟和政策方面,國民黨體制僵化,一直沒有建立起有效率的軍政機構。此外,國民黨對改善民生福利做得太少,得不到底層民眾的支持。這些分析,將國民黨敗走大陸的原因描述得入木三分,比一些學者的單向性敘述和簡單化描摹更具說服力。

而高華宏達的歷史視野,在開篇的【創造中國現代民族獨立國家】中,更得到了明顯體現。從民族意識的增長,到國共兩黨對民族主義的運用,從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到中國獨立自主大國形象的形成,以及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民族性與現代性之間的矛盾,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之間的困局,高華都有著清醒的認識。這些問題的提出和分析,若非擁有傑出的史識斷難做到。

除此以外,高華對於史華慈、鄒讜、余英時、許倬雲、唐德剛等歷史學家的評論,如老吏斷獄般的精準。而他對王鼎鈞、龍應台、齊邦媛著作的評論又讓人看到,在歷史學家以事實爲準繩的理性和冷靜之外,蘊含著深切而熱烈的人文關懷。

斯人已去,著作猶存。高華歷來不缺乏知音,網店購書者的熱烈回應已經以事實證明。若高華地下有知,他一定會爲自己的著作受歡迎而欣慰。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曾引【詩經·小雅·車轄】中的句子讚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作爲當代歷史學家的典範,高華也激勵著後輩的學人努力求真。


鮮花

握手

雷人
1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