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成果發布 百年教科書的啟迪 『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項目成果日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發布,呈現了我國教科書百年發展的立體圖景,揭示了教科書百年演進的規律。百年來,一本本教科書把科學知識和人類文明變成了一滴滴雨露,滋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匯就了中華文化奔流不息的江河;百年教科書是濃縮了的百年中國史,承載着無數仁人志士教育救國、教育強國的夢想,見證了中國從積貧積弱到傲然騰飛的偉大復興之路…… 書與史 在理想與現實間引領社會 回顧百年來中小學教科書發展的歷史,從最開始翻譯借鑑西方的教材,進行『消化吸收』,到逐漸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教材建設、發展、改革之路,教科書『活化石』般地記錄了百年間的滄桑變化。 教科書是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孔子世家贊】【大清龍興】……清朝末年的教科書,以經史之學為基,強調禮義廉恥、忠君尊孔,雖然打着那個時代的烙印,不乏封建糟粕,但其傳承作用不容置疑。 教科書是民主科學的『催化劑』。『我國旗,分五色,紅黃藍白黑,我等愛中華……』民國初期的教科書,已包括修身、國文、算術等十幾種科目。此時的教科書順應辛亥革命時代潮流,注重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專制。 教科書是危亡時期的『宣言書』。『製作防毒防空用具,練習駐防空壕地下室的設計,對軍用器具進行研究……』這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的教科書,此時的教科書裝幀粗糙,卻帶有濃重的戰爭烙印,激盪着『國難教育思潮』。 教科書是社會進步的『推進器』。『月光光,月光光,小孩子,上操場。土炸彈,木殼槍,開步走,瞄準放……』這是蘇區、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的教科書。新中國成立前夕,教育家葉聖陶提出了『解放軍打到哪裡,教科書就要送到哪裡』的口號,並擔負起為新中國編寫中小學教科書的歷史使命。 【開國大典】【英雄黃繼光】【朱德的扁擔】……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教科書,主要任務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文革』十年浩劫,教科書橫遭摧殘,此後,中小學教材領域的撥亂反正與整頓恢復全面展開。如今的教科書貫徹課程標準的理念,強調與實際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關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本,體現時代性,實現了多樣化、系列化、立體化。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教科書都是國家意志、民族意願、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近百年來,教科書以其獨有的方式反映了中華民族覺醒、探索、抗爭、發展、奮起的歷史,培育造就了一批批時代棟梁。那麼,應當如何看待『書與史』的關係呢? 『毫無疑問,教科書編寫應該「與時俱進」,但這種「前進」不是盲目的「跟跑」,要有自己的想法,在依照教科書內在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社會進行審視和判斷,作出相應的調整。』人民教育出版社綜合文科編輯室副編審王世光認為,教科書的編寫不能『與世浮沉』『隨波逐流』,僅僅局限於社會變遷的註腳,必須有自己的靈魂。『教科書需要立足現實,但要高於現實,既反映社會,也要引領社會,力求在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尋求最佳平衡。』 廣與深 在統一與靈活中因材施教 在教科書編寫中,『廣與深』是一對辯證統一的矛盾。一方面,為了擴大受教育者的範圍,需要關注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教材要具備『廣』的特點;另一方面,社會需要高精尖人才,教育要更好地發揮選拔功能,教材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深』。隨着新的經濟形態、社會形態的變遷,對綜合性、創新性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教材越來越需要處理好廣度與深度的平衡。我國教材的發展,便是長時期在『廣與深』的對立統一中曲折前進。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文革』後的撥亂反正中。那時的教育百廢待興,『編輯們急切地想把更多更新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們,但低估了「文革」對基層師資和教育基礎設施的摧殘,於是,新教材難免「消化不良」。』一位老編審說,這套教材為改革開放後新一代中小學教材奠定了重要基礎,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但教學要求過高,多數學校、學生不能適應。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時任教育部部長的何東昌親自抓降低教學要求工作,高中教科書分成較高要求的『甲種本』和基本要求的『乙種本』。但由於高考『指揮棒』不分『甲乙』,所以,即便使用『乙種本』的學生,也千方百計搞到『甲種本』。 『由此可見,真正指揮學校教學的不是大綱、教材,而是高考「指揮棒」。考什麼學什麼,導致學生知識面越來越窄,不僅助長了高考在一個較窄的範圍內深挖洞、搞難題的風氣,加重了學生負擔,而且造成學生知識面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位老編審指出。 那麼,教材究竟該怎樣實現『廣』與『深』的有機結合呢? 既要『統一』,又要『分流』。『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項目首席專家徐岩指出:『社會對各種專門人才和普通勞動者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是多樣的,個人特點又千差萬別,教材應該在為他們打好統一基礎的前提下,再為他們打好分流的基礎,為發展他們個人的興趣特長提供條件,使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這樣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 既要『普及』,又要『提高』。『就教科書編寫來講,「廣與深」的問題可能永遠無解,但它時刻提醒編者,如何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係問題。』王世光認為,教科書與兒童之間的關係基本上都是『一對多』,不可能給每個孩子量身定做教科書。現實中的教科書,對於這個孩子可能淺了,對於另一個孩子可能就深了。教科書編者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編寫出有彈性的教科書,兼具統一性和靈活性,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內容,又有不作統一要求的內容,從而有利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乃至授課教師本人對教科書的廣度與深度進行重構,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既要『立足廣』,又要『照顧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主任譚永平以生物教材為例指出:『中學生物課首先應該立足廣,讓學生建立起認識生命世界所需要的基本事實、概念。在此基礎上,如果有必要,某些內容可以考慮加深,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生命的本質。』 人與書 以學生為本方得本心 古往今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都是一個苦差事。那麼,教科書是『以人為本』還是『以書為本』?重在把知識說全說深,還是重在讓孩子理解接受?這是歷代教科書編寫者最為專注的話題之一。 早在清朝末期,教科書編寫者就開始關注兒童心理,比如,『教科書選編花草景物之文,按就學時期排列,使兒童易於實驗;所選德育之事注重家庭倫理,使兒童易於實行。』 在民國時期,低年齡段的教科書強調聯繫兒童生活實際,並多以韻文、詩歌、故事等引發兒童興趣,如:『貓歡喜,一隻老鼠到嘴裡。狗歡喜,兩根骨頭丟下地。雞歡喜,三個小蟲一把米……』這個時期的教科書在插畫、字體、版式等方面分外着力,兒童文學成為教科書中的一道閃亮風景,例如【你猜是什麼】:『綠衣郵差上門來,送上小小一個袋,什麼東西在袋裡?薄薄幾張紙,紙上許多黑螞蟻。螞蟻不作聲,事事說得清。你想是什麼,說來給我聽。』這樣的文字沒有過多說教,寓教於樂,讀來頗有趣味。前段時間脫銷的【開明國語課本】便是這個時期的作品,就是在這個時期,發現了『兒童』這一核心教育對象。 那麼,汲取百年來的經驗和教訓,今天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人與書』的關係?項目組研究認為:教材應該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關鍵在照顧學科嚴謹性、邏輯性的同時,關照學生的學習規律、心理與年齡特徵,實現科學性與可接受性的辯證統一;內容編排宜由淺入深,敘述應具有可讀性,版面應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既要利於引導學生思考,又不能取代教師教學。 教科書是受眾最多、發行量最大、對人的影響最深的書籍,不僅會影響個人知識學養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更會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總結教科書百年歷史,以史為鑑,繼往開來,意義深遠。(記者張爍)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