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傳承文脈——談談【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 ... ...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2 09:07| 發布者: 張啟功| 查看: 1045|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傳承文脈——談談【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中國人是可以以文脈之久遠而自豪的,至少上溯至公元前17世紀,我們已經有了文字記錄的痕跡,從現在留存下來的甲骨卜辭和青銅銘文中,後 ...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傳承文脈——談談【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

20160118_005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中國人是可以以文脈之久遠而自豪的,至少上溯至公元前17世紀,我們已經有了文字記錄的痕跡,從現在留存下來的甲骨卜辭和青銅銘文中,後人清楚地見到了散文的端倪。同時還應該強調的是,雖說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歷來詩文並舉,既是詩歌的家園也是散文的王國,但散文比詩的出現則早了1000多年。因此,中國文化習慣於講『文以載道』,沒有文,中國人的精神遺產,中國人的文化遺存,就無法得以保存。『十三經』也好,『二十四史』也罷,都是靠著散文而得到記錄的,這些記錄與承載本身,構成了浩瀚、博大精神資源的長河。

事實上,歷代文人墨客在不同時代、不同境遇下書寫的文字,品類豐富、風格繁多,或發乎性情,本乎義理,或辨疑釋惑,解剝紛難,或致候問安、通報音信。古代散文作爲我國古代社會的精神財富,反映的是古代散文家對時代、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既是對生活的解讀、反思,也是對道德、情操乃至人性的藝術提煉、概括、嚮往與追求。如此豐厚的古代散文遺產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文化寶藏,對其進行認真挖掘、闡發,從而繼承弘揚、發揚光大其中的優秀傳統,是當代文化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陳興蕪與傅德珉對中國古代散文史研究時間長、成果多,他們合著的【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帶領我們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散文王國里遨遊,既讓我們一路領略紛繁的勝景,更使我們的精神得以提升。

這部著作不單純是散文史論之作,更有著明確的學術自覺,其顯著特點是善於把中國散文的發展與中國人的成長、與中國文化的成長聯繫起來,從歷史的足音、文明的演進中,找尋出散文發展的軌跡,並給予準確的定位。比如作者在【緒論】之後,列論及定位中國古代散文在歷史各階段的發展——『文化初始:紀實與簡潔——遠古散文的萌芽,文化爭鳴:史傳與論辯——先秦散文的崛起,文化一統:鴻辭與闊論——秦漢散文的演進,文化多元:清峻與通脫——魏晉南北朝散文的多彩』等等,直至隨後各章的論述,均有知史論文、知人論文的自覺意識。比如在談及李斯時指出:『李斯的這些刻石銘文,繼青銅器銘文而發展,文字樸實,句式以四言爲主,氣勢奔放,正是時代精神的表現,影響漢唐以及其後的各類碑誌體散文的發展。』有力揭示了李斯在散文方面的貢獻。

本書發揚了我國學術研究勤勉多思的優良傳統,善於將結論和觀點建立於豐厚的史料與文本研究基礎之上,整體論述覆蓋極爲廣泛,由遠古及至辛亥革命時期,文本涉及數以百千計的古代散文作家的作品,旁引150餘部研究著作,善於把對具體作品的鑑賞分析與對作家所在時期歷史、文化狀況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的評判論述,這樣紮實、細微、入里的研究尤其值得提倡。

比如作者既重點研究、論述了歷史上的文學名家的創作,也關注到了類似東漢詩人秦嘉與其妻徐淑這樣容易被忽略的人物及其『兩地書』,並讚頌這對夫婦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專制時期,那些敘夫婦之情,充滿人性、人情之美的創作的可貴。而對元代寫作【烈婦胡氏傳】的王惲之質樸疏朗、明白曉暢給予充分肯定,反映了作者涉獵之廣。

這部著作視野開闊、持論紮實精當,出於多年的深入研究,反映了對中國文化、中國文學極爲熱愛,整體行文既有清晰的史的線索、開闊的面的覆蓋,也有點的挖掘,特質的概括,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頭一尾的【緒論】與【代結束語】,前者總述古代散文的名稱、品類、審美特徵、發展輪廓,後者重點分析中國古代散文由傳承文化、體現民族精神、彰顯文化自覺自信等而展現的文化精神,鄭重指出,是古代散文承載了百家諸子的文化創造,儒、道、法、兵、釋,各家學說莫不由散文傳承,同時,古代文化哺育和滋養了古代散文家,古代散文家在不同的時代出入於多家文化,吸收複合文化的哺育與滋養,從而創作出流傳千古的散文作品,反過來又傳承和弘揚了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而中國文化之豐厚意蘊則在記人敘事、紀游狀物、抒情言志、論辯說理之中得到了體現,這部著作揭示了其中的規律,褒揚了中國古代散文家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從而爲弘揚中華文化做出了獨特貢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