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辣評:改名不能太功利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2 07:26| 發布者: 張啟功| 查看: 2045|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辣評:改名不能太功利近日,一所學校的改名,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位於四川瀘州的四川醫科大學,剛剛掛上了『西南醫科大學』的招牌。從地理上看,西南大於四川,該校的這一次改名自然是讓自己上了一個檔次。但令 ...

辣評:改名不能太功利

近日,一所學校的改名,在社會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位於四川瀘州的四川醫科大學,剛剛掛上了『西南醫科大學』的招牌。從地理上看,西南大於四川,該校的這一次改名自然是讓自己上了一個檔次。但令人唏噓的是,這並不是這所大學近期以來第一次改名,就在半年多前,它才剛剛從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從瀘州到四川,再到西南,從學院到大學,不到一年時間,這所大學的『江湖地位』似乎一連翻了好幾個跟頭,而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正在於此——校名改了,學校真的就跨越式發展了嗎?

事實上,近些年來,改校名一直是國內不少高校十分熱衷的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至少有18所高校申請改名,大多從學院更名為大學。而相關數據顯示,過去5年國內有257所高校更名。

當然,改名的高校中確有不少是因為辦學規模擴大與辦學方向轉型。但業內人士也表示,隱藏在國內高校改名背後的『潛規則』也昭示着一些高校對功利的蠢蠢欲動——一方面,高校名稱的『升級』,很可能意味着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甚至連高校領導的行政級別也將獲得升遷;另一方面,『高大上』的校名,更有利於高校的招生與宣傳。以功利為導向,高校的人文精神還剩下些什麼呢?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高校,從建校伊始就一直使用『學院』的稱呼,但這並不會降低它們在公眾心中的名校地位和聲譽,相反,在專業領域的開拓創新和對人文精神的不斷追索,成就了它們在世界乃至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國內有的高校卻終日把心思用在改名謀利上。而實際上,這些高校的功利心也絕不僅僅表現在改名上,口頭上喊創新,卻執着於各種面子工程,校園面積越來越大、在校學生越來越多,但校風學風、研究成果、教學質量和水平究竟如何?所以說,改名不是目的,發展才是根本。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