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非遺工藝品『毛猴』 竟源自小夥計對掌柜的惡搞?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9 18:41| 發布者: 順天道化| 查看: 2076|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毛猴對飲在老北京行當里,心靈手巧的民間手藝人往往借著祖傳的手藝,記錄著皇城根下最真實的生活。老年月的手藝人沒人聲稱自己的作品是民間藝術品,他們一般淡淡地只說是玩意兒,皇城根下的小玩意兒罷了。毛猴,外行 ...

毛猴對飲

在老北京行當里,心靈手巧的民間手藝人往往借著祖傳的手藝,記錄著皇城根下最真實的生活。老年月的手藝人沒人聲稱自己的作品是民間藝術品,他們一般淡淡地只說是玩意兒,皇城根下的小玩意兒罷了。

毛猴,外行人乍一聽還以爲是動物園裡的一種猴子,殊不知,它和活蹦亂跳的猴子相差可是十萬八千里。老年月里,每逢過年,廟會上都會有毛猴的身影,它其實是北京的小工藝品,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北京人對毛猴不會陌生,它就像一個暗號連接著這座城市不同時代的人們,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毛猴,又叫半寸猢猻、中國蟬蛻,渾身布滿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細絨毛,通體稍有些透明,乍一看,還以爲是真毛猴兒的標本。毛猴是自然界的小精靈,它的機敏、活潑,透著一種天然情趣。

毛猴起源於晚清。當時在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有一家藥鋪,名爲南慶仁堂,當家的掌柜非常尖酸霸道。某日,藥鋪里一配藥的小夥計又無端地被掌柜一頓臭罵,憋了一肚子悶氣。到了晚上,小夥計整理蟬蛻時,偶然發現蟬蛻那尖尖的頭殼和細小的四肢,像極了尖嘴猴腮的掌柜,不由心中一動,取來辛夷做身子,截取蟬蛻的頭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後腿做上肢,用白芨粘好,一個微縮版的掌柜便做好了。小夥計也就是圖個開心,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創造了一種風靡北京數百年的民間工藝品毛猴。

在無意間世界上第一個毛猴就這樣誕生了。這項有意思的手工藝品迅速在北京流傳開來,成爲了孩子們的玩具。微乎其微的材料成本、簡單的製作工藝,讓毛猴迅速風靡北京。毛猴是平民百姓的玩意兒,即使再貧窮的家庭都能爲自己的孩子買一隻毛猴。在老北京的廟會上,買猴料,粘毛猴曾是過年必有的一景,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會爲自己的孩子買一隻毛猴過節。

毛猴,這毛茸茸的小傢伙,究竟是用什麼原料製成的呢?很多人都好奇。原來,這毛猴周身的東西全是中藥。它的四肢是用蟬蛻的四肢做成的,身體是另一味中藥辛夷,也就是玉蘭花在秋天裡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層密密的灰褐色絨毛,是保護花過冬的外衣。冬去春來,絨毛逐漸退去,花骨朵慢慢長成朵朵美麗的玉蘭花。這帶絨毛的花骨朵,和毛猴的身軀極爲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頭是用蟬蛻的頭,正好與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時會戴斗笠,這斗笠也是一味中藥,叫木通。把這幾部分粘結起來的東西叫白芨,也是一味中藥,真是出自天然,天然妙用。

三四厘米高的毛猴,製作看似不難,甚至有雕蟲小技之嫌,外行人看老師傅演示一遍就能上手:首先將辛夷做軀幹,蟬的頭做猴頭,蟬的兩條後腿做上肢,蟬用來抓住樹幹的一對大前爪做下肢,眨眼工夫,一隻呆萌的小毛猴就變出來了。但是,行話里也有這麼一句老話叫隔行如隔山,毛猴作品最難的其實不是毛猴本身,而是作品的立意和製作場景中的道具。

毛猴爲什麼招人迷?貴在有趣和就地取材。手藝人以物代猴,以猴代人,通過一招一式的肢體語言,傳達對世間萬象的感知與情懷,內里多暗藏豐富的諷刺、詼諧與幽默。爲了讓不會說話的毛猴活起來,手藝人多會開啟琢磨人的模式,有時候靜默坐在大馬路牙子上窺視路人,有時候坐在茶館的角落裡打量人。

毛猴作品所有的題材都是在講故事。更絕的是,有的作品故事套故事,一環扣一環,達到此種境界的手藝人不多。心靈手巧的手藝人憑著對社會上各種人物的觀察和個人的感性認識,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做成千姿百態的藝術品。過去,毛猴作品主要以反映社會行業、民情風俗爲多,有剃頭的、淘糞的、倒水的、推小車的、賣糖葫蘆的、算卦的有的能成爲一組完整的藝術作品,如老北京系列等等。主要是讓毛猴模擬人的動作和生活場景,通過多樣的肢體語言,再現中國風土市井文化;同時蘊藏豐富的幽默與詼諧,演繹人生的喜、怒、哀、樂,記錄人生百態

毛猴與其他工藝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越做越難的手藝,因爲做毛猴的過程中要想的東西太多了,隨時隨地都需要靈感。毛猴沒有鼻子和眼睛,它的喜怒哀樂都要通過肢體語言來表現。如果要表現毛猴上三輪車,兩隻手往哪放、先上哪個腳,都要事先想清楚,這就需要手藝人心中有生活。雖然毛猴只有人的拇指大小,但配上不同的創意和場景,能夠表達的主題十分豐富有趣。製作毛猴的手藝人多是上了年歲的人,記憶中的一些老街景、老房子、老行當,可以說一磚一瓦都刻在他們的記憶里,揮之不去,最終這些都成了毛猴的生活場景。

在這個微縮世界裡,樹枝變成毛猴的家什;鞋眼拆下來變成毛猴的禮帽;人們丟棄的紙夾子和舊鐵絲變成了毛猴騎的小三輪車;裝修廢棄的石膏板在他手中貼上門窗,變成了一堵斑駁的老牆不僅擁有巧思,手藝人還得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手工藝功夫用在毛猴場景的營造上。

現在的中國毛猴技藝傳承人名叫邱貽生,師承於著名的毛猴藝術家曹儀簡先生。與毛猴結緣三十年了,邱貽生也從大小伙子變成了大肚腩先生。邱貽生每年都會親自採集蟬蛻,因爲中藥鋪的蟬蛻都是碎的。順義、通州的大樹林裡現在還能找到蟬蛻,天剛麻麻亮就出發,太陽出來後蟬蛻就飛走了。怕蟬蛻殼落在草叢裡,邱貽生一棵樹一棵樹摸著尋覓,飛蟲在他身上處處留情獻吻,露水打濕了褲管,地上的拉拉秧刺得人沙疼沙疼,天擦黑了方打道回府。要備齊一年的蟬蛻殼,有時候還得跑幾趟,每次都得備足水和乾糧,邱貽生總是玩得其樂無窮。由他構思製作的毛猴作品詼諧幽默,出神入化。其中,【祝壽圖】、【天高皇帝遠】、【棒打出孝子】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相關的藝術展覽,並屢屢獲獎。

流傳了二百多年的毛猴,現已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談到手藝人的困境,邱貽生說如果僅靠製作毛猴爲生,他早到大街上要飯去了,賣不出好價錢,他只是用閒錢和年月在餵養自己多年來的一個愛好罷了。做毛猴心得靜,心靜了,才能聽到手發出的聲音。現在他還沒有找到跟他當年那樣一見到毛猴就走不動道兒的人,這事得碰,他相信老北京的這門手藝斷不了,皇城根兒還在那兒呢!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