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父母之教,十一歲小學生文言文走紅芻議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1-29 19:03| 發佈者: 山東受學| 查看: 2601| 評論: 1|來自: 國學網

摘要: 2015年12月上旬,湖南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六年級學生余晗睿去外地參加一次考試,語文試卷作文的主題是關於『家庭教育』,材料要求圍繞『閱讀』、『習慣』展開論述。簡單構思後,余晗睿在40分鐘內,即以文言文形式寫 ...

2015年12月上旬,湖南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六年級學生余晗睿去外地參加一次考試,語文試卷作文的主題是關於『家庭教育』,材料要求圍繞『閱讀』、『習慣』展開論述。簡單構思後,余晗睿在40分鐘內,即以文言文形式寫出了【父母之教】一文。文章只有600餘字,引經據典地闡述家庭教育對閱讀和習慣的重要性。開頭開門見山點明觀點:『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為重。』很快,這篇作文便在網絡走紅,國內很多網站紛紛轉載,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該文為何能走紅,為何能引熱議?這是頗值一議的。

有人說,文章寫得好。文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層次分明,前後呼應,結構嚴謹,文通句順,確是一篇好文。但實事求是而論,能寫出達到如此要求的文章的,在莘莘學子中,並不乏人,為何偏讓余晗睿走紅?

又有人說,文章採用罕見的文言文形式來寫,凸顯特色。此話有一定道理。在余晗睿的同齡人中,有不少人用白話文還寫不出主題明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文字通順的文章,何況用文言文呢?有專家說,即使大學中文系學生,用文言文寫篇像樣的文章也非易事,而一個小學生居然用文言文寫出一篇好文來。如此看來,余晗睿確實是個『另類』。但生活中『另類』者不乏其人,並不等於就能走紅,因為『文言』這種形式,不少國人望而生畏,視之為第二外語,難學難懂,避之唯恐不及。如此看來,走紅必有他因。

的確如此!筆者認為,『走紅』的真正原因是人們由衷地讚賞余晗睿熱愛『國學』的精神與行動。其實,文言文只是一種載體,它承載着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但文言文與白話文有很大差異,透過文言文去了解、學習『國學』精華,難度不小,沒有『熱愛』『專注』的精神,難以邁進其門檻。余晗睿五歲開始,就在家長引導下接觸古詩詞,逐漸培養起對『國學』的興趣,覺得『書中蘊含了太多哲理,越讀越着迷。』興趣的驅動,促使他堅持每晚7-8點,自覺地抽出一個小時去閱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書籍。後來讀的書愈來愈多,為了加深理解,課餘他還會看央視【百家講壇】等講座,擴大自己的『國學』視野。長時間的執著堅持,較快地提高了他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他能寫出廣受讚揚的文言作文,也就不足為怪了。人們讚賞余晗睿的,不僅是他認真刻苦學『國學』,能寫出不賴的文言文;更看重他能將『國學』精神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中。校長劉容說,走廊裏有不少學生嬉戲,余晗睿會紳士地伸出左手,給同行的她和老師擋出一條通道;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始終挺直腰杆坐在座位上,雙手交叉放在膝蓋處,比同齡人成熟多了。劉容贊道:『這孩子很注重禮儀。』如今,『國學』已經成為一大時髦,但不少人只是學一點皮毛裝點門面或交差而已,相反,一個更嚴峻的現實是,眾多的人對傳統經典的敬畏之心日漸淡薄。隨着以消費、商業為特徵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戲說歷史,顛覆傳統,玩世不恭,遊戲人生成為時尚,傳統經典的地位,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而這正是有識之士頗感憂心的。而今,發現一個11歲的小學生對『國學』居然有如此追求與境界,欣喜雀躍之餘,必贊之並推而廣之使之『走紅』。

然而,也許人們更感興趣的是,余晗睿的文言文中透露了他的父母是怎樣教育引導他成長的。余晗睿在作文中說:『吾父者,讀聖賢之書而教我……多年以來,決無絲厘間斷。』『吾母者,予敬而愛之……吾母曰: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他在作文末尾總結說:『伴,人之情也。讀書,明理也。習慣,所以修身養性也。此皆父母之教也。』這段話告訴人們,余晗睿的成長,離不開其父母的見識、榜樣、追求與堅持。沒有他們多年來『犧牲』自己的愛好、娛樂、休息,始終『伴』着孩子,就不會有餘晗睿的今天。他們堪稱天下父母的典範。而今的年輕父母深知培養孩子的重要性,也懂得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與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更願意投入金錢,但缺乏良好的榜樣與耐心。他們一邊呵斥孩子要刻苦讀書學習,一邊卻在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甚至玩撲克、打麻將。而這,卻令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大打折扣。願天下年輕父母從余晗睿的父母中獲得啟示。

文言文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學』經典涵蓋着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不變的核心價值。千百年來國人將傳統經典奉為立身之本,始終保持崇尚與敬畏之心,中華五千年文明才得以延續、傳承、發展,我們民族才有生生不息的凝聚力。俗云『舉頭三尺有神靈』,傳統經典其實就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神靈』。學習國學,不應該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引起各級人士充分的重視,並落實在行動上。

11歲小學生文言文的『走紅』,的確值得人們深思!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6-1-30 08:54
雖年只十一,這個小學生卻已久學經六年,學而時習之,方知家庭教育之主體性

查看全部評論(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