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其官網上公示了【關於亳州古地道搶險加固工程立項的批覆】,同意安徽省文物局對亳州古地道的維修項目。這個始建於東漢末的龐大地下軍事工程,又稱曹操運兵道,是曹操當年在家鄉修築的地下軍事防禦戰道。史料記載:東漢末年,曹操多次運用地道戰術,將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給敵人造成兵馬源源不斷的假象,從而出奇制勝。 曹操運兵道內部結構複雜 曹操運兵道在唐宋時期曾多次修葺,一直用於軍事戰道。南宋嘉熙四年,黃河決口,亳州城被淹沒,運兵道被沙土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餘年未被發現。1969年在深挖洞,廣積糧的熱潮中,近2000米的亳州古地道驚現於世,是迄今罕見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現存大部分爲宋代重修,磚結構,券頂爲拱形磚券,有齊口和咬口兩種砌築方法。 曹操運兵道(資料圖) 國家文物局2016年1月29日批文 附:國家文物局【關於亳州古地道搶險加固工程立項的批覆】 安徽省文物局: 你局【關於審批亳州古地道搶險加固工程立項的請示】(皖文物保〔2015〕165號)收悉。經研究,我局批覆如下: 一、同意亳州古地道搶險加固工程立項。 二、在編制工程方案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該工程屬搶險加固工程,應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等文物保護原則,保護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工程內容爲亳州古地道已塌陷和存在塌陷危險段落的搶險加固。 (三)應進行詳細的前期勘察,補充說明坍塌部位的基礎勘察情況,明確亳州古地道的病害類型,重點查明險情成因,量化殘損現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與細化加固措施,增強可行性與針對性。 (四)應堅持最小干預與可逆性原則,以現狀保護加固爲主,消除文物安全隱患,並爲後期修繕工作提供條件。 (五)應進一步評估周邊基本建設活動對文物安全的影響,結合規劃編制研提具體控制措施和要求,落實管理責任,開展必要的險情排查工作,確保文物安全。 三、請你局根據上述意見和【文物保護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要求(試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工程申報審批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規定,組織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編制工程技術方案,委託我局認定的第三方諮詢評估機構進行方案技術評審,並依據第三方諮詢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進行審批。 四、如需申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請在工程技術方案批覆後,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規範要求,編制工程預算按程序報批。 五、請你局督促亳州市人民政府切實加強對亳州古地道的保護管理,亳州古地道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活動均應依法履行報批程序,確保文物安全。 六、請你局加強對亳州古地道搶險加固工程的監督管理,確保施工中的人員和文物安全。 此復。 國家文物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