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南京城牆是南京的名片,城磚上有各種各樣的銘文,是南京城牆區別於國內其他現存古城牆的最大特徵。眾所周知,南京城磚銘文,大部分記錄城磚的產地、督造官員、燒磚民工等消息。不過,也有一小部分城磚,其產地並不是常見的府、州、縣,而是當時的軍隊!最近,有網友在城牆上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銘文,它們記錄的,正是明朝軍隊參與南京明城磚燒制的隱秘歷史。 城磚銘文里的明軍番號 老南京版的讀者張先生最近在小桃園附近的城牆上看到了一些有趣的銘文,比如豹韜衛、中豹等字,有這樣銘文的城磚,一看就是一大片,數量不少。 在豹韜衛城磚附近,還有很多包含水軍銘文的城磚,比如水軍右衛後所第一、水軍右衛後所第九等。豹韜衛、水軍到底有什麼含義呢?張先生對老南京版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記者採訪了南京城市史研究者張智峰,他告訴記者,豹韜衛、水軍其實都是明代初年軍隊的番號,中豹可能是豹韜衛中所的簡稱,水軍右衛也是一個明軍部隊,就相當於現代軍隊裡的某某師或者某某旅。 據介紹,衛是明代軍隊的編制單位,一個衛大概有5600人,下轄五個所,每個所有1120人; 所下面還有10個百戶所,各有112人。衛的最高長官是指揮使;所的長官是千戶;百戶所的指揮官為百戶。 很多明軍部隊參與燒磚 南京城牆的史料記載,明代初年,朱元璋除了命令直隸、江西、湖廣三省的數百個地方府、州、縣燒制城磚外,還命令工部、刑部罪犯、富戶燒城磚,一些明軍部隊也參與了燒磚。 朱元璋極為看重作為都城城牆的南京城牆,特別強調城磚質量,他命令所有參與燒制城磚的單位,都要在城磚上留下身份信息。因此,除了記錄地名的城磚銘文,南京城磚上也出現了很多明代部隊的番號。 張智峰介紹,除了豹韜衛、水軍右衛外,迄今為止發現的南京城磚銘文還顯示,金吾衛、飛熊衛、水軍中衛、水軍前衛、廣洋中所、廣洋右所、江陰衛、橫海衛等明代初年師旅級的軍事單位,燒制了若干南京城磚,只是數量不多而已。 張智峰說,南京是明代初年的首都,曾經長期駐紮十多萬的軍隊,很多衛所就駐南京周圍,現在南京人經常使用的地名,如傅厚崗、孝陵衛、水佐崗、水佑崗、四衛頭等,其實就是當年明代軍隊駐軍南京時形成的。 城磚產地又增加了一處 此前老南京報道過,明代初年,參與南京城磚燒制的,有直隸、江西、湖廣三個省級行政區34個府將近200個縣。這些縣、府、州的名字,就鐫刻在老城磚上。 由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出版的【南京城牆磚文】一書是研究南京城磚銘文的權威資料,此書記錄了178個燒造南京城磚的明代縣級行政單位的名字。 近年來,很多愛好者尋找城牆磚銘文,發現了若干資料里沒有記載的城磚產地縣。老南京的讀者王林先後找到了岳州府巴陵縣、岳州府平江縣、衡陽府衡山縣、淮安府海州、長沙府湘鄉縣的銘文城磚,證明這五個地區也是南京城磚產地,這些地方並沒有被【南京城牆磚文】一書中的明南京城牆磚產地表收錄。 最近,老南京版的讀者張先生在華嚴崗附近城牆上,發現了多塊有沔陽府景陵縣銘文的城磚。而在【南京城牆磚文】、【南京城牆志】等權威資料中,並沒有記載沔陽府景陵縣參與南京城磚燒造,僅僅講沔陽府玉沙縣燒造了南京城磚。 張智峰介紹,沔陽府景陵縣是古縣名,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天門市。沔陽府景陵縣銘文城磚的發現,為南京城磚又增加了一處新的產地。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