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與龍有關的習俗原來這麼多 你知道多少?(圖)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2-28 16:14|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587|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走出正月門,就見龍抬頭,就想起關於龍的那些事情。龍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龍文化早已滲透於我國社會各個層面。龍在古代不僅僅是皇族權勢的象徵,更是在民間民俗里翔舞,在平民意識里生動,在眾多傳統節日裡呈 ...

走出正月門,就見龍抬頭,就想起關於龍的那些事情。

龍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龍文化早已滲透於我國社會各個層面。龍在古代不僅僅是皇族權勢的象徵,更是在民間民俗里翔舞,在平民意識里生動,在眾多傳統節日裡呈現千姿百態的風姿神韻。

舞龍燈(資料圖)

正月正,舞龍燈。過春節,在我國城市和農村,都有舞龍燈的習慣。舞龍燈據說起源於漢代,舞龍最初爲祭祀、祈雨的一種儀式,包含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意,後來演變爲一種娛樂活動。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遍及中國、東南亞以及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爲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特別是元宵節,此項活動最爲盛行,龍燈鬧元宵,神州大地處處歡歌笑語,人們沉浸在歡樂節日的氣氛里

資料圖

二月二,龍抬頭。據說冬眠的龍,在這天抬頭升天,故有民間信奉的龍頭節,又稱春龍節。此節是龍文化意識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民間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二月二,不懶床,懶床壓在龍頭上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之說。所以這一天家家引錢龍,打灰囤;在這一天南方有的地方舉行拖船儀式,人們紛紛將船隻拖下水,划起龍舟以示紀念;在這一天北地還有到龍神廟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風調雨順的習俗;古人在這一天還普遍忌針線,恐傷龍目;民間還有吃蠍子爪以防龍抬頭時毒蠍出來損傷年運的講究。在這一天以龍命名的食品也頗多,比如蒸龍蛋龍鬚麵龍鱗餅龍籽粥龍耳(餃子)等。民間還有二月二,吃腰糕,一年到頭壯龍腰的說法。清蔡雲【撐腰糕】詩對此做了描述:二月二日春正饒,撐腰相勸啖花糕。支持柴米憑身健,莫惜終年筋骨勞。

祭龍王(資料圖)

三月三,祭龍王。我國有的少數民族,把農曆三月初三作爲祭龍日,特別是水族,在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龍王廟舉行祭龍儀式,用豬羊供奉龍神,族長念祭詞,集體禱告,祈求風調雨順、無災無難、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賽龍舟(資料圖)

五月五,賽龍舟。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民族節日。每到這一天,尤其在江南水鄉,都要舉行隆重的龍舟競渡盛會,是時,群龍下水,整裝待命,一聲炮響,比賽開始,條條長龍如箭齊發,鞭炮陣陣鳴響,兩岸歡呼雷動,一片龍騰人歡的節日氣氛。

資料圖

六月六,曬龍袍。這一天人們都要把衣服、書籍搬出來曬一曬。據說,在這一天被曬過的東西整個春秋不生蟲。此俗在民間流行至今,有民謠曰:六月六,日頭紅,曬了衣物不生蟲。

舞草龍(資料圖)

七八月,舞草龍。七月里我國一些地方尤其是土家族以舞草把龍的儀式來驅逐稻瘟病,久之成習,聚眾娛樂。土家舞草把龍驅瘟,從村寨到田野,每片稻田區、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舞到,舞的動作與舞龍燈相同。舞龍隊伍在吹牛角號、放三眼炮、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聲中表演舞技,頗爲壯觀。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間舞完後,將草把龍抬到溪溝邊燒掉,謂之送龍歸海。農曆八月里,浙江衢州、廣東東莞、廣西羅城、安徽祁門、廣西羅城、深圳南澳等地,在中秋節當晚會進行盛大而熱鬧的舞龍祈福慶中秋活動。中秋舞草龍,萬點金搖曳中秋之夜,舞龍隊舞著遍身插有線香的草龍,夜幕中的草龍就成了金龍,金光搖曳,萬眾同歡,充滿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