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荒地的蕭景墓神道石刻 近日,一則南京最早現存石刻南京千年麒麟石刻處境堪憂的帖子,引起不少關注。然而,昨天有市民反映,位於南京市棲霞區,至今有1500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物蕭景墓神道石刻情況也不樂觀。對此,南京晨報記者進行實地探訪。 蕭景墓神道石刻身處荒地 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大道十月村南側的蕭景墓神道石刻,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昨天南京晨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兒情況令人擔憂。 沿著棲霞大道旁邊的一條泥土小路走進去100米左右,石刻就展現在眼前。小路把兩座南朝石刻分在路的兩邊,路東面田地里便是南朝梁蕭景墓辟邪石刻,由於多種原因渾身傷痕累累,石刻周邊是一條積滿污水的小溝。路西側是神道石柱,爲了保護該石柱,文物部門在石柱邊上安裝了一個避雷針。石柱附近有多條水溝,石柱不遠處是乾枯的蘆葦溝,曾有人在此種蔬菜,後被有關部門禁止,可現場仍有不少蔬菜未剷除。小路邊一塊石碑上寫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景墓神道石刻,後面寫著蕭景墓神道石刻介紹。 文保部門稱,石刻保護一直在進行 據江蘇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因爲這個石刻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文物部門很關注,已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保護申請,並委託其下屬單位文化遺產研究院具體起草保護規劃,保護蕭景墓神道石刻他們一直在進行。 據了解,此處文保單位地處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範圍內,近期以來,這處文保單位附近的路面已拓寬,並用圍欄將這兩處石刻圍起來,還安裝了監控。南京市棲霞區文廣局和公安分局聯合在附近豎立了文物保護警示牌。目前棲霞區文廣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員每周兩次前往現場查看現狀,同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拍一張石刻現場的圖片給區文廣局,以防石刻受到損壞。但是附近的市民認爲,這些保護措施僅僅停留在表面,蕭景墓神道石刻情況很不樂觀,他們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對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有效保護。 【延伸閱讀】 蕭景墓石刻曾遭拓印成花臉 在2014年9月的一天晚間,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會員、南京城市記錄者方青松在微博發文稱,南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蕭景墓石刻遭野蠻拓印,柱額、柱身、柱座被墨嚴重污染。當時記者趕到石柱所在棲霞大道十月廣場,發現石柱碑文及碑文以下的柱身、柱座,仍留有大片乾涸的墨汁痕跡,周邊草叢中,還躺著幾個墨汁瓶子,柱身上,刻有碑文的立面更被墨汁染了個全黑。 南京市文化綜合執法部門在網上監控到了這一消息,棲霞區文化局也到現場進行了調查並報警。就在9月20日,距離蕭景墓不遠的蕭憺墓碑文也遭到了偷拓,警方懷疑,這兩次偷拓可能是同一伙人所爲。棲霞區文化旅遊局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案件偵破工作,終於將這夥人抓獲。後曾派人對此次石柱被染上的墨汁進行清洗。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