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去年年底,南京的文物部門在下關熱河路邊發現一座面積達到數百平方米的大型遺址。考古持續了四個月,於日前結束。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文廣新局最近就此次考古召開專家論證會,初步認為這處遺址是明城牆護城河的駁岸遺址,這說明了熱河路曾經是一條寬達6080米的護城河。 挖出兩道牆竟是河邊駁岸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熱河路西側、大觀天地對面的這處工地。考古已經結束,現場還遺留八九個探方。直徑約1米的磚井、用青磚砌成的排水溝,分佈在探方裏。工地上兩道南北走向、位置呈東西平行排列的牆,高度超過兩米。 兩道牆各有不同,西牆由大型條石堆砌而成,而東牆則是一層條石、一層青磚地疊加而成。記者注意到,這些青磚和南京明城牆城磚尺寸近似,只是上面沒有銘文。 陪同記者探訪的江蘇省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志剛介紹,這兩道磚牆應該是人工砌築的駁岸,條石、青磚相互疊加在一起,是為了使結構更為堅固。 東牆還帶有一條用細磚鋪設的台階,長約兩米。趙志剛說,這裏可能是當年一處船隻停靠的接駁點,人們可以憑藉這道台階在水面和陸地之間往返。 木樁燒黑原因是什麼 考古現場還出現了大量木樁,木樁可能有七八米深,露出地面只有二三十厘米。趙志剛說,這些木樁的出現,證明了這裏曾經有房屋,而且是臨河房屋。奇怪的是,這些木樁都有被焚燒過的痕跡,使人猜測這些房屋遭遇過火災。文物部門的專家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同時也指出,燒木樁,也可能是一種防腐的手段。 專家介紹,在水泥尚未普及的民國時期,民用建築立木樁也經常這樣做。而這些房屋臨護城河修建,周圍環境濕度大,使用火燒脫水法防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熱河路前身是護城河 記者了解到,就這處工地的考古,南京市文廣新局已經召開過論證會。文物部門的一位專家透露,這處工地上發現的兩道牆,身份可以判定,的確是河流駁岸。西牆可能是明代修建的,使用了數百年,一直用到清代。後來,由於河道變窄,人們在河邊修了新的駁岸,這就是此次發掘中挖到的東牆。 根據這個線索,專家推斷,這個工地就在熱河路邊,說明當年的熱河路是一條河。再結合明城牆走勢分析,熱河路前身的那條河流,極有可能是明城牆外的護城河,其寬度可能達到6080米。 一段關於熱河路的往事,隨着考古被廓清。很多史料和老地圖都清楚地表明,熱河路歷史上曾是一條寬闊的護城河,其南段叫做黃泥灘,遺址上發現的駁岸,是河的西岸。明代以後,這條護城河逐漸變窄。1930年,這條護城河完全被填平,成為道路,以民國時的省份熱河命名,即熱河路。 有望對原址保護展示 真的很有趣,熱河路帶一個河字,但如今那附近卻沒有河,沒想到,其前身真的是一條河。一位地名專家說,類似這種歷史上曾經有河,後來填平成為道路的例子,在南京還有多個,比如進香河路、紅土橋、鄭和南路,其前身份別是進香河、運瀆和惠民河。 文物部門專家介紹,這處護城河駁岸遺址,對展現南京明城牆歷史信息非常重要,所謂城池,凡城必有池,城牆腳下的護城河必不可少。南京龍盤虎踞,明代築城時,以天然的山體、水體為屏障,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城池系統。接下來,文物部門將制訂保護方案,未來有望原址保護,向市民展示其中重要的部分。 有專家認為是龍江關 雖然文物部門已經初步認定這座遺址是明代護城河駁岸,但趙志剛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這處遺址更像是明代的龍江關,那些木樁正是官府建築的遺蹟。所謂龍江關,是明洪武元年在龍江灣設置的徵稅機構,就坐落在河邊。明宣德時,又在上新河設立稅關。因龍江關在上新河關的下游,才催生了下關的地名。 在明代【鄭和航海圖】上,可以看到,龍江關緊挨着天妃宮、靜海寺,正與遺址所在位置吻合。趙志剛認為,即使建築遺蹟不是龍江關官署建築本身,也可能是附屬建築。 龍江關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就是從龍江關出發的,那次遠航途中,鄭和在印度古裏病逝,再也沒有回到龍江關。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