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五色金銅玉:海昏侯墓珍寶閃耀的大漢氣度(圖)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3-2 15:14|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609|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圖①編鐘圖②青銅雁魚燈圖③布展現場圖④玉器圖⑤馬蹄金首都博物館供圖近日,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展廳里,文物工作人員戴著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放到展品陳列櫃裡,這些文物正是大名鼎鼎的南昌漢代 ...

圖①編鐘圖②青銅雁魚燈圖③布展現場圖④玉器圖⑤馬蹄金首都博物館供圖

近日,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展廳里,文物工作人員戴著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放到展品陳列櫃裡,這些文物正是大名鼎鼎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寶貝,包括金器、玉器、青銅器等441件寶貝將於3月2日開展時與觀眾見面,部分文物爲首次亮相。

據首都博物館館長助理、新聞發言人楊丹丹介紹,此次展覽名爲【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其中,五色炫曜,取自司馬相如【長門賦】中的五色炫以相曜兮。從漢賦中取義既與展覽所揭示的時代相符,句子的本身又是形容文物之好,金銅玉漆木器皆色彩絢爛,耀眼欲炫。以此爲展覽名,不僅是對展覽文物價值的客觀描述,也是對展覽所展示的漢代文化的學術概括。

墓主身份成最大看點,很可能是做過皇帝的漢武帝之孫劉賀

海昏侯墓園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近2萬件,數量已經超越了著名漢墓長沙馬王堆。特別是墓葬出土的378件金器成爲漢代考古之最,再加上墓穴中清理出的10噸銅錢及墓主人成謎的身世,都成了其名聲大噪的原因。

海昏侯墓葬保存十分完整。眾所周知,漢代墓葬裡面埋著許多寶物,所以漢墓基本是十室九空,很少能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一座墓葬。因爲這個原因,國家文物局要求把它作爲中國考古學的最後一座漢代墓葬來發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

此前,考古專家推斷墓主人很可能是漢武帝之孫劉賀。劉賀是漢代在位時間最短、史稱漢廢帝的皇帝,後被封爲海昏侯,但並沒有最終確認。

楊丹丹介紹,此次展覽最大的看點在於將揭秘墓主身份,展覽將通過文物與文獻對話的方式,以詳實的物證和書證揭開墓主身份之謎,以及他所在時代的塵封歷史。

記者了解到,除了馬蹄金、銅錢外,一些未在媒體上公開露面的內棺文物也有望首次與公眾見面,包括主棺室出土的龍鳳紋玉配飾等。另外,還有一些能夠斷定墓主身份的文物也會現身,最終結果將由國家文物局3月2日在首博發布。

金器、玉器和青銅器菁華悉數到京,展現大漢氣度

此次進京文物到底有哪些寶貝?徐長青認爲,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玉器和青銅器的菁華部分可以說悉數到京,數量超過了此前在南昌的展出。

楊丹丹介紹,此次展覽共分爲4個部分,除了其中一部分爲專門揭秘墓主身份外,還有驚現侯國王侯威儀保護共享等幾個部分。

楊丹丹介紹,驚現侯國主要介紹了海昏侯國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以及侯國的基本情況,王侯威儀則通過介紹禮樂宴饗、盛裝出行、酎金積貯、生活風尚等方面,解讀漢代諸侯王的生活場景;通過考古發現的海昏侯墓園標準、完整的墓葬形制等解讀漢代的喪葬習俗。此次展覽同時也是當時手工藝和文化藝術發展的集中體現,從中不僅能窺見漢代經濟的發展水平,更能領略巍巍大漢的雍容氣度。

徐長青說,進京文物中有一件金餅具有極爲重要的價值,這件重約250克的金餅之所以價值巨大,並不是完全因爲它含金量達99%,更是由於它上面的墨書題記清楚地記錄了墓主身份和西漢時期的酎金制度。漢代的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數量,在每年八月祭祀時給朝廷獻上黃金,而在此前,這一制度並沒有實物印證。

海昏侯墓葬里出土了3組編鐘,還有一組鐵編磬。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中國漢代出土文物中都是保存最完好的文物之一。在出土的編鐘里,鈕鍾14件、甬鍾10件。按照當時的規矩,甬鐘的王侯規範是5件,也就是宮商角徵羽五音,但是這個墓葬出土了10件甬鍾,顯然是在五音基礎上,低音部和高音部都延伸了,可能這個墓主人對音樂的鑑賞力特別強。此次有兩組編鐘進京展出,均已經過修復。

發掘過程引入多項先進技術,展現我國先進文保水平

保護共享展覽部分則展示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保護和考古發掘工作相輔相成、緊密配合的成果。全新的工作理念、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可靠的支持保障,確保了保護工作的權威、科學、規範。

據介紹,此次發掘中,採用三維技術掃描測繪和記錄,不但對墓地進行無人機雷射掃描,在主墓室尤其是迴廊部分還採用逐層清理、逐層掃描方式,全程跟蹤發掘、記錄。大範圍、長時間的高精度掃描,既確保了最真實地留存文物信息,又能快速製圖、快速分析。另外,在墓室頂部設置了一台高清晰延時攝像機,每5分鐘自動拍攝一次,全景式記錄發掘全過程。

徐長青認爲,正是因爲全國範圍內相關領域的文物保護力量雲集於此,使得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成爲檢驗和展示我國最高考古和文保水平的一個重要平台。據了解,海昏侯墓考古工作採取了邊發掘邊展示的形式,這既滿足了公眾的文化需求,也體現了考古工作者傳播文保理念的責任與擔當。

由於文物極爲珍貴,此次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將採取預約參觀制,觀眾可通過網絡和電話預約。楊丹丹表示,一旦參觀需求量大,博物館可能會臨時加開夜場。此外,因停車場車位有限,建議觀眾綠色出行,選擇公共運輸來館觀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