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代如何“依法治孝”:这些不孝行为要受到法律严惩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6-3-7 17:07| 发布者: 懋基| 查看: 3101| 评论: 0|来自: 国学网

摘要: 二十四孝图之拾葚异器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 ...

二十四孝图之拾葚异器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外的长上之亲。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儒家认为,孝可以使人们之间互相亲爱。而相互亲爱的族群,道德底线明确,统治者易于驾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道总体上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安定。无论是国家危难,还是天下承平,统治者选择贤臣良将的路径大都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孝道不因身份高低贵贱而有所差异,凡天下之人,同此一德。汉朝皇帝,自惠帝开始,都在其谥号前加上孝字,如孝惠帝、孝武帝之类。按照唐人颜师古的说法,其原因便是孝子善述父之志。东汉时期,察举科目中有孝廉之目。历代皇帝都重视尊老、养老,都号称以孝治天下。皇帝常常亲授《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便亲自注解《孝经》。《二十五史》中,因称孝而名世、进身的官吏、学者、武将、乡绅不胜枚举。而在民间,孝已相沿成俗,到元代,郭居敬将前代著名的孝行故事加以精选,编成著名的《二十四孝》,后人又在此基础上插图,形成《二十四孝图》。它对七百年来的中国民间社会影响尤为深巨。

围绕孝道,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礼仪规范和法律制度形成互为支撑的完整体系。如果说,礼制中的尊老、孝亲行为来自远古的民间习俗,来自儒家的道德推扬,那么相关法律条文则是硬性约束,不容有违,它是孝道实行的强制保障。今以汉唐时期法律中对不孝罪行的惩处为例来加以说明。

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不孝罪。周初分封康叔于卫时,周公就对其弟弟康叔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孔子也曾经说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对于不孝这种大乱之道,当然要归之于罪,治之以刑。所以,《周礼大司徒》所载以乡八刑纠万民的八刑中,首刑即不孝之刑。

孟子曾列举战国时期不孝的一些具体表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秦汉以降,国家立法便将这些不孝内容具体化、法典化。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朝法律简文中,有不少对于不孝行为的定罪,据之可见当时法律对孝道的维护。例如,睡虎地秦简《封诊式》(案例汇编)中,专门有告子一案,就是普通士伍控告其子不孝的案例:

爰书:某里士伍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伍丙不孝,谒杀,敢告。即令令史己往执。令史己爰书:与牢隶臣某执丙,得某室。丞某讯丙,辞曰:甲亲子,诚不孝甲所,无它坐罪。

控告亲子对自己不孝,官府必须派人前往捉拿(往执),经过审问定罪后要处死(谒杀)。那么哪些属于不孝呢?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

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子牧杀父母,殴詈泰父母、父母、假大母、主母、后母,及父母告子不孝,皆弃市。

贼杀伤父母,牧杀父母,殴詈父母,父母告子不孝,其妻子为收者,皆锢,令毋得以爵偿、免除及赎。

可见,杀害、牧杀(未遂)、殴打、詈骂长辈(包括父母、祖父母、继祖母、女主人)都属于不孝,凡是父母告子不孝罪成立,都要治以死罪(弃市)。罪犯的妻、子都受到连坐,且不能以爵位、金钱等赎免。

《二年律令户律》记载了分家之后,孙子与祖父母同居时对其孝养不敬的处罚条款:

孙为户,与大父母居,养之不善,令孙且外居,令大父母居其室,食其田,使其奴婢,勿贸卖。孙死,其母而代为户,令毋敢遂(逐)夫父母及入赘,及道外取其子财。

若孙子对祖父母赡养不善,将会被强制驱逐,由祖父母据有其田宅和奴婢。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唐律》及后代其他法律中把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定为不孝罪的源头。

关于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还有一些细节规定。比如,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

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宥)之不?不当环(宥),亟执勿失。

这是说,达到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人控告子女不孝,必须立即受理,拘执不孝之子。而相同的控告,到了汉初,关于是否立即受理,则有不同规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规定: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必三环之。三环之各不同日而尚告,乃听之。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不同日期的三次反复控告,才准予立案。

对于不孝罪的教唆犯,张家山汉简也有惩处规定:教人不孝,黥为城旦舂。(《贼律》)《奏谳书》对之作了更详细的说明:教人不孝,次不孝之律。不孝者弃市,弃市之次,黥为城旦舂。

经过魏晋六朝,到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法律的格局基本定型,成为后代法典的圭臬。其中对于不孝之罪的惩处继承和发展了秦汉法律,同时又直接延续了上古礼制。按照《四库全书提要》的说法,唐律一准乎礼。《唐律》中有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之罪,其中恶逆不孝不睦三项都涉及孝道问题。例如:

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

不孝。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供养有阙;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不睦。谓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

对五服之内的亲长,若发生谋杀、殴打、詈骂、诅咒、诉告等行为,便与谋反、谋叛等同,视为不赦的死罪,受到严惩。

《唐律》规定,子孙违犯教令和供养有阙要判二年徒刑: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二年。其解释是,可从而违,堪供而阙,即父母教令能执行而不执行,家里条件允许而不供养父母时,祖父母、父母提出不孝之诉告,方得定罪。《疏议》将供养与《礼记内则》中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之类联系起来,说明唐律对孝道的法律强制与上古时期的礼制规定具有渊源关系,是合而为一的。若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子孙委托他人照顾,而自己远赴他地做官,也要判一年徒刑。至于殴打、詈骂祖父母和父母,则更是重罪:

诸詈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伤者,徒三年。诸妻妾詈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徒三年;须舅姑告,乃坐。殴者,绞;伤者,皆斩;过失杀者徒三年,伤者徒二年半。诸妻妾殴、詈故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各减殴、詈舅姑二等;折伤者,加役流;死者,斩;过失杀伤者,依凡论。

相比于上引秦汉时期的相同罪行,这些条文规定得更加细致了。一般认为,这是五服制度在古代法律中得以全面应用的结果。律文中特别提到,对血缘关系较远的亲长实施过失杀伤,要依凡论,即依凡人法处理。这足以说明,对于父母及亲长的不孝行为,其判罪明显重于对其他人的犯罪行为,这是儒家道德在法律中得到强化的结果。

正如孔子和曾子所说,除了孝养活着的父母之外,对死后的长上之亲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道之大端。所以,古代法律特别重视为父母守丧一项。遇到以下情况,均受法律惩处:

⒈匿不举哀。若在外地听闻父母之丧而匿不举哀,要判流放两千里。相应地,闻期亲尊长之丧而匿不举哀,要判徒刑一年;闻大功以下的尊长之丧而匿不举哀,则递减二等。

⒉释服从吉和忘哀作乐。父母丧期未终,就改穿吉服,或者忘哀作乐,要判徒刑三年;参与杂戏娱乐活动(如樗蒲、双陆、弹棋等杂戏),要判一年;偶遇奏乐和宴席而未回避,要笞杖一百。

⒊冒哀求仕。官员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之丧,要去官回乡服丧,谓之丁忧,若丁忧期间做官,谓之冒哀求仕,不仅受到道德诟病,而且要判以徒刑: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冒哀求仕者:徒一年。

⒋服内婚嫁和服内生子。居父母之丧,不能结婚,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而且婚姻无效(离之)。若服丧的对象是期丧,则罚笞杖一百。居父母之丧时有孩子诞生,是谓服内生子,要判一年徒刑。

另外,根据儒家亲亲相隐的礼制原则,诉告尊长之亲也是不孝之罪,官府不予受理。秦汉时期已经将其入律,例如,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何谓非公室告?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告者罪。告者罪已行,它人又袭其告之,亦不当听。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律》承袭了这条律文: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唐律》对之规定更严,除谋叛以上的大罪必须揭发之外,凡告祖父母、父母者,均判绞刑。除了直系嫡亲之外,诉告其他亲戚尊长也要判罪,例如,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告大功尊长,各减一等;小功、缌麻,减二等。

孝道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孝行之所以代代相沿,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仅得益于儒家的鼓吹和推扬,而且是社会与国家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家庭、宗族、乡里的礼制约束,国家律法诏令的强制惩戒,以及通过树碑立传、悬匾建坊、封赏旌表等方式实现的正面引导,从而构成一个系统工程。这些维护孝道的措施,不能说没有负面作用,但大体而言,它跟中国古代的社会土壤、文化传统可以协调自洽,而且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孝道弘扬、人心再造,不乏借鉴意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