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如果看過長篇小說【鬼吹燈】的讀者,應該知道其中摸金校尉的厲害(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為曹操所設,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作為王侯一級的高等級墓葬,毫無疑問,從其主人下葬之日起,就已被納入到盜墓者的視野里,或許歷朝歷代都有盜墓者躍躍欲試,試圖進入地宮打開主槨室。西漢海昏侯墓保存得如此完整,全國少見,是不幸中的萬幸。11月7日,西漢海昏侯墓專家組副組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長張仲立說。 那麼,西漢海昏侯墓為什麼能守住真身2000多年? 經過近5年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發現,西漢海昏侯墓墓園面積有4萬多平方米,從墓園中發現祠堂遺蹟、水井遺蹟等文化遺存分析,當時墓園裡的守墓人有上百人。從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開始,劉賀的兒子、孫子、曾孫都世襲海昏侯,世襲了4代共168年時間,約到東漢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廢除。專家認為,因為有守墓人保護墓園,西漢海昏侯墓在公元104年之前應該是完整的。隨後在東漢時期,或許是同為漢室劉姓的原因,當權者對海昏侯墓有一定的保護措施。 通過考古,考古人員發現除了2011年盜墓者對西漢海昏侯墓實施一個大的盜洞之外,該墓的西北角有一個五代時期留下的盜洞,從現在這個方位發現的裝衣服的漆箱、寫有昌邑九年字樣的漆器等文物來看,盜墓者未能成功實施盜墓。人們不禁要問,公元104年至五代時期,中間幾百年時間,為什麼它沒有遭遇盜墓者的騷擾呢?省文物考古所所長徐長青、西漢海昏侯墓考古隊領隊楊軍等多位專家都提到,這得益於東晉時期江西的一場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沒了墓室。當時人們不具備水下盜墓的條件,才使得該墓得以倖免。專家所說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發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來的梟陽縣、海昏縣等豫章古縣淹沒到鄱陽湖中。張仲立表示,正是因為墓穴內充滿水,這種絕氧的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生長,才使得墓內的文物得到保護,腐蝕程度不高。 2011年,考古人員勘探時就發現,在西漢海昏侯墓即將被盜墓者成功盜挖前,與之相鄰的山包海昏侯夫人墓已經被盜,而墎墩山上幾乎所有明清以前的墓葬都被不同的盜墓者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盜洞。那麼,這座山上這麼多的墓葬中最有價值的墓為什麼最後才被盜墓者瞄上呢?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1年初,在南昌文物販子的手中出現了一條小金龍,但無買家敢接手,不過這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同時,這條小金龍也讓一些盜墓團伙順着線索摸到了墎墩山上。2011年3月23日,當考古隊長楊軍等人來到墎墩山上,發現西漢海昏侯墓封土堆上覆蓋的雜草、灌木、荊棘非常濃密,從外觀上看,它比位於其左側的山包(侯夫人墓的封土堆)顯得要小一些。或許盜墓者根據墓體大墓主人身份則更尊貴的常理進行推測,因此他們先對侯夫人墓下手。不過,多年的田野考古經驗及深厚的知識儲備告訴楊軍,漢代以右為尊,右側封土堆下的墓主人可能更尊貴。果然,當考古隊對兩個封土堆的地表進行清理後發現,西漢海昏侯墓的封土堆明顯要比侯夫人墓封土堆大,而且夯土、祭台等也都比左邊的大。因為知識有缺陷,盜墓者第一次就看走了眼,錯過了先盜挖海昏侯墓的機會,這給考古人員最大限度保護文化遺產爭取了時間。 如果說,盜墓者對封土堆看走眼是知識缺失的話,那麼他們挖了14.8米的盜洞並成功找到了主槨室卻沒能進入其中,同樣也是知識不夠。主要是他們沒有預料到墓室早年已經坍塌,也沒有考慮到主人提前做好了防盜措施。楊軍告訴記者,常理來說,主棺位於槨室的正中心,因此盜墓者從封土堆正中心垂直向下挖盜洞。目前看來,西漢海昏侯70平方米的主槨室不是一個大單間,而是由兩豎一橫3層槨板隔離成為6個單元,主棺可能位於主槨室的東北處。專家稱,主棺之所以不在正中心,或許是當年地震致使墓室坍塌後它在地下水中慢慢漂移過去的,也或許是為了防盜,安葬之初根本就沒有按常理放置。因此,2011年,盜墓者鋸開了頂槨板,還沿着兩個單元槨板的交接處一直鋸到了底槨板,卻沒有挖到並帶走任何東西。 正是種種機緣湊在一起,西漢海昏侯墓這個寶藏2000年後才得以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 海昏侯墓出土三千簡牘 專家:史上重大發現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