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最後的戎國:羋月委身的義渠王究竟是怎樣的漢子?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3-10 21:09| 發布者: 文強| 查看: 1874|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在電視劇【羋月傳》裡,義渠王翟驪霸氣登場,率領部族人馬上演了一出劫持婚嫁車隊、搶奪美人糧食的戲碼。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義渠王在歷史上還曾與宣太后育有二子,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最後一個戎國義渠,在史書里又 ...

在電視劇【羋月傳》裡,義渠王翟驪霸氣登場,率領部族人馬上演了一出劫持婚嫁車隊、搶奪美人糧食的戲碼。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義渠王在歷史上還曾與宣太后育有二子,他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最後一個戎國

義渠,在史書里又叫義渠(之)戎。這裡的戎當然不是【左傳】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里的原意兵器,而是引申爲先秦華夏人眼裡異族的意思了。【禮記王制】篇載西方曰戎,說明戎居住在我國西部和西北部,與周人爲鄰;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也就是穿獸皮不食米,說明戎是些畜牧和游牧部落,義渠也在其內。義渠在歷史上出現極早,商王武乙三十年(約公元前1118年),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就出兵討伐過義渠,還俘虜了義渠君主;於是直到西周,義渠都臣服在周朝的王權之下。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遂令犬戎攻入鎬京。之後平王東遷,關中空虛。戎逼諸夏,義渠也跟著其他部落一起向東移動,活動在今天陝西西北部、寧夏大部、甘肅東部一帶,其勢力中心則在今天甘肅寧縣。20世紀90年代,在寧縣西北約25公里處的焦村鄉西溝村,發現一座春秋至秦漢時期的古城遺址,東西寬約1000米,南北長約1500米,東、北、南三面有城牆,西面依溝畔削崖爲塞。部分殘存城垣高約1-4米,基寬約6米。上層爲後世補築,城內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堆積文化層厚達1-3米。城外古墓葬已發掘者,被定爲西周晚期。從城址所在位置看,與史籍中義渠在寧州西北的說法相合,這可能就是義渠國都城的遺址。

慶陽遺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時,當時還只是周王室附庸的秦襄公帶兵護衛,顯得很恭順。爲了報答秦人的功勞,周平王和他分手時遂封秦襄公爲諸侯,還給他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賜之岐以西之地。爲什麼說是空頭支票呢?因爲當時周室起家的岐豐之地早就淪爲各戎族的樂園,秦人的領有權不過徒有虛名罷了,要化名爲實,只有一個字,打。於是,秦國爲了兌現那張誘人的空頭支票,與戎人進行了激烈的鬥爭。戰爭並不輕鬆,以至秦襄公十二年,伐戎至岐而死,但秦人終於經過長期不懈的戰爭在關中地區站穩了腳跟,諸戎族日漸淪爲秦國擴張的犧牲品。穆公時代(公元前659-621年)是春秋時期秦國國勢的最高峰,有種說法把穆公算成是春秋五霸之一。但這個霸主的成色實在無法與齊桓晉文相提並論,後者是稱霸中原,而秦穆公只能關起門來做做西戎的霸主。(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作爲西戎八國之一的義渠也在此時臣服於秦。

春秋時期的秦與義渠

不過,秦只是霸西戎而不是滅西戎,之後的秦國仍然要面對戎族的糾纏,在眾多戎族中,對秦最有威脅的正是義渠。周貞王八年(前461年),秦國攻滅大荔戎;與此同時,趙亦滅代戎(北戎)、韓魏也兼併了伊、洛、陰戎,自是中國無戎寇。在其他各戎相繼爲華夏族的武力逐出歷史舞台之際,義渠卻築城數十,自稱王,作爲最後一個戎國延續到了戰國時期。

殺義渠王,誰的陰謀?

戰國早、中期,義渠的勢力還相當強盛,竟能繼續與強秦周旋近二百年,成爲秦國的心腹之患。公元前444年,秦軍挾攻滅大荔餘威,伐義渠,虜其王;但虜其王卻並未滅其國,因爲史書又記十幾年後,義渠來伐,至渭南。敢於主動伐秦,而且深入秦國的關中腹地,足見義渠實力頗強。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威勢空前隆盛。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 年),義渠內亂,庶長操將兵定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軍進一步迫使義渠君向秦廷稱臣,並置義渠爲縣。按說,這應當意味著對義渠的完全控制。但奇怪的是,此舉並未觸動義渠國的統治體制,義渠國君雖然稱了臣,但權位仍在。【戰國策】記載,義渠君曾出訪臨近的魏國,提倡合縱抗秦的名臣公孫衍(張儀的對頭)與之交談說:中國無事於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爲事於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意謂秦對義渠的態度,取決於列國形勢的變化:當中原各國威脅秦國時,秦國將討好義渠;反之,秦國將攻掠義渠。

【戰國策】

果如公孫衍所言,公元前318年,齊、宋、韓、魏、趙五國伐秦,秦王擔心後院起火兩面受敵,接受臣下賂之以擾其心的建議,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但義渠並不買帳,還是趁五國伐秦之機,因起襲秦。這次五國伐秦以敗北收場,反倒是義渠趁虛而入,大敗秦人於李帛之下。此後雙方攻戰不休,李帛之役後4年,秦軍征伐義渠,攻占了義渠的25座城池;秦武王元年又攻打義渠,但均未能滅亡其國。到了秦昭王即位時(公元前306年),秦國與義渠的關係一度緩和,義渠王還親自到咸陽朝賀。正是在這次朝賀後,義渠王惑於宣太后的柔情而樂不思蜀,一直住在咸陽的甘泉宮,更與宣太后通,生二子。 在宣太后掌權近四十年內,秦國與義渠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公元前271年,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史上最後一個戎國義渠就此滅亡,秦國在其故地設置了隴西、北地、上郡三個郡。

義渠故地三郡及秦長城

但史籍上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這句寫的清清楚楚的話並不是沒有疑點的。當年秦武王暴死後,宣太后的兒子秦昭王作爲在燕國的人質而能回國繼承王位,全賴宣太后在宮鬥中獲勝,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爲逆,皆誅,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權力鬥爭就是如此你死我活。宣太后既以女主掌權,一是有朝內之臂膀,即外戚穰侯、華陽君等人的輔助。范雎說:穰侯專秦權,惡納諸侯客,甚至聞秦之有太后、穰侯、不聞其有王也。於朝外,則應有義渠王的支援。故秦武王時還曾討伐義渠,到昭王初立,義渠王即朝秦,並與宣太后通,且在宣太后掌權近四十年內雙方相安無事,充分說明其與義渠的曖昧關係,作爲宣太后牽制昭王的後盾,奈何輕易放棄,殘暮之年殺之?這根本不合常理。與其說是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倒不如說是秦昭王所殺更爲合理。昭王見到范雎時就說過:義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請太后。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滅義渠,昭王即親政,而且立即廢太后,逐穰侯,獨掌權柄。足見義渠對於宣太后一派的支柱作用,這恐怕才是昭王必要殺之滅之的原因。

秦並六國免去後顧之憂

秦國在吞併義渠之後將西北邊界推至了今天的內蒙古、甘肅一線,直接與胡(匈奴)相對。秦滅義渠之後,基本上征服了西方的戎族,解除了後顧之憂;秦昭王在此築長城備邊,閉合疆域而成四塞之國: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戰國前期的義渠,已經築城數十,其民眾肯定早已開始過著農業與畜牧業相結合的定居生活,經濟已發展到較高階段。從義渠境域內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遺存器物種類包括陶器、青銅器、銀器和鐵器,精緻的工藝水平反映其手工業相當發達。據【山海經五藏山經】所載,義渠所在陝西一帶,有符禺之山、英山、竹山、泰(秦)冒之山、龍首之山、岐山等六處產鐵之山。地有鐵礦,又懂得金屬(青銅)冶煉,加上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業大發展的時代背景,義渠是可能有冶鐵業的。同時,義渠是半農半牧民族,考古發掘隨葬品中馬具數量眾多,其養馬用馬程度可想而知。【秦律】對養馬有眾多規定,如驀馬(上等馬)五尺八寸以上。先賦驀馬,馬備,乃粼從軍者,到軍課之,足見秦國對戰馬的重視。況且車騎是戰國時期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之一,戰車千乘,奮擊百萬。以秦卒之勇,車馬之多,以當諸侯,譬若馳韓盧而逐蹇兔也,霸王之業可致。義渠既爲秦滅,其民自然爲秦所用,這裡的居民風俗勁勇,民皆習戰,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爲先,自是優秀的兵源。宣太后也好、秦昭王也好,無論是誰主導誅殺了義渠王,秦國據有了這裡的土地和人民,自然大大增強了經濟與軍事實力。

關中山河形勢圖

更重要的是,關中四塞,可謂險固,范雎遊說秦昭王時就稱讚曰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日後漢朝的張良也認爲,關中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在古代,有用百二秦關來形容關中險要的說法,意思是以百萬之眾攻關中,二萬人足以拒之。以兩萬之師擋百萬之眾,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勢之險。關中對中原,在地勢上呈高屋建瓴之勢,四面以山河爲險阻,幾處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關以守之,從而形成能進能退、可攻可守的態勢。因此,及至攻滅義渠之後,秦國方能盡力東向,進而伐滅六國,一統天下。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