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 1黃河地帶一枝獨秀 此前談到紅山、大汶口、良渚、石家河幾個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幾乎同時衰落了,接續他們的卻是一些不如這些文化的地方文化。在那個時候,沿著黃河岸,卻有一個非常穩定的地方文化,不但沒有衰落,而且展現了穩定進步的潛力;從今天關中地帶半坡文化,一直拉到鄭州附近,沿著黃河中游,擴展到黃河兩岸,歸結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豫東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這系列的區域文化,都顯示逐漸減弱採集和狩獵,穩步走向農業的特徵。相對於渤海外圍傳統的五帝集團,這個黃河邊上出現的新石器農業文化,並沒有引人注目的特色:沒有紅山文化的玉器,沒有大汶口文化精緻的陶器,也沒有巨大的公眾建築和墓葬。這些黃河邊上的農人,老老實實耕種土地取得足夠維生的資源,聚族而居,發展爲一連串的村落。在沿海區域文化衰落的時候,穩定的黃河地帶,卻是一枝獨秀。 許多在衰落地區外移的人口,不少遷徙到黃河流域及其周邊,即今天的河南、安徽、湖北等處。例如,祝融八姓是一個高天崇拜的族群,與渤海周邊的五帝系統,有相當關係。在這一時期,遷移到豫、皖一帶,其中的羋(音同米)姓,更南下進入漢水流域,結合原來石家河文化故地的群蠻,成爲後世楚國的前身。 這個地帶,累積了千萬年來由黃河搬運過來的黃土,土壤深度數百尺到數十尺,但是由於黃土細如粉末,其中有許多細孔,猶如毛細管,足以將地下深處的水分,不斷吸引到接近地表,以支持植物的成長。雖然一樣是受到天候寒暖的影響,在這裡農作物不會真正缺水。在後世,黃河的泛濫或乾枯都會造成災害,那是因爲人力糟蹋自然環境,毀壞了保持水土的植被。黃河流域,那時雖然也要承受季節性的泛濫,然而黃土本身猶如海綿,很快就將過多的水分,儲蓄在土層下面,不至於造成嚴重的災害。在這種天然條件上,人付出一份勞力,就會有一分收穫。這一系列的文化,並沒有將他們的資源浪費在耗時費工的玉件和精美陶器的製作上,也沒有動用大批人力建築土山和大型墓葬,他們的資源只是不斷地循環使用,保持穩定的成長。 當渤海外圍的許多族群,包括炎黃系統的農耕者,和太昊、少昊、顓頊那些崇拜高天的族群,因爲渤海沖積平原面臨的氣候轉變而遷移,此時,他們首先會遭遇到的就是黃河中游這一大群農人。各處移入的族群,帶來老家原居地的文化因素,也豐富了新居地區的文化內容。於是,在黃河中游的文化,可以找到東、南兩面文化的成分,融入於中原。 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核心地帶 在傳說中,那些大型文化衰敗的時候,也就是堯、舜、禹進行禪讓的時代。這顯示著族群的霸權,由渤海周圍,轉移到黃河三角洲的頂端。據說,堯、舜的活動地點,就在今天山西、河南的角落上。而禹所代表的夏代,到今天還留下一個地名夏縣。現代考古學剛剛開始時,徐旭生先生追尋夏代的所在,也在豫、晉交接處的大範圍不斷尋找。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讓考古學家發現這是一個複雜共同體的都城,城址很大,出土的文物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複雜,包括了冶鑄青銅的遺存,和相當數量的小麥殘跡。2013年,中國考古重大發現中,距今四五千年的甘肅張掖西城驛遺址,出土冶鑄青銅的煉渣,還需加工的玉材,和不少麥類遺存。考古學家認爲,那時河西走廊已經是東、西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孔道。這一發現,顯示二里頭文化已經吸收了中亞、西亞的文化成分。引進兩河古代文化培植的麥類,增加了糧食供應的多樣性;尤其,掌握青銅的冶鑄技術,必定提升了這一文化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考古學家們認爲,偃師二里頭遺址所在,就是夏代的首都。從黃河三角洲的頂端,一直到關中,包括山西的運城平原,這一個族群共同體,占有的地方不小。這一個地區,就是後世所謂的中原。從夏代經過商和周,三個複雜共同體的連續發展,都以這一個地區作爲他們的基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核心地帶;從中原這兩個字,就可以見到,從那時以後,這一片平原就是中國的中心。 3禪讓實際以實力決定領袖 堯、舜、禹的禪讓,自古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正統的歷史觀,認爲前一個君主選賢自代,政權是和平的轉移;另外一個說法,則是【竹書紀年】所記載的,這三個君主之間的轉讓,並不是如此和平,舜曾經放逐堯,禹也曾經放逐舜,而禹的兒子啟,則是以武力取代了據說本來禹選作接班人的益。這兩個說法,都顯示一個大共同體的領袖權力,還並不是如何穩定,表面上是禪讓,實際上還是以實力決定誰作領袖的。這三個聖王各自有自己的族群淵源,每一個大型共同體大概是一個部落聯盟。中原的部落聯合的力量,會超渤海周邊的那些群體。所以,中原的領袖,可以號召別處的族群領袖,以會盟的方式號令群雄。據說,禹領導的會盟,甚至於會將晚到的部落首長處刑,以彰示自己的威權。 1973 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第三期出土的青銅爵 禹所建立的夏后氏,也並沒有繼續不斷地執掌霸權。夏后氏霸權的中間,也曾經被后羿所取代,要等到少康中興夏后氏的霸權。根據傳統的年曆,夏后氏曾經享祚四百多年,即使中間有過中斷,這一個霸權的延續,也足夠建立一個相當穩定的權力中心這就是核心地區出現的第一階段。 在古代氣候寒冷期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距今三千七八百年前的時代,商人代替了夏后氏,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國。商人的老家應當是在渤海地區,他們大概也是崇拜高天,而且有燕子含卵的傳說,自認爲是五帝系統的後代。在不同的傳說中,例如【易經】和【天問】都曾經提起過,商代祖先在渤海沖積平原上,曾與放牧維生的有易氏有過密切的來往。商人的崛起,是不是也因爲渤海平原承受天氣寒冷的影響,使得他們不得不向中原擴張? 商代歷史的前半段,也只是靠傳說和考古數據,讓我們有一點模糊的知識,知道他們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而且擁有戰車和馬匹,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相當複雜的組織,足以統治廣大的地區。商代後半段,他們的首都已經搬到今天的安陽,因爲殷墟的考古,我們有相當清楚的知識,能夠重建商王國的情形。 在搬到安陽以前,他們曾經數次遷都,我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如此頻繁遷都,有人以爲是躲避洪水的泛濫;也有人以爲是戰爭的原因。我個人以爲,他們遷都的方向,是逐漸西移,也就是說,逐漸搬到中原的中段,一方面還可以顧及黃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接近陝西關中,間接聯繫西去中亞的通道。在考古學上,與商代同時,而具有商文化特色的據點,北到河北的藁城,南到湖北江陵的盤龍城;在東南方面,江西新贛大洋洲的遺址,文化內涵具有濃厚的商文化特色。這幾個遺址,大概都代表商人在各地擴張的力量所及。在西邊的關中,商人的力量,足夠掌握華山之下的通道,有崇侯據守。後來代商的西周,也長期地受商文化的影響,甚至於接受商王的領導地位。 4商王朝的同心圓布局 商王國疆域,已經超越了黃河中游,也代表了後世中原觀念的範圍。商王國的統治,並不是直接的治理各地。首都稱爲大邑商,在首都的外圍,許多子姓的王族所謂多子族,拱衛都邑。有的王后也自己率領部下,居住在都城四周的某一處。這種安置,其實和草原上游牧民族,如蒙古的斡爾朵,相當類似。在其四周則有商人的城邑,由王國的使者監督;再外面,則是商人友邦;最外圈,卻是一些稱爲方的族群國家,例如,土方、人方等等。 這一個同心圓的布局,在中國歷史上,就成爲一個模式,所謂內服、外服、五服、九服等。商代的一些友邦,有些是遠處遙奉商人的號令。董作賓先生從商人卜辭資料,重建商王遠征人方的事跡。人方地處在今天徐、淮一帶,商王曾經率領軍隊,在人方巡視,行程中間沒有戰爭,處處得到招待,這就是以武力確立自己的霸權。至於鬼方,則是經常和商人對抗的敵人,鬼方所在,可能是今天的山西境內。商人抵抗鬼方,動員的武力常常一次以五千人爲單位,不斷增兵,可見戰爭規模不算小。遠在關中的西周,本來也不過是一個奉商人號令的小國,稱商人爲大邦,足見商王國力量的強大。 在殷商後期首都安陽遺址,考古學家找到大量文字資料。這些稱爲卜辭的文字,已是字形、語法都很成熟的書寫工具。至今我們還沒有在別的中國古代文化遺址找到更早的複雜書寫系統。僅僅這一成就,使商人擁有管理大型政治共同體的工具,也使商文化具有涵化其他同時代文化的重要資源。後來,西周的力量,足夠威脅商人,且結合了商人北面和西面以及西南面的一些部族,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終於代替殷商成爲當時中國的領主。周人能夠接續商人成爲中原之主,也因爲他們繼承了商人擁有的文化資源。 5周王朝的封建網絡 周人本是居住在陝北、晉西的族群,毗鄰河套,原本務農,但在天氣寒冷時期,也曾經依靠牧養維生。後來,他們又從原居地,沿涇水南遷周原,後世稱爲關中的黃土高原。姬姓的周人,與西鄰姜姓族群密切合作,發展爲中原以西的盛國。周人自居爲商王國的附從,經過三代的經營,才有挑戰商王國的力量,逐漸發展,終於取得中原的主權。在牧野之戰後,周人考慮建都的地方,在大邑商的觀念之外,又提出另外一個觀念。他們將嵩山稱作天室,而認定中原爲天地之中這是中原觀念的具體落實。於是,周人的首都放在自己老家關中,而在殷商地區的雒邑,建立了成周,作爲統治東方的都邑。宗周和成周,兩都並立,構成了周人政權橢圓形疆域的雙中心,彼此相依,互爲唇齒。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當時周邦實質的統治者,就經常帶著他的幕僚往返於兩地之間。 周人在全國建立了綿密的封建網絡,每一個封國,不是親戚,就是子弟,而且鼓勵周人子弟和外姓通婚,使得所有封君,都成爲周人的親屬。更重要者,根據考古獲得的分封宜侯銘文和【左傳】分封唐叔於晉的記載,每一個封君在前往封地時,必定率領周人的部隊、投降的商人部隊,加上周人的一些專業工匠和技術人員共同建國。在這都城之外的當地土著,和在城裡居住的那些封君帶來的族群雖然分兩種類型,卻設立了共存的機制。例如,統治者的奉祀處,稱爲王社,而當地人也有奉祀自己祖先的社。武王的弱弟唐叔就封山西建立晉國,接受的指令:必須尊重當地夏人的文化傳統和土著戎人的風俗習慣。周公兒子伯禽分封魯國,那是奄人的居地。魯國就有魯國的社,與奄社並存。孔子的祖先,來自商王國舊地的宋國,遷徙魯地;他就自居爲處於兩社之間。 周封建諸國,都有都邑,居住城內的國人和城外的野人並沒有文化的高低,只是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稍加區別。因此,周人封建系統,等於龐大的網絡,將所有的族群都籠罩在內,不排斥外人。周人實行外婚制,與外人通婚,長期共存,逐漸結合爲一體。 周王號令所及,疆域又大於商代,西起關中的宗周,王畿之內,還有諸侯的封邑,包括同姓與異姓;另有一些原居族群及陸續從外面滲透進入周土的族群。後者頗有自稱王號的小國。東方的中原,分別由姬姓和姜姓子弟分封建國,其封疆之內,已如前述,各自安排爲多族群的混合體。 從中原擴展,周人又東向推進到山東半島,由姜姓首領姜太公(姜尚)的長子建立齊國,負責東進。自此北上,則由姬姓重臣召公一族,追趕商人退回渤海故地的餘部,在今日北京附近建立燕國,負責綏靖北路。沿著太行東麓,又有姬姓的衛、邢諸國,與東都成周四面諸國呼應。沿著黃河兩岸,北岸的晉國與南岸的虢國,夾岸拱衛兩都之間的通道。 周厲王的天子作器宗周鐘,記載周厲王征服南方諸小國的故事 在如此布局中,每一個延邊或前哨的封國,無不負有融合異族的任務。晉國奉命安撫夏人和戎族,已如前述。燕國的考古遺址,處處顯示周文化與當地土著及北方山戎族群的混合。漢水和淮水流域的封國是成串安置在中原的南方前哨。他們分別與當地土著混合,考古遺址中,常見不同文化共存的多元性。這些地區,祝融八姓的後裔,散居各處。最重要的發展,則是羋姓與今日湖北北部的百蠻聯合,創建楚國,日後成爲南方的大國,面對中原,儼然是南方文化的主流。 東方的齊國,地大人眾,面對沿海一帶的古老族群夷人,既須安撫又要防範,不是易事。根據【荀子】和其他先秦古籍記載,到了距今三千年前,周穆王在位時,東方的徐王偃,居然還能號召二十六國,自己稱王,挑戰周王權威。這一徐人的地區,大約就是前文曾經提過的商代的人方,那些族群即是古代環渤海古文化的後裔。周人以齊國和王室的力量,平服了徐國。徐、舒族群,遂逐漸分散,遷移到淮水、長江各地。據費孝通和潘光旦的研究,後世帶餘部的姓氏所分遷之處徐、舒、畲、畬,甚至塗、嵞等,均可能是海濱族群的後代。在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留下的地名。 6天下:多元而漸變,共存而不排他 從夏后氏比較籠統的霸權,經過商人同心圓布局的統治機制,最後到西周的封建網絡,三個階段的發展,中原形成中央政權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圓的方式,擴散其勢力於各處。整個中國,是一個天下。天下沒有邊,也沒有界線,只有逐漸向遠處擴散而淡化的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力,不一定是統治的權力,而是因爲文化交融。而構成的新文化,將各種地方文化吸納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漸變,共存而不排他。這樣的一個核心,其放射的影響力,終於形成了後世的中國。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來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經過如此布局的安排,實際上所謂中原本身居民,已經是來源複雜的混合體。中原對四周的擴散,又不斷混合,終於熔鑄爲一個人數眾多的文化、經濟、政治共同體。 中國古代的這一格局,和歐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歐洲,一批又一批新進入的族群,凌駕在當地人之上,成爲貴種,沒有融合各種族群的機制,使族群之間的矛盾長期存在。整個歐洲核心不斷轉移,由愛琴海周邊移到地中海的義大利,又移到西歐的法國,又分化爲日耳曼的中歐和大西洋上的英倫,最後轉移到北美大陸;歐洲的東部,從羅馬分裂後,又自成局面,與西歐、中歐分道揚鑣。各個核心之間,難以大融合,卻多抗爭。獨一真神的信仰,又具有強大的排他性,更使得族群之間的衝突,至今不能消減。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