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要重視經典古詩文的學習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6-3-12 22:26| 發布者: 張啟功| 查看: 2458|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對經典古詩文,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真愛,真學,真懂,才能發揮其大用。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考察,翻看老師參與編寫的課本時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經典的詩詞和散文從課文中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 ...
對經典古詩文,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真愛,真學,真懂,才能發揮其大用。

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考察,翻看老師參與編寫的課本時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經典的詩詞和散文從課文中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裡,成爲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總書記關於古詩文學習的話不多,但分量很重,涉及植文化根、鑄華夏魂的問題,對教材編選、課程改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論述。他肯定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繼承發展的正向聯繫,確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根基與精神命脈的地位,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它成爲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教育部研究制訂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要讓學生熱愛它,學習它,弄懂它,並且踐行它。在這方面,中小學各個學科責無旁貸,而語文學科更能發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包括語言、文字、文學,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又是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工具。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視母語的學習,它的應用水平體現和直接影響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質,對於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結、弘揚民族文化都有極強的凝聚和教化作用。經典古詩文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習它本身就是學習民族傳統文化。

我1956年上高中時,正好趕上新中國第一套統編教科書啟用,語文課文學和漢語分科。文學從詩經、論語、左傳、孟子、楚辭、戰國策、漢魏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一直到明清小說,還有各時期文學史的概述。漢語講語言基礎知識,特別是語法。一年半的語文學習使我對中國的古典文學和漢語基本知識有了相對完整、系統的了解。我認爲,這些古典文學和漢語的基本知識是每個中國人必備的。當時,我很多詩文都背誦了,終身受用。我大學雖然念的是中文系,但古文和漢語的那點底子是在高中打下的。

我們現在的中小學,經典古詩文學得太少,而且不系統,對中國古典文學形不成完整的印象,古文基礎太差。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這就會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正是這樣。

在繼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台灣同胞就做得比我們好,值得學習和借鑑。台灣中學語文課原來85%學古文、古詩詞,後減至70%,他們認爲肯定要失敗。台灣高考語文試題以古文和國學知識爲主,占作文以外分數的九成以上,大陸大概只有它的一半。

台灣傳統文化的根扎得很深。經典古詩文在年輕一代心中種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對台灣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和道德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

據了解,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都很重視對中國經典古詩文的學習。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它。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光喊口號不行,一定要有具體的實施辦法。教育部研製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此已有具體安排。我認爲,首先要有數量的具體要求,同時要有質量的要求。有的老師建議,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分量,小學占到60%,中學占到40%。有些專家主張,小學不少於15%,初中不少於30%,高中不少於45%。外國選文比例在小學高年級不少於20%。也有專家擔心,增加古詩文會加劇語文教學厚古薄今的失衡態勢。看來如何安排古詩文學習,還需要形成共識。

要處理好古今中外的關係。既然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和精神命脈,我們學習它,就完全是古爲今用,不必擔心厚古薄今的問題。關鍵是要很好地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如何做才能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裡,成爲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對經典古詩文,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真愛,真學,真懂,才能發揮其大用,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