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抗戰家書】,仰讀壯懷激烈的絕筆,聆聽殷殷期盼的囑託,重溫拳拳相報的誓言……在那些樸實的文字、純正的情感、完美的理想中,體會到先烈志士博大精深、感人肺腑的家國情懷。 這種情懷飽含了對祖國的熾熱之愛。一封封源於心靈的家書,真實反映了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仁人志士憂國憂民、奮起抗爭、捨生取義、血沃中華的愛國情懷。『我們要中國打勝仗,必須全中國四萬萬同胞都團結起來,同心合力去打鬼子,才能把鬼子趕出中國。』新四軍戰士胡孟晉的辭別書道出了當時國人的心聲。『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後關頭,國將不保,家也焉能存在?』蔡炳炎將軍之問永遠留在了淞滬會戰戰場。他們『臨患不忘國』『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對祖國愛得純粹、高尚、強烈。 這種情懷突顯出對國家興盛的責任擔當。一封封家書既是先賢志士與家人溝通的方式方法,更是表達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載體,滿篇滿紙透出捨我其誰、鐵肩擔道義的責任。『兒這次爲了民族,爲了階級,爲了可愛的家鄉,爲了骨肉相連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18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陳雄向雙親袒露了自己的革命理想。『抗戰是我們的神聖職責』『你應該立即奔上抗日的戰場,在戰鬥的環境中創造你的人生,開闢你的前途!』面對殘暴的敵人,王孝慈首先考慮的是以救亡圖存、效命疆場爲己任。那時的有識之士都堅持對使命的忠誠和信守,『常思奮不顧身以循國家之急』。 這種情懷體現在順應潮流的修身齊家。這些經歷過戰火和鮮血洗禮的家書告訴我們,人、家、國必須進行價值同構,只有修身齊家,人才活得有尊嚴有意義,國家才有希望和活力。『當一個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革命事業中去,那他的生命就會得到永生。』在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後,劉志蘭向丈夫這樣訴說。『泰山鴻毛之訓,早已瞭然於胸。』謝晉元將軍血灑抗戰戰場,他踐行了自己信奉泰山之重的誓言。正是華夏兒女秉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理念,我們才會在抗戰家書中感受『各盡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勵自勉,踴躍慷慨,貢獻與國家』的偉大情懷。 閱讀這些涵蓋抗戰歷程的家書,可以揭示歷史的傷痛、警惕落後的危機,可以發現自己的缺陷、校正人生的坐標,可以激發心中的勇敢、堅持幸福的守望。我們應該積極繼承家書體現的淳正風尚,堅持熱愛祖國、相信祖國、獻身祖國,做到敢於擔當、勤於擔當,守望修身正心、齊家正風。我們應大力弘揚優良傳統,恪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使我們無愧於革命先烈、無愧於祖國人民、無愧於光輝偉大的時代。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