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外景 商代母鼓方罍 河洛文明——漢代展區 以前讀司馬光【過洛陽故城】一詩,詩中有『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之句,讓人對洛陽歷史充滿好奇。最近到洛陽博物館參觀『河洛文明之路』展覽,頓生感慨:一部河洛文明史不就是一部中國史嗎? 『天下之中』歷史厚重 洛陽三面環山,洛河穿城而過。洛陽博物館就坐落在逶迤蜿蜒的洛河南岸,南面是風景秀麗的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到了博物館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棟猶如青銅鼎一般的建築,有六七層樓那麼高,旁邊豎立著一個十餘層高的塔。博物館館長謝虎軍告訴記者:『博物館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主樓建築高21米,豎立的觀光塔高45米,象徵唐代天樞,主要用於遊客觀光。整體造型寓意「鼎立天下」「定鼎洛邑」,充分體現了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內涵和文化特色。』 博物館裡目前有1個基本展【河洛文明之路】、6個專題展覽,謝虎軍向記者推薦了河洛文明展。問其緣由,他說:『中國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中斷的文明,河洛文明則是中國文明的象徵。洛陽古稱「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國」(何尊銘文)即出自於此。在洛陽盆地,由東到西從偃師屍鄉溝到澗河兩岸不足30公里範圍內,分布著夏代都城、商代都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隋唐東都城五大都城遺址,皇陵、王陵遍布,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十分罕見的。這就是我們舉辦「河洛文明之路」展覽的初衷。』 河洛文明展陳分爲史前時期、夏商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時期和五代北宋時期5大部分,展出文物3000餘件,展示面積約5000平方米,結合運用新的展示手法及新的設計理念,全面系統展示了河洛文明發展演變的時代脈絡,被評爲2011年全國十大陳列精品。 記錄先民刀耕火種 進入史前展廳,一個約有3米高的古菱齒象前聚集了不少遊客。工作人員說,這不是完全的仿製品,其中10%左右是化石。這是豫西地區保存最爲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證明了3萬至5萬年前,河洛地區屬熱帶或亞熱帶氣候,溫潤類似今天的西雙版納。 說起河南的簡稱『豫』,謝虎軍說,這也證明了河南曾經大象聚集,『【周禮·職方》裡說,「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豫是一個象形字,指的是「人牽象」,說明當時的中原之地大象很多。』 再往裡走,一個半米來高的陶器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它像一口大缸,上面畫著鳥、魚、石斧等。這是1959年在洛陽伊川縣發現的彩繪陶缸,是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至5000年)時期的產物。專家介紹說,這個陶缸是氏族首領的葬具,而上面的畫,有的認爲是部落圖騰,有的認爲是黃帝與炎帝之戰的寫照,爭論一直不斷。不過,整體畫面已經具備了中國畫的基本畫法,堪與印第安人的圖騰柱相媲美,是華夏民族奮鬥、自強等時代精神的象徵。 這裡還依靠多通道環幕投影系統等現代高科技設備,生動展現炊煙、狩獵、儲藏食物等種種東亞大陸上的遠古人類聚落生活狀態場景,讓人仿佛步入了那個刀耕火種的年代。 再現青銅器輝煌史 踏進夏商周展廳,一件件青銅器、玉器、白陶器及復原的大型宮殿基址讓人驚奇,它由夏代、商代、西周、東周四部分組成,整個展廳給人一種肅穆、凝重、神秘的氣息。 說起夏代,這裡最出名的藏品是中國最早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它是在1984年被譽爲『最早的中國』的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整體看,它像是一塊盾牌。高16.5厘米,寬8.1厘米,是先鑄好一個具有雙目的獸面形框架,然後再以數百塊大小不同的、不甚規整的長方形綠松石粘嵌而成的。這些綠松石絲絲入扣,無一鬆動脫落,足見工藝之精湛。 綠松石又名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綠而得名,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作爲飾物,它經常與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常置於神壇前供奉,或當做護身符使用。在我國西藏,綠松石至今仍是用於宗教儀式的神聖飾品。 商代是中國青銅鑄造史最輝煌的時期。這裡展出的1964年洛陽北窯出土的母鼓方罍(音同『雷』)讓記者駐足良久。其古樸的外形和繁縟紋樣,讓人仿佛看到了那個鑄銅的輝煌歲月。工作人員說,這是一件商代青銅酒具,高50.3厘米,重22公斤,是商代典型的『三層花』紋樣結構代表作。 八條勁鍵有力的高突棱由圈足直通頂端,面上是龍紋、雲雷紋組成的浮雕獸面,器蓋像四面起坡的屋頂。工作人員說,母鼓方罍的蓋內鑄有銘文『母鼓』兩個字,許多專家認爲它是鼓國女子嫁與母氏男子所得的稱謂。之所以出土在西周貴族墓葬,應是該貴族參與滅商戰爭而獲得的戰利品。 謝虎軍說,商代的釀酒業已經相當發達,商人以稷、黍等穀物爲原料,釀製出許多名酒,用於盛酒的器皿也非常多,包括爵、罍、觚(音同「姑」)、盉(音同「河」)、壺、尊、卣(音同「有」)、斝(音同「賈」)等,商代後期,『沉湎於酒』逐漸成爲社會惡習,最終招致亡國,這也是這件藝術品向我們傳達的另一層意義。 兩周展廳的設計規整方正,這裡展出了一批洛陽出土的重要青銅器、原始瓷器、玉器等等。其中一件半米來高、腰比水桶還粗的瓷瓶,是西周原始青瓷尊。它是一種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多處有流釉現象,是現在瓷器的『先輩』,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原始瓷器,它的出現極大地方便和鞏固了先人們的定居生活。 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證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各朝均以洛陽爲國都。東漢初、中期,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發達,文化藝術繁榮,對外交流也頗爲頻繁,洛陽成爲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成爲東方文明西傳的源頭之一。北魏時期,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一系列漢化政策,洛陽更成爲通達百國千城的貿易大都會。 漢魏展分爲兩漢、曹魏、西晉、北魏四個單元,突出展出了東漢、北魏時期洛陽城的重大考古發現。比如復原後長達12米的東漢墓室壁畫夫婦宴飲圖、北魏永寧寺出土泥塑藝術品、元邵墓出土的一組儀仗陶俑群等,件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在隋唐展廳,大唐帝國繁榮鼎盛、兼容並包的景象更爲恢弘。展廳里展示了大型隋唐洛陽城模型沙盤、唐恭陵的出土文物、白居易故居及唐代絲綢之路出土文物等重要考古發現。尤其是龍門安菩(西域安國)墓出土的唐三彩駱駝,分明是西亞、中亞商人來到唐帝國經商並滿載絲綢踏上歸程的真實寫照。 有趣的是,這裡還展出了一些碳化的糧食標本。據介紹,這些標本是在含嘉倉遺址發現的,它們的有機物含量在48%—52%之間,也就是說這些糧食種到地裡面還能夠發芽生長。唐代經濟繁榮,儲糧眾多。根據史書記載,天寶年間全國儲量1200多萬擔,含嘉倉就儲存了500多萬擔。(本報記者 彭訓文)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