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以『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來說明理想和方向的重要,『人不能沒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系先賢王陽明所說。這句名言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總結,也是當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導。我們都想在這個世界上做成有意義的事情或事業,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想要成就事業,首先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即與我們的立志有關。 王陽明被貶貴州,經『龍場悟道』後,創建了龍岡書院,聚徒講學,並為求學者立下了著名學規——【教條示龍場諸生】。該學規共有四條,其中第一條便是『立志』。他告誡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在他看來,無論是聖賢豪傑,還是百工技藝,人人都有成就事業的可能,但是首先必須立志。 沒有立志,我們就沒有前進的目標。而一個沒有前進目標的人,如何會有可成之事?無論你是要成就內在的人格,還是要成就外在的事業,首先要確立奮鬥的目標。 王陽明認為,人是否可以成為聖賢,關鍵在於是否要立下成為聖賢的志向。他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提出:『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沒有舵的船,沒有嚼子的馬,隨水漂流,任意奔馳,最終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很多人都知道,應該確定奮鬥目標,但難能可貴的是確定一個既有高度,又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 魏源在談到士君子追求的國家治理目標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原則。他說:『君子之為治也,無三代以上之心則必俗,不知三代以下情勢則必迂。』以魏源為代表的晚清士君子活躍於當時的軍政界、學術界,在推動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卓有成就,恰恰在於他們是一批既不俗、又不迂的真君子。他們的立志,無不是堅持將理想主義的情懷與現實主義的精神統一起來。 其次,沒有立志,我們就沒有奮鬥的動力。我們想要做成事業,必須要有動力,而通過立志確立的目標,則是我們努力奮鬥的動力。為了激發士君子的奮鬥動力,宋代士大夫提出了『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遞進式奮鬥目標,就是希望士君子在不斷提升目標時而獲得奮鬥的動力。明清之際的士大夫在反省明朝滅亡的教訓時認為,只講成就聖賢人格還是不夠的,必須要有豪傑精神,才不會出現亡國亡天下的慘痛歷史。所以,豪傑精神就成為明清之際的士大夫奔走呼喊的時代心聲。明清之際士大夫的著名代表人物王船山、黃宗羲、顧炎武等,都呼喚豪傑精神。王船山反省了明代滅亡的教訓,認為士大夫必須要具備一種智勇雙全、創造功業的豪傑精神。 同樣講聖賢人格追求,到了王船山這裡,就必須要有經世能力,要有開拓世界的氣魄,特別要能夠創造社會功業。所以,明清時期一大批傑出的士大夫有一個很高的人格理想,即要求一種『聖賢—豪傑』型人格。如清代左宗棠,就是這種『聖賢—豪傑』型人格的追求者。左宗棠在青年時代有『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不為名儒,即為名將』的志向。所以,左宗棠既『讀書萬卷,神交古人』,又留心經世之學。在17歲讀到清初歷史地理著作【讀史方輿紀要】後,他『潛心玩索,喜其所載山川險要,戰守機宜,了如指掌』,為他日後指揮湘軍作戰奠定知識、能力的基礎。『不為名儒,即為名將』的『聖賢—豪傑』型人格立志,是左宗棠一生努力奮鬥的動力。 其三,沒有立志,就不能激發我們的潛能。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潛能,立志則可以使這些潛能激發出來,特別是人一旦立下了高遠的志向,就更加能夠激發自己的潛能,並可以轉化為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力量。孔子一輩子內心深處的追求是『天下有道』,儘管歷經種種磨難,甚至被很多人嘲笑,但是他從不停下追求目標的步伐。再談一個湘軍的例子。曾國藩也是讀書期間就立志做一個『聖賢—豪傑』之人。湘軍儒將雖是儒生出身,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在保衛家鄉、維護孔教的志向激勵下,這些儒生們顯示出了敢於任事、毅然決斷、頑強堅韌的軍人氣質,這是他們能夠統領軍隊、奔赴疆場、浴血奮戰並成為儒將的重要條件。曾國藩強調:『為聖賢者,亦各有自主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懼,確乎不拔』;『至於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國藩成為一代儒將的代表,正是由於立下高遠的志向,故而激發出了潛能,並轉化為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力量。 (作者系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