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中國思想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兩者是什麼關係,與儒家、自由主義又有何種聯繫與區別,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釐清。長期從事老莊哲學研究的劉笑敢教授,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張岱年先生讀研究生,1985年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隨後赴美國和新加坡的多所高校訪學、任教,2001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在他看來,道家思想的確是被嚴重曲解和貶低了,從承認道家思想消極到發現道家思想的積極因素和高遠理想,老莊思想可以為現代中國以及世界文明提供全新的精神資源。 道家和道教這兩個概念有時候會被大家混在一起用,兩者該如何界定? 劉笑敢:道家和道教的區分是二十世紀引入西方學術體系和思想概念的結果,分別對應西方哲學和宗教的區分。在此之前,中國傳統中沒有道家和道教的分別。古代常講釋老或佛道,釋、佛是佛教,沒有問題,但老或道可以指老莊思想,也可以指道教。道教算不算宗教本來也是有爭議的。 西方文明開始時,蘇格拉底、柏拉圖講的是哲學,猶太教、基督教則是宗教,雖然兩者有影響和互動,但還是涇渭分明。西方最早講的宗教(religion)特指基督教,或包括猶太教、伊斯蘭教,都是同一源頭的一神教。近代宗教研究擴展以後,有了薩滿教的研究,佛教也包括進來,但道教算不算宗教仍有爭議,法國一些學者堅持道教也是宗教,漸漸得到學界認可。此外,英國學者又把印度本土從婆羅門教延續下來的各種分散的信仰和崇拜習俗統稱為印度教,其實本沒有這樣一個統一的印度宗教。西方學者在宗教學研究方面有開創之功,也有擴展之力,但也帶來困惑。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文化霸權的結果,我覺得這是思想和學術的演變,稱之為霸權並非毫無道理,但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其他人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但如果沒有實際影響,就沒有討論的可能。 按照西方的學科分類來觀察和分析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文化傳統,會有相合之處,也會有鑿枘方圓之處。十九世紀第一次世界宗教大會在芝加哥召開時,清朝代表就堅稱孔教不是宗教。如果以基督教為宗教的標準,儒家、道家都不是宗教。這是一個宗教定義的問題,也是西方文化向外擴展過程中宗教概念的外延逐步擴大的結果。到今天,不僅講薩滿教、民間宗教,還有人提出公民宗教的概念。美國神學家蒂利希更提出將終極關懷作為宗教性的標準,這一標準是革命性的。按照他的說法,一個人每周去教堂,但從來不思考宇宙的奧妙、人類的命運、人生的意義,他就不是宗教的(religious),沒有宗教性。相反,一個科學家、哲學家、建築師、藝術家,只要他關切宇宙的終極真實,思考人類的命運,探討人生的意義,那麼即使他從來不去教堂,他也是宗教的,是有宗教性的。按照這種定義,儒家、道家也都是有宗教性的。 宗教與哲學似乎是對立的。宗教講信仰,排斥理性。哲學是理性思維的產物,排斥任何信仰或權威。簡言之,沒有信仰,就沒有宗教。排斥理性,就不是哲學。但這種區分也不是絕對的。也有講直覺的哲學家,如尼采、叔本華;也有非常理性的神學家,靠理性思辨來論證上帝的存在。哲學家也有講神秘主義的,如克爾凱郭爾。所以,我們在邏輯上、理論上應該區別宗教與哲學;但我們也要知道,理論定義是對歷史現象進行理性思考和歸納、總結的結果,而歷史和現實不是按照哲學家和神學家的定義和理論發展演化的。 道家和道教的區別也是明顯的。道家是對宇宙的起源與根據、人生目標、社會現象的理論觀察和思考,如老子和莊子的思想,以及黃老之學、魏晉玄學等。道教則推出最高的神靈作為信仰的對象,如一氣化三清、太上老君等。道家或老莊思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道教思想理論源遠流長。有組織的形式則發端於漢代末年,最初與民間造反(太平道)和地方割據結合為一體(五斗米道)。此後,道教逐漸被官方理論家,如陶弘景、寇謙之等在理論上整合為正統的宗教,在南方形成和發展出天師道(正一道)。這時的道教追求長生不死、肉體成仙,不僅有各種修煉方法,而且有煉丹術,而煉丹術對中國的化學發展很有貢獻,也在無意中發明了火藥。宋代以後,大概是丹藥成仙的幻想破滅,又受到佛教刺激,產生了提倡三教合一的全真道。道士開始出家,建立道觀。全真教擯棄了煉丹術,開始提倡和修煉內丹之學,以人體為丹爐進行修煉,以達精神長生。 就追求長生不死來說,道家與道教絕不相同。雖然【[wiki]老子[/wiki]】中有長生久視一語被當作道教思想源頭,但【[wiki]老子[/wiki]】一書並沒有追求長生不死的內容,也沒有任何有關神仙的內容。【[wiki]莊子[/wiki]】中關於生死或生命長短的文字很多,也有讚賞長生不老的寓言人物,但沒有明確的長生或成仙的論說。【[wiki]莊子[/wiki]】中超脫生死的學說都是超脫於現實世界的,不是真實人生的不死成仙。 清源山老君岩 儒、道都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思想,在歷史上相互交纏,您怎麼看兩者的關係? 劉笑敢:關於儒道關係,流行的觀念是儒道鬥爭。這種觀念在中國和國外學術界都很流行。比如葛瑞翰(A. C. Graham)和劉殿爵(D. C. Lau)都曾以儒道對抗作為考證老子作者和年代的隱性的前提條件,這讓我很吃驚。實際上,在宋代以前,並沒有儒道兩家相互鬥爭、批判的確切文獻根據。 漢代以前並沒有道家這一概念或派別,是司馬遷將老子和莊子放到一個列傳中記述的,【[wiki]淮南子[/wiki]】中也僅一次提到莊、老並稱。換言之,先秦時期並沒有所謂道家學派,因此也談不上道家與儒家作為派別之間的對抗。 誤會來源之一,是傳世本【[wiki]老子[/wiki]】中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按照這個說法,老子似乎對儒家的基本概念是直接否定的。但是1993年出土的公元前287年前的郭店竹簡本卻沒有這兩句話,有的是絕智棄辨、絕巧棄利、絕偽棄慮。這說明傳世本【[wiki]老子[/wiki]】中絕聖棄智、絕仁棄義 的詞語是後人加工的結果。這種加工是【[wiki]老子[/wiki]】版本演化中最嚴重的篡改,但也並非毫無根據。無論如何,傳世本明顯突出和強化了老子對儒家的批評之意。從【[wiki]老子[/wiki]】三十八章以及【[wiki]莊子[/wiki]】等文獻來看,老子的道和德在層次或位階上高於儒家的道德觀念,但不是對儒家道德的簡單否定或取代。 從大量先秦文獻,如【[wiki]左傳[/wiki]】【[wiki]戰國策[/wiki]】【[wiki]論語[/wiki]】【[wiki]孟子[/wiki]】【[wiki]荀子[/wiki]】【[wiki]管子[/wiki]】等書來看,都沒有儒道對抗的記載。實際上,漢代雖然有過推崇黃老之學的時期,更有獨尊儒術的說法,但並沒有系統的儒家派和道家派的爭論記載。魏晉時期,名士心中多以道家為高,但並不公開貶低儒家。在魏晉士人心裡或口裡,聖人還是孔子,老子並非聖人。儒家對道家的公開批判大概起於宋代,但常常是宋儒批判佛家的陪綁,故佛老並稱,老莊或道家並非宋儒的主要批評對象。 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毫無疑問儒家是主流。陳鼓應先生曾經講過道家主幹說,後來補充說,這是就哲學和形而上學來說的,不是就整個文化來說的。陳先生是一貫批評儒家的,我曾對他說:我們研究道家,不必批判儒家。 他說:笑敢,你不懂,批判儒家是我研究道家的動力。我對陳先生有同情的理解。他在台灣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時代受過迫害,被迫離開台灣大學哲學系的教職。而國民黨和歷代統治者一樣都是提倡儒家禮義文化的,所以他對儒家的批判有在現實中反對國民黨專制主義的動因。不過,從純學術和純歷史的角度講,儒家是主流意識形態,並且滲透到政治、經濟、學術、制度、禮俗各個方面,宋代以後更是如此。宋代以後很少有什麼文人不算儒生的,連極端反叛的李贄也很難說不算儒家。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無不披被儒家的光澤。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我們都應該看到儒家、儒學、儒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從意識形態到政治運作,到社會習俗,沒有能夠完全擺脫儒家傳統的。即使批評性的言論,也離不開儒家的價值系統。 老子騎牛 但有一種觀點認為:撇開甚囂塵上的那些泡沫,現代中國精神資源的拯救,不在儒,而在道。您怎麼看? 劉笑敢:現在的熱潮是儒學,說國學或講傳統仍然不能不以儒學為主。關於國學或儒學,我最想說的是知不足而後進。在反傳統的高潮中,我從未反對過儒學、國學或中國文化傳統。我現在這樣說是感到當前的儒學熱或國學熱有些熱情有餘,理智不足;自信有餘,反思不足;護教有餘,開放不足。這對弘揚和發展儒學或國學是不利的,會妨礙甚至阻礙國學或儒學的健康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有些聲音主要講儒學好、國學好,似乎中國幾千年的成就都是儒學的功績。如果中國兩千年的輝煌都可以歸之於儒學、國學,那麼兩千年來中國的窩囊事、喪氣事又該歸罪於誰呢?難道好事都應該歸功於儒學,壞事都應該歸罪於佛教、道教?難道一切偉大都是國學之偉大,一切不幸都是外國人的陰謀強大?一個人只看自己的優點,不看自己的缺點,只標榜自己的正確,不承認自己有缺點,難道是思想健全、人格堅強的表現嗎?一個這樣的群體難道是有自信心、有生命力的表現嗎? 我這樣說不針對任何個人或群體,只是感到有這樣一種不健康的氛圍。如果有人可以證明這只是我個人的偏見,我會很高興。我在中國文化研究的群體中有很多學友、朋友、師友,我尊敬他們,佩服他們的成就,欣賞他們的才華。我也注意到一些朋友對儒學或國學頗有微辭,甚至有強烈的質疑和批判,不過大勢所趨,這種聲音越來越少。這一方面是好事,是從盲目的反傳統的熱潮中走出來的一個標誌。但是,另一方面我又有些擔心,一致性的讚揚中是否隱藏了另一種盲目性,即缺少自省和反思的意識。 談到我長期研究的道家思想,我也不認為道家可以救中國,正如我不認為儒家、基督教或某種理論可以救中國。或許中國已經不需要被救,而是需要考慮如何健康成長。所謂健康成長就不是忽而向左突奔,忽而向右邁進。 作為精神資源,道家思想的確是被嚴重曲解和貶低了。我長期研究道家,從承認道家思想消極到發現道家思想的積極因素和高遠理想,我的確認為老莊思想可以為現代中國以及世界文明提供全新的精神資源。道家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理想的社會秩序,什麼是理想的人生,什麼是真正的智慧,什麼是超常的方法。道家有許多獨特的思想資源。比如,世界上很多信仰都自認為可以解決人世的一切問題,儒家、佛教、基督教等各種學說都習慣於宣稱自己認識和掌握了最高真理或全部真理。而道家從來沒有這種自信或自大。幾千年的世界文明史證明沒有任何信仰可以真正主宰和規定世界的發展方向。在人類歷史上,人、個人、精英人物或全體人類,都有認知和能力的局限。這正是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背後的思想基礎。 以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的巨大成就來說,不是發現或設計了什麼新的真理或理論,而是從掌控一切的手到放鬆一些看得見的手指,於是允許家庭聯產承包,允許外資進入,允許私人開辦企業。這就是無為的智慧和成就。 郭店楚墓竹簡【[wiki]老子[/wiki]】 無為而不為之外,我們知道道家有一個核心概念自然。它的本義是什麼,與自由有關係嗎? 劉笑敢:的確,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或最高原則。從現有文獻看,老子是第一個使用自然一詞的,其意義早已進入思想發展演化的河流,處於不斷的流變之中。我們處於這條河的下端,但誤以為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條河的源頭之水。實際上,兩千多年的無意識的演化和有意識的解釋,讓我們離老子最初的意思越來越遠,以致完全忘記了老子的自然和現代漢語的自然之根本不同。 按照現代的詞語意義來理解古代傳下來的詞語、術語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古語並非現代漢語的意思。比如,空穴來風,我們都知道這是無中生有的意思,但古語的意思是因為有空穴,所以有了風,和現在的意思幾乎相反。又如朝三暮四,現在我們用它來表達用心不專、朝秦暮楚的意思,但古文原意是早上給你三個、晚上給你四個和早上四個、晚上三個沒有不同,不必像那些猴子一樣喜怒為用。一般人不必管古語是什麼意思,能正常交流就可以了。但是作為一個嚴肅認真的學者就不能理所當然地將現代漢語的詞義當作古人的思想。 老子之自然是首創的概念,道法自然將自然推到了最高價值和原則的地位,但莊子所說的自然已經失去這一理想義,後來的自然逐漸指向外在變化或內在特性。二十世紀以來,經過日文百年的各種譯詞的嘗試之後,中文的自然最終與英文名詞nature建立了穩定關係,nature一詞的自然界和個體本性的詞義進入自然二字,結果鵲巢鳩占,nature的詞義變成了自然的主要義項。現代人就順理成章地將老子之自然解釋為大自然、天性自然、生物自然、自然規律或野蠻狀態,甚至有哲學家將老子的自然等同於霍布斯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亦即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狀態。老子的自然從最高的理想價值降落到現實的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之中。 自然一詞的詞彙義並不複雜,就是自-然,是自己如此的意思,強調沒有外力的強迫或突然的變化。這一詞義貫穿在自然一詞的演變之中,成為各種演化的基礎義。這一詞義可以分解為自己如此、本來如此、通常如此、勢當如此四個層次。為了便於現代人理解和把握自然的基本詞義,我們可以將自然的概念概括為三個要點和標準:第一,動因的內在性,相應而來的就是外因的間接性;第二,變化軌跡的平滑性,相應而來的是質變的漸進性;第三,總體的和諧性,相應而來的就是沒有內外的劇烈衝突。按照這個詞義,一個人處於自己如此的狀態,沒有外力的壓迫和內外衝突,這就接近了不受束縛、自由自在的意思,也就有了某種自由的含義。但這僅是就個體存在的感覺來說,而自然一詞的詞義或老子之自然的含義要複雜豐富得多,而自由一詞也有各種複雜的定義和理論。所以籠統地說,自然的狀態有利於實現個體的自由,但不能將自然等同於自由,有利於個體自由也不等於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由主義。 林毓生 不過,仍有很多當代學者會去老子、莊子那裡尋找自由主義的資源,您如何看待這樣的治學理路? 劉笑敢:提到道家與自由主義,我就會想到多年前林毓生先生一見到我就說:笑敢,你看他們搞儒家的討論什麼儒家與自由主義,這不是很可笑嗎?你應該講道家與自由主義,道家才能接引自由主義啊。林先生曾親炙於哈耶克,是終身不渝的自由主義思想健將。但是,在很長時間內我都沒有研究自由主義,一方面是太忙,另一方面主要是怕進入了自由主義理論,就會不自覺地將老子學說解釋為西方自由主義,這樣對老子的理解就會不準確,也會錯失從老子思想中發現其獨特理論的可能性,也就會失去為現代思想理論提供新的精神資源的可能性。 的確,老子的思想以自然而然的秩序為最高理想,這有些像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所形成的自由市場的秩序;這種自然而然的秩序也和哈耶克的擴展秩序相類似。老子強調道是吾不知其名的世界根源和根據,揭示了人在根本問題上認知能力的不足,這也和自由主義反對理性的自負相通。老子提倡無為而治與自由主義反對大政府也相一致。但是,兩者相似相通不等於相同。這裡我們要強調,老子思想與自由主義的最大不同是出發點或着眼點的不同。 老子思想的代言人是聖人。很多朋友理所當然地將聖人當做統治者,這是沒有歷史文獻根據的。老子的聖人是道的人格化體現,是道的精神和原則的直接表達,不是現實的統治者,而是治理天下的理想的楷模。老子思想的着眼點是天下、萬物、百姓,是總體關照。這種總體關照的對象是平等的個體,即萬物中的一切個體,百姓中的一切個體。萬物和百姓中的一切個體是不分是非對錯、高低貴賤的,所以說:人之不善,何棄之有。這種萬物、百姓平等的意識與自由主義理論相通。但自由主義理論的着眼點是個體權利和尊嚴,其整體秩序有賴於市場交換而自發形成。 老子思想與自由主義的不同是可以相互容納的。就是說,老子關切的天下秩序是可以接受和保護每個人的權利和尊嚴的,而自由主義是不必排除聖人或上位之人對天下的關切,不必排除聖人輔萬物之自然的原則。輔是無為原則的肯定式表達,體現的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在今天的世界,體現這一原則的應該是一切上位之人,萬物就是下位的所有個體。將老子思想對天下、社會的整體關切與個體政治、經濟權利結合起來,或許會得到一個更全面、更可欲的社會理想和人類前進方向。 【[wiki]老子[/wiki]】有言: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這一知雄守雌的理念與現代女性主義能有所溝通嗎? 劉笑敢:【[wiki]老子[/wiki]】中有不少雌雄、牝牡對舉的文句,也有關於玄牝之門是為天地之根的說法。在這些文句中,老子沒有例外地都是推重雌和牝,相對貶低雄和牡。這是老子哲學的一個特色,在世界思想史上是少見的。學界流行的一些看法是將這種傾向歸結為母系社會、母性崇拜或女性生殖器崇拜。這些都是誤解。應該看到,雌雄、牝牡、玄牝之門都是比喻之詞,並非討論男女之別。正如姑娘像山茶花一樣美,重點是姑娘之美,而不是山茶花本身的特點。這些比喻之詞所要指向和討論的是道的特點和價值方向以及無為而無不為、柔弱勝剛強等原則。所謂知其雄,守其雌就是知道雄性的特點和優點,但是要恪守雌性的特性和傾向,發揮一般人所看不到的雌柔原則的優勢。老子講的不是男女問題,不是女性主義。 但是,老子這些比喻所表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原則又是與女人之雌性特點密切相關的,與男人或雄性的特點相反。這又提示我們,老子實際上是對雌性或女性的行為特點的推重,這種推重的目的不在於頌揚女性或雌性動物本身,而是要說明和提倡女性所象徵的文化特點的價值意義,這種價值意義正是老子之道所要倡導的慈所代表的對天下的關切,對萬物和百姓平等地輔佑的原則,是無為和柔弱勝剛強的原則。這等於從價值觀的角度和形而上的角度肯定了雌性或女性文化象徵符號的價值意義。這和一些比較極端的女性主義者不同。有些極端的女性主義者希望女性擺脫女性溫柔、隨順、關愛的特點,認為這些特點不是nature,而是nurture,是男權社會強加給女人的,所以女人要像男人一樣行動、生活。老子思想與此相反,高度肯定了雌性特徵所代表的文化意義。 我個人是贊成老子這種思想的。如果這個世界更加推重雌柔的原則,而不是提倡男性霸權精神,那麼這個世界更容易走向和平與和諧。否則,價值觀不變,即使女性有了權勢,會與男性一樣專斷殘忍,如埃及豔后和呂后。所以,老子思想雖不等於女性主義,卻從形而上的、價值觀的角度肯定了女性文化特點的象徵性意義。總之,提倡女性主義,不應該是女性向男性的行為特點看齊,而是男性社會應該吸納、接受一些女性的文化特徵。就此來說,老子哲學是對女性主義更有力、更根本的支持。 1994年,您出版了【[wiki]兩極化與分寸感近代中國精英思潮的病態心理分析[/wiki]】一書,這在您諸多以老莊為主題的學術著作中頗為醒目。請問您寫作此書的用意是什麼? 劉笑敢:那本書是我從道家思想出發對近百年來精英思潮的病態心理的反思和批評。所謂病態心理的突出表現是兩極化的價值取向,對一切都習慣於做是非、對錯的簡單化、絕對化的評價,極端地反對一方、贊成一方,以鬥爭為原則和價值,排斥任何中間狀態的合理性,不能對複雜的局面作客觀的全面的分析。針對這種價值取向我提出分寸感的重要性。 這種反思起因於海外的經歷和對百年中國之路的痛苦感。兩件事對我有猛醒的刺激。大約是1989年,史華慈教授請我和普特南(Putnam)教授到他家吃晚飯。席間他們兩人一直在批評美國社會的不公平,特別是在經濟不好、百姓看不起病的情況下,保險公司還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利潤。他們說得很激烈,我好奇起來,禁不住問:你們這樣批評資本主義,是否贊成其他主義?他們兩人極強烈地大聲說:No way!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幼稚,原來我潛意識中也有這種我並不喜歡的兩極化的思維方式。1993年底我到新加坡任教,無意中看到李光耀說:他們中國人聰明,有很多科學家、外交家、軍事家我們沒有,我們的祖先都是窮苦人,甘願冒着在海上漂流數月得瘧疾死在海上的危險到南洋來這段話讓我痛苦不已。是啊,百年來中國湧現出那麼多優秀人才,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那麼多內部的鬥爭、抗爭、此起彼落的政治運動,卻落後於新加坡原因何在?別人在建設的時候我們在鬥爭自己的同胞,我們是不是太好鬥了?這背後豈不就是兩極化的思維模式?當時一位華裔美國學者對我說:笑敢,不必悲觀,將來經濟發展了,餅子做大了,對立鬥爭就會減少,局面就會好起來。是這樣嗎? 自1980年代末開始,您先後在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訪學、任教,就您的親身經歷來看,海外漢學界和國內的哲學界,在治學方面有哪些顯著差異? 劉笑敢:起於歐洲的以研究中國古代文獻學為主的漢學(sinology)這個詞已經很少用了,代之而起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中國研究,即中國的語言、文學、歷史、思想、哲學等諸領域的現代研究。老一代漢學家能看古文,卻不懂現代漢語,不會說漢語,現在年輕一代的中國研究學者大多能說流利的漢語,而且不少在西方的研究中國問題的骨幹是八九十年代出國留學的中國學者。 我曾問過杜維明先生,用英文寫作和用中文寫作有何不同。他說:那太不同了。用中文寫,今晚電傳過去,明天就登出來了。用英文寫,編輯會不斷打電話和你討論,商量如何修改。我對編輯說,我不再看修改稿了,你自己改吧,但編輯還會打電話,要和我討論如何修改。 依我自己應邀撰文編書的經驗來看,也是這樣。約稿的主編會交代寫作題目、要求,收到初稿後會認真回覆,或許需要修改。修改後,主編還會閱讀加工,然後請你過目,是否接受他的修改或建議。送交出版社以後,一般會請兩位學者匿名評審,評審人如果提出修改建議或批評意見,請作者修改或答覆評審人的批評。如果評審人同意發表,責任編輯會在修改稿上作最後技術加工,並提出一些是否需要修改的問題和建議。最後,他們會讓作者過目、簽字,表示接受出版社最後的加工。國內完全不同,很年輕的編輯都可以隨意修改、刪節老學者的稿件,事先不打招呼,事後不徵求作者意見。我感到西方的學者、編輯和出版社從整體來說都更認真,更尊重作者和編者的勞動,用英文寫作更困難,但也更有成就感。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