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趙丹攝影報道) >>>>鏈接 『三伏天』是怎麼來的 江蘇省南京市胸科醫院 王燁林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於『三伏天』概念,古人賦予了很多生動的內涵。 入伏的天文學背景 天道速,地道遲 在傳統文化中,『陰陽』具有運動變化、此消彼漲的屬性,對於一年來說,陽氣之盛極在午月夏至這一天,夏至也是具有天文學意義的,此時太陽直射點到達地球的北回歸線,對於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來說,這一天日照時間最長,日晷上正午12點時指針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這是『天道速』,那麼為什麼此時不是最熱呢,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個吸收、轉化熱能的過程,故接下來的未月陽熱才表現出最盛大的一面。對於一天來說,陰陽的變換亦是如此:一天之中12點(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而地面氣溫卻是下午2點(未時)最高,道理是一樣的,這便是『地道遲』。 入伏的傳統曆法背景 以庚日算伏天始 以上可以看出,萬事萬物的變化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有一個過渡、轉化的階段,以庚日計入伏天就體現了這樣一種思想。 『伏』有避匿之意,除此之外,『伏日』當與『伏臘祭』有關,反正就是與農耕社會的祭祀有關,悠久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 『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 可以看出,古代文獻中對於伏天的理解有五行的理念滲透其中,而金是五行之一,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 在天干地支的系統中,庚屬於五行中的金,而且是陽金,在干支文化中,陽化氣、陰成形,庚金算是入秋後五行金氣開始流行的先頭部隊。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入初伏,第四個庚日入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入末伏,總稱『三伏』。末伏開始的庚日一定是要在立秋後的,所以有時中伏與末伏會間隔20天,比如今年的末伏開始時間就是立秋後的8月11日的庚午日,距離中伏7月22日庚戌日,即間隔了20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因為這裡面其實有兩套曆法系統。 簡單地說,以24節氣為劃分的曆法是太陽曆,即根據太陽的運動劃分時間制定耕種規律;而傳統曆法中還有一種叫作干支紀曆,是十天干與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組合而成的60日循環(奇數天干與奇數地支相配,偶數天干與偶數地支相配),年月日都是如此,而干支紀曆是古代陰陽五行理論的運算系統,這其中數中有象、象中有理,古人設定伏天系統在立秋後開始末伏這個節骨點上堅決不妥協,而不是兩種曆法各行其是、互不干擾,這體現了一個理念,即『交接』的思想,這便是過渡與轉化,因為立秋算是秋天的起點,末伏開始於立秋後,就像跑接力賽,這最後一棒必須交到等待着的隊員手上,才算任務完成——立秋接棒開跑,而末伏還會熱一段時間,但是熱勢已去,仍然是『地道遲』的原理,或者理解為慣性。這思想體現到對於『夏至三庚數頭伏』設定中,一方面是對於氣候的觀察與生活的實踐,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古人在制定曆法祭祀、規劃生活方面,傳統文化對思維方式產生的影響:入伏的內涵,是雙方面的,是承前夏火而啟後秋金的過渡交接階段,而『庚』金所設定的作用,其實是一種超前的趨勢。變化在時間軸中所呈現出不同的『現象』,但是看到現象之時其實只是一種結果的呈現,萬事萬物運動的轉化其實已經在變化產生前無聲地醞釀,直到達到某個時間節點才呈現出一種現象來。 綜上所述,可以推想,古人對於『三伏天』的設定即是理解了這樣的規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實際上是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而治未病的前提是『料敵在先』治於『未亂』。因此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是治未病固然沒錯,但是這樣的說法還很粗糙,為什麼冬天的病可以夏天治呢?不僅僅是將陳年寒氣趁夏天熱把它們逼出去。當我們理解了三伏天的着眼點是金,是過渡與轉化的科學規律,是夏季到冬季之間秋氣的提前干預,是將人放置到天地自然中去考量的天人相應觀,我們就能夠理解很多理論與方法,乃至於完善與改進三伏貼的體系,甚至於創造出更多的治未病方法。 (責任編輯:朱蕗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