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投稿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华韵国学特约评论:迈步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征程

国学投稿

2017-11-17 10:10|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12225| 評論: 0|原作者: 云衣礼(原名林齐治)|來自: 华韵国学网

摘要: “全球文化共同体”的尽早构建,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将会证明,“全球文化共同体”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将会是人类各国慢慢消除岐见、定纷止争,走向终极和平、交融一体的最好桥梁。 ... ... ... ...


(四)华夏文明内核——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点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对接,原有的两张皮的隔层状态,这些年已经有所探索,有所突破。

1、小康蓝图——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化诠释

在这次十九大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小康”一词,在古代不下三种以上解释。

(一)早在西周时候,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

(二)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这里描绘的是在夏禹、商汤以及周代的文王、武王、周公、成王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三)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如宋人洪迈所著《夷坚志》卷一就有“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的话。明成祖朱棣也讲:“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三)

在我国古代,小康代表了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比较宽裕的理想社会状态。《礼记》中描绘的“小康”是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美好社会。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为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初,我党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千年期盼和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

全面小康总体小康同属小康范畴,但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国家更加富强美丽、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社会理想将在当代中国变为现实,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也是社会主义理想中国化的最好诠释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概念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社会”意涵的密切联系,“共产主义社会”概念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意涵的密切联系,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间,顺利产生了一定的内在契合性和紧密关联性。

前面,我们提到十九大中提出的“和谐、有序、富强、美丽”等有关概念,有理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关键词,其依据就在于“和谐、有序、富强、美丽”的新时代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老核心内涵,密切关联。

“和谐、有序、富强、美丽”,究竟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核相关联呢?让我们首先来探究一下中华文化的本源、华夏文化的核心内涵。

华韵国学特约评论:迈步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征程

各地汉服活动

2、衣冠礼乐——华夏文明核心溯源

中华文化的本源、上古华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经常谈国学,谈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首先应当搞清楚一个概念——中华民族的核心和源头应该是华夏民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源头应该是华夏文化,而不是什么匈奴、鲜卑等文化,这点应该没有什么歧义。

华夏民族也好,华夏文化也罢,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华夏”二字的远古文化内涵,很多事情就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华夏”二字的核心哲学理念,全在于“阴阳”。

2016年4月18日,中国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发出〔2016〕112号通知,全国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规定了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分为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

这份《公民科学基准》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议论,主要是其中这一条:

“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在很多人看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似乎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哲学概念和理论,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和社会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可以与同时代古希腊的哲学理论相媲美。

阴阳等哲学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神学和巫术,开始用“自然主义”的概念来认识自然世界。

天地自然之道,是谓“天道”,乃是中华本初的共同信仰。按照易经的阐述,天道是指既抽象又具象,且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宇宙自然规律,是不可变易且永远存在的最高规则和正确道理。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道(天地的规律)与人道(人世的规律)一致,以天道为本,即所谓“天人合一”。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是人类效法的对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血缘不同、语言不同,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但大一统的信仰是天道,以及由此而生的“敬天法祖”的祖先崇拜。

人类之始,本没有“德”之说,知“道”则可。后来人们渐渐不知“道”,圣王便把“道”(即天地及自然物象的规律特性)拟化为德性,并作用在人们的伦理之中教化人们。然而“德”,如何来外显呢?“礼”是其中一种方式和办法。

礼是源于人道、本于天道的自然秩序。在我国三礼典籍之中,多有“礼,必本于天”,“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之说。比如其中祭祀活动的祭天之礼,就是人类对上天(自然规律)主宰人世万物的崇拜,是人们信奉天道所表现出的重要行为,同时也是古之圣王教化人们信奉天道规律,进而使万众服从管理的重要手段。

然而天道规律,有没有一个总的顶层概括?当然有,那就是阴阳!

实际上,华夏太古文化,皆本源于阴阳至理。

那么,“华夏”二字,究竟是如何诠释“阴阳”哲理的呢?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有章服之美,谓之。”

“华”者,美也,有衣谓之美也。“夏”者,大也,有礼称之夏也。

华,通“花”,是美的意思。

皇皇天下,以何者为美?衣冠齐美,以此为美!衣冠齐美了,就回归到了华的状态,也就是美的状态

夏,通“雅”,是大的意思。

悠悠万国,以何者为大?礼乐通达,唯此为大!礼乐通达了,就回归到了夏的状态,也就是雅的状态,好的状态

因此,华夏的状态,就是美好的状态!

是故,华者,美也,如天之阳也,先圣显之于衣冠;夏者,大也,如地之阴也,先圣显之于礼乐。

故知华夏者,衣冠礼乐也,阴阳合一之谓也。

衣冠礼乐,在中国古代,本是一个不可遽然割裂的一体化概念。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讲礼乐,不讲衣冠,已经把它割裂开了。

衣冠和礼乐,具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二者相辅相成,与天道显化密切相关。

由此,我们知道,礼乐文化,只是华夏文化之中的夏文化,即其中的高雅文化。

衣冠文化,乃是华夏文化之中的华文化,即其中的精美文化。

如果我们只追求礼乐文化,而忽视乃至抛弃了衣冠文化,就是只追求夏文化而抛弃了华文化。

所谓“衣美则华,礼大则夏,正衣治礼,乃归华夏。”今天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进一步全面复兴以华夏衣冠礼乐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衣冠上国——富强美丽国度的重现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谈到“礼乐”文化,就不能不谈到“衣冠”文化。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被称作“衣冠上国”,实际上要使用比较精确的现代词汇来表达的话,就是意指“富强而美丽的国度”。其中,“衣”指代“美丽”的意涵,“冠”具有“富强”的意味。

所谓衣冠上国与胡服蛮邦,其中的区别,并不是简单的民族风俗上的歧视,而是深刻体现着上古时期文化审美意识上美丑强弱之辨别。

《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华夏乃衣冠上国,礼乐之邦。秦汉以降,“衣冠”即用来指称华夏之服。衣冠很早便成为华夏民族难以释怀的情结;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

现代社会上通称的汉服,实际上是以汉民族为代表的华夏传统服饰的简称,包括轩辕黄帝始制衣裳,历经夏商周秦汉晋唐宋,一直到明代灭亡,这期间数千年来中原华夏人(汉人)所穿的衣服,都叫做华夏衣冠(汉服)。汉礼,亦然,为汉民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是也。

衣冠礼乐渐渐升华成为一个文明的象征——《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文化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而悠悠几千年的华夷大防,衣冠除了标识尊卑等级外,自然也见证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

金人下令“剃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坚决不从而殉身。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古人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回华夏之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满清入关,依然打了衣冠的主意,“剃发易服令”屠刀砍断了中原人最后的坚守,衣冠从此断绝三百余年,直至如今汉服复兴运动在青年人中开展,华夏衣冠才开始逐步回归。

当初“剃发易服”,是意图从精神文化层面,彻底毁掉中原人的文化自信

“剃发易服”,实际上贯彻的是两个命令:“易服”毁掉的是“衣”,“剃发”毁掉的是“冠”。

“易服”,意味着从此禁绝一切汉服制式,毁掉中原数千年来的“衣制”,实际上是毁掉了华夏民族、华夏民众自古以来对于美丽的诉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剃发”,意味着从此禁绝一切冠冕制式,毁掉中原数千年来的“冠制”,实际上是毁掉了华夏民族、华夏民众自古以来对于富强的诉求、对于富足生活的向往。

华夏文化意境中的“衣”,蕴含着对“美丽”的诉求,这个容易理解。

华夏文化意境中的“冠”,蕴含着对“富强”的向往,这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古代男子到成年之时则举行加冠礼,一般在二十岁左右,这时候才开始戴冠。

后来,“冠”的含义开始延伸为成年、强壮、尊崇、超出众人、居于首位等含义: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北史·寇洛等传论》

冠,有人往往误以为指的是帽子,其实不然。

《说文·冃部》:“冃,小儿及蛮夷头衣也。从冂,二其饰也。”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几种。冃,音mào,古同“帽”。

段玉裁注曰:“谓此二种人之头衣也。小儿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

不冠而冃(帽)的意思是,只有未加冠的小孩子、未成年人,以及没有资格加冠的蛮夷奴仆等,才会不冠而冃(帽),没有冠而只能戴帽子。

“剃发”之后,中原汉人都只能老老实实戴戴帽子,永远不能加冠了,文化精神境界只好永远停留在弱小的未成年人或者奴仆层次上了。

冠,本来只有“强大”的引申含义,为何又与“富足”相关联?

实际上,自古以来,社会各阶层,士农工商四民,有士人、有农人、有工人、有商人,今日唯独不见有多少士人君子存世。

衣冠的精巧在于它恰到好处的配饰。腰佩、蔽膝、绅绶、容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是最常用的配饰了,组佩于腰间,行走有动感之美,“君子至止,鸾声将将。”那清脆的玉鸣轻轻回荡在清冷的未央之夜。

没有既富且贵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是穿不上华彩之衣,戴不上贵重之冠的。

衣之柔美,冠之刚强,阴阳之具象,共存于一身,也许这才构成了富强美丽的“衣冠上国”之大千气象吧!

4、礼乐之邦——和谐有序社会的构建

天道(天地自然规律)是最高的道德教化。效仿天地自然之道、顺应天地自然之道,从而为德为礼。故而《礼记》曰:“天道至教。”

天地自然之道是指既抽象又具象,且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自然规律,是不可变易且永远存在的最高规则和正确道理。

对于衣冠礼乐而言:

(1)衣冠,是外在的,偏重于具象的,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应该偏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按照日韩的用语,叫做有形文化。

所以,衣冠是天道规则外在具象一面,在世间社会的显化和表达。

(2)礼乐,是内在的,偏重于抽象的,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应该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按照日韩的用语,叫做无形文化。

因此,礼乐是天道规则内在本质一面,在世间社会的显化和表达。

在我们需要超越“西方话语体系”,重新建构“东方文明话语权”之际,让我们深入中华文明内在本质,从其核心源头之礼乐谈起。

“礼乐”,现代意义上去理解,简而言之是指礼节仪典和音乐艺术。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作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天下安然的目的。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者,和谐!礼者,有序!礼乐之邦,和谐有序社会之谓也。

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中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

“和谐”“秩序”,一直是东方礼乐文明的主旨,而礼乐文明则是中国自古至今的基本文明特征。

自古以来,兴“乐”则和谐,制“礼”则有序;“乐”坏则失和,“礼”崩则失序。无乐,则百姓何以相亲?无礼,则万民何以相敬?故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

实际上,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在于制礼作乐,化成天下。

早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古圣先贤制礼作乐,运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来维护国家秩序社会和谐,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完整的人类社会政治文化制度。

前些年,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我们耳熟能详,按照古代的观点来看,这只是构建的乐化的社会,这只是一个前奏。只有深化构建和谐有序社会,礼教与乐化并举,这才是和谐有序并重的完整的理想社会。

只有礼乐并举,社会和谐有序之时,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5、美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新时代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多处提醒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习总书记说,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时代需要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老的上古华夏文化,这其中包含了对于“华”“夏”两种文化理想的不倦追求。

华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美文化,所崇尚的是美而不陋。

夏文化,追求的是一种雅文化,所崇尚的是雅而不俗。

在古人的意识中:

重视礼乐,才能使社会风尚高雅而不低俗。

重视衣冠,才能使社会风尚精美而不粗陋。

通过上段阐述,我们知道了——

华者,美也,衣冠不陋也!

夏者,雅也,礼乐脱俗也!

衣则美丽,冠则富强。

乐则和谐,礼则有序。

衣美、冠强、乐和、礼序!

美丽、富强、和谐、有序!

中华之道,可臻大同也!

——这便是我们华夏先民自古以来孜孜不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中华的向往!

“美好中华”,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就是“衣、冠、礼、乐”的华夏,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心中,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应该就是“和谐、有序、富强、美丽”的国家。

“衣、冠、礼、乐”的中国传统文化意涵,与“和谐、有序、富强、美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理想,是如此的契合。共同建设“美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新时代诠释,在这里得以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结束语中强调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梦想、这种向往,不仅是全体党员的初心,也是华夏先民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总书记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