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消息近來成為學術界熱議的話題。 殷商時代(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王室使用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記載了殷商社會的歷史和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甲骨文以實物形態保存和呈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共同的偉大文化遺產。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正是其價值得到世界公認的體現。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發端。在世界文明史上,歷史悠久的幾大古老文明,都曾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如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創造了聖書字。黃河流域漢字的出現,是中華文明時代到來的燦爛曙光。數千年來,蘇美爾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古典文字,與它們所代表的偉大文明一樣,都被歷史的長河無情湮沒而先後失傳,唯獨漢字與偉大的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成為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典文字體系,並在信息化時代依然煥發出蓬勃生機。 漢字記載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傳承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也塑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可以說,走進漢字世界,也就走進了中華文明的宏偉殿堂。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旅美著名學者唐德剛先生曾說:漢字即中華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漢字維繫了中華文明的根脈,促進了中華多民族的融合發展,造福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漢字文明對世界尤其周邊國家也產生過長遠的影響,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甲骨文是現行漢字的早期系統和源頭,尤為需要我們子子孫孫傳承和珍惜。不僅如此,我們更應充分認識到光大漢字文明的使命,讓中華文明為人類所處的這個激烈變化的時代作出獨特貢獻。 漢字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災難深重,中華民族經歷了列強侵略的慘痛歷史,漢字與中華文明也同樣遭受了西方文化侵入的強大衝擊。曾幾何時,漢字被當作落後的文字,幾乎面臨滅頂之災;廢除漢字,實行西方拼音文字,曾經成為某些時期的主流聲音。新中國建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漢語漢字也成為世界上熱門的語言文字,孔子學院遍佈世界,漢字文明再次大放光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悠久的漢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進文化繁榮的不竭源泉。因此,珍惜先人遺產,光大漢字文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在舉國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將對推進漢字文化研究、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產生積極長遠的影響。作為從事古文字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專業工作者,我們要抓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努力破解古文字研究難題,培養更多優秀後備人才,做到『絕學』不絕,『冷門』不冷,讓古老的漢字文明為新時代增強文化自信注入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增光添彩! (作者:黃德寬,系中國文字學會會長)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