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塵封七十餘載得以修繕復原 五大道的各式老建築,冬天裡顯得格外滄桑。其中,天津外國語大學院內,一座古樸的三層舊樓的牆上鐫刻着隸書:北疆博物院。 作為迄今國內唯一一座歷經百年,建築、展覽、藏品、文獻四者留存最為完整且全方位開放的博物館,北疆博物院可謂中國近代早期博物館中的『活化石』。2014年,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桑志華來華科學考察100周年之際,北疆博物院修繕工程全面展開,恢復原有的標本收藏、陳列展示、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北疆博物院,於2016年1月22日重新對公眾開放。近日,記者走近了這座『活化石』。 經歷百年滄桑,蘊含豐富寶藏 北疆博物院法文名為『Musee HongHo PaiHo』,意為黃河白河博物館。1914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甫、博物學家桑志華來華,開始了在中國北方腹地長達25年、行程近5萬公里的野外發掘和科學考察,在中國古生物、古人類研究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1922年,桑志華創建了北疆博物院並開始修建北樓,1928年博物院對外開放。1930年南樓落成,南北二樓由連廊相連,成『工』字形布局。 這是中國最早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也是收藏中國古哺乳動物化石最為豐富的博物館,曾被譽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館』。20餘萬件藏品藏身其中,包括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岩石礦物標本以及各類歷史人文藏品、文獻資料2萬餘件,是一座蘊含着巨大能量的寶藏。 桑志華創建北疆博物院的初衷,是建立集搜集、保存和研究功能於一身的科學研究機構。天津自然博物館館長黃克力介紹,當時的博物院聘請了著名的地質古生物學家和神學哲學家德日進、俄籍博物學家巴甫洛夫等研究人員來做科研工作,成果豐碩。 1938年,桑志華回國,博物院的各項工作也停滯下來,直至1952年被天津市政府接收,成為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 今年5月,『回眸百年,致敬科學——北疆博物院復原陳列』展覽獲博物館界展陳類最高獎項——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重新開放的北疆博物院共展出各類藏品近2萬件,包括4363件地質學、古生物學、史前學和人種學藏品,5793件現生動物學與植物學藏品,3000餘件鳥類假剝製、500餘件動物皮張,其中,披毛犀、野驢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稀標本和桑志華留下的珍貴歷史圖片、手稿等藏品均在展出之列。 『北疆博物院的歷史是一段傳奇,它記錄了百年前自然科學工作者跨越地域、人種和宗教,孜孜求索的精神,見證了近代中國理性與科學的萌芽和生發,也沉澱了科學精神的傳承與漫長歲月中的守望。』黃克力說。 修舊如故,完整呈現原貌風韻 滄海桑田,北疆博物院在數十年的沉寂和消耗中,迫近搶救與修復的紅線。建築門窗開裂、內牆粉刷剝落,再加上不當的拆改和維修,原有風韻蕩然無存。 2014年天津市財政撥付專款修繕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館成立專門小組,本着修舊如故的原則,對建築外牆、地面、展廳窗戶等處進行了維護與修復,力求保持古建築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同時加入智能化消防系統、安防控制等現代化設備。 展陳設計的特別之處,在於將標本庫房、研究工作區域等全方位開放,不僅使各類藏品得以與公眾近距離接觸,同時也將博物館人的工作以及藏品背後的故事呈現給觀眾,再造出了一座堪稱『最開放』的博物館。 『從建築、展櫃到各式展品,都是100年前的模樣。』黃克力介紹。原址、原建築、原設施和原館藏品,沉寂多年的博物館典範以原貌向參觀者講述不為人知的往事。 利用科技手段,有效保護標本古籍 由於受到時間及環境等因素影響,館藏的珍貴化石標本不同程度的開裂、破損、粉末化,處於毀壞的邊緣。北疆博物院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成立了聯合研究中心。 中心成立後,立即着手啟動北疆古生物化石保護修復工程,制定針對性的修複方案和流程,採用國際通用的文物修復加固材料,結合北疆化石的保存現狀運用個性化的技術手段,從根本上阻止了受損化石隨着時間推移受損加劇的難題。截至目前,累計加固修復化石2300餘件。此外,中心還專門組建古籍資料保護團隊,開闢專門庫房,制定規劃,申報課題。一年來,相繼完成圖書與地圖等資料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同時完成了近4萬頁圖書資料的數字化及千餘張地圖的掃描工作,確保讓珍藏的1萬餘冊圖書及千餘張地圖資料得到有效保護。 北疆博物院的未來發展,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北疆博物院只是修繕開放了北樓,南樓因故未能修繕使用。桑志華、德日進的故居是一幢二層歐式建築,德日進的巨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論人類動物群】即寫於此,這棟建築如今也損壞嚴重。 黃克力說,把北疆博物院以及緊鄰的桑志華、德日進故居和神甫樓結合,成立博物館聚落的設想已經形成,『明年是北疆博物院對外開放90周年,希望儘快還原完整的北疆。』(本報記者朱虹)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