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漢服 ,擁有撐起華夏、驚艷世界的美!丨讓漢服打開心靈之窗 ... ...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1-3 00:00| 發布者: 輔仁文學社| 查看: 3463| 評論: 1

摘要: 引導語:古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每天穿衣時,都不斷在激勵自己,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來自『漢服同袍』漢服 |擁有撐起華夏、驚艷世界 ...

引導語:古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每天穿衣時,都不斷在激勵自己,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來自『漢服同袍』

漢服 |擁有撐起華夏、驚艷世界的美!


衣,向來為生活住行之首。日本人有和服,

洋人有西裝,

而我們中國人,

則有漢服。自古,

漢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來視為

『國之顏面』的東西。



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

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

更是無數中國人

生活方式的延續。



衣裳里的秘密漢服,

意指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

止於清代『剃髮易服』。

並非人們誤以為的『漢朝的衣服』。幾千年來,

漢服雖歷經多個朝代的潤色,

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漢服的不二代表。



傳統深衣有三大講究一為『交領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

漢服為向右掩。二為『褒衣寬袖』漢服的衣服都寬鬆,

且袖子寬大,長過手臂。三為『系帶隱扣』漢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

而用繩帶繫結。依着如此特性,

古人在身着漢服時,

走起路來自然會瀟灑飄逸,

輕揮衣袖,

便帶起一陣清風。



知禮儀,正名分服飾在華夏文化中,

除了『避寒暑、御風雨』等

一系列實用功能之外,

還有着

『知禮儀、正名分』

等特殊意義。



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

是以清淡平易為主,

講究天人合一。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

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

寬袍、大袖、褒衣博帶。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

意味着一年有四季,

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十二幅,

以應一年有十二月之意。以最典型的深衣為例,

其形制必須符合『規、矩、繩、權衡』。



天圓地方,

宇宙之象。

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

意為天道圓潤;

漢服的交領處則成矩形,

以應地道方正,

就是衣襟向右掩,

深衣的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每天穿衣時,

都不斷在激勵自己,

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深衣背部的正中間,

有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

叫做『中縫』。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

中縫垂直於地面,代表正直;

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禮記·深衣】:

『負繩抱方』者,

以直其政、方其義也。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

象徵政教不偏,

義理公正。正所謂君子之傷,

君子之守,

一個人遇到困難,

不因環境變化而改變他的志向和德行,

這才是君子之道。



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撫柳。眉梢眼角藏秀氣, 聲音笑貌露溫柔。



如今的中國,

漢族,

幾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

丟失自己傳統服裝的民族。在日本,

任何一個日本女人穿着和服

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會側目。在蘇格蘭,

一個男人穿着蘇格蘭短裙也不會讓人驚訝。可如果你在中國穿着漢服上街,

別人不是以為你瘋了,

就會誤以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

讓人心痛又無奈。



誰言心似階上塵,竹檐碧草景深深,我借三分花枝色,染及空山一縷春。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此情莫被相思誤,琴瑟微調。鶯燕相邀。酒入黃昏縱月搖。



一身藍色的翠煙衫,

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淡藍色的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

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傷心橋下春波綠,

疑是驚鴻照影來。漢服最美麗的歸宿,

莫過於是在每逢中國的傳統節日時,

我們都可以鄭重其事地換上

自己民族的傳統漢服,

做一些充滿儀式感的傳統習俗。比起那些時髦的新衣服,

想來只有延續華夏千年的

漢服足以撐起這個角色。我們相信,總有一天,

身穿漢服的中國人可以驚艷全世界。

茶道——我只有一杯茶,那你有沒有一首詩——本文文字轉載自 書畫文化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必刪

愛漢服丨愛生活丨愛傳統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輔仁文學社(原『漢服記』)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9-10-31 09:37
真的超級美!

查看全部評論(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