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长白山核心地区首次发现石磬 为长白山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 ...

国学新闻| 历史的天空

2018-4-25 10:27| 发布者: 延章| 查看: 2997| 评论: 1|来自: 光明日报

摘要: 长白山石磬1号 张福有摄/光明图片 本报长春4月19日电(见习记者杨心悦 记者鲍盛华)近日,由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组织的长白山穿孔石器鉴定会在长春举行,专家们共同对在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漫江一带近年来发现 ...

长白山石磬1号 张福有摄/光明图片

本报长春4月19日电(见习记者杨心悦 记者鲍盛华)近日,由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组织的长白山穿孔石器鉴定会在长春举行,专家们共同对在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漫江一带近年来发现的5件带孔石器进行了鉴定。经反复讨论评鉴,专家组形成统一意见,将带孔石器命名为“长白山石磬”,分别编号为1—5号。其中,长白山石磬1号最长处35厘米,宽21厘米,孔部最厚处9厘米,孔径长7厘米,宽5厘米,深4厘米,重量为7.75公斤。从结构、形态到音色,均符合石磬的形态和敲击产生悦耳共鸣的基本特征,应是长白山早期人类的击打乐器。长白山石磬2—5号,推测为“长白山石磬”的早期形态,可能用于在祭祀、乐舞活动中击打节奏。

长白山石磬1号的发现者和采集者,吉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福有向记者介绍了长白山石磬1号发现时的具体情况。

2015年7月7日,张福有与池南区区委书记曹树清、科员于建一起,在区委所在地抚松县漫江镇漫江村进行田野调查。于建看到一块带孔的石头,拿给张福有看。“我接过来一看,马上看出这个孔肯定是人工磨出来的。孔的周边约有1厘米向下磨了,凹了下去,而且两面都有,这是典型的人为痕迹。可惜少了一个角,这个孔应该能环上,缺的部分非常重要,必须马上找到!”张福有对记者说,“于是,我们马上开始寻找丢失的另一小半。”

历时40分钟,带孔石头的另一小半也被找到了。两块一合,严丝合缝,孔边凹痕也更加明显。“我的摄影马甲中总是带着米尺,测量了孔径之后,就把数据记在了笔记本上。孔径一面长7厘米,另一面长6厘米,通俗地讲就是一边眼儿大、一边眼儿小,这是特别重要的人为磨制迹象。新石器时代的钻孔技术是通过木头加上水和砂子磨制,磨到底的时候,孔就会略有缩小。这个带孔的石头,很有可能是个石磬,悬挂起来敲击用的。”张福有告诉记者。

文献中记载:“石磬长悬,洪钟不着。”说明石磬在古代有悬挂和击打的使用特征。长白山石磬1号悬挂的痕迹很明显,可知悬挂的时间不短。刚发现时石头很脏,呈黑灰色,看不出击打痕迹。

两年后,2017年7月6日,张福有又到池南,这一石磬已被清洗干净,表面也发现了击打痕迹。张福有和池南区纪委书记、副区长李校又测量了有关数据,并找人将其粘接修复。

据张福有介绍,长白山石磬1号的发现地点到天池的直线距离为34公里,距漫江镇枫林村旧石器时代手斧发现地10公里。这件手斧是张福有于2014年10月20日发现的。长白山核心地区首次发现旧石器手斧和新石器石磬,对研究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唐代东北地区的渤海国向唐朝贡和日本人从长安、洛阳归国时所走的路线,是渤海国朝贡道,途经丹东、集安、临江、长白、漫江、抚松、敦化、安图、图们、珲春等地,即途经长白山地区。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一诗中提到了“石磬”:“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诗句中,石磬同长白山地区的朝贡道产生了联系,很珍贵。

除了长白山石磬1-5号之外,2017年5月17日张福有等人在敦化市岗子遗址采集的一件石磬残件,在鉴定会上也得以确认。“漫江位于长白山西南,敦化位于长白山正北。从自然条件上来讲,长白山南坡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更适宜人居。清末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所作‘走过大荒三百里,居然此处有桃源’写的就是漫江地区。长白山南北两侧都有石磬被发现,加上更早的长白山手斧,说明长白山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长白山文化是代表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之一。手斧和石磬的发现,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实物依据。”张福有说。

鉴定会后,长白山石磬1号被送往吉林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据曹树清介绍,长白山石磬将被收藏到池南区讷殷古城中的讷殷博物馆向人们展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19-1-28 07:49
两年后,2017年7月6日,张福有又到池南,这一石磬已被清洗干净,表面也发现了击打痕迹。

查看全部评论(1)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