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石磬1號 張福有攝/光明圖片 本報長春4月19日電(見習記者楊心悅 記者鮑盛華)近日,由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池南區組織的長白山穿孔石器鑑定會在長春舉行,專家們共同對在長白山管委會池南區漫江一帶近年來發現的5件帶孔石器進行了鑑定。經反覆討論評鑑,專家組形成統一意見,將帶孔石器命名為『長白山石磬』,分別編號為1—5號。其中,長白山石磬1號最長處35厘米,寬21厘米,孔部最厚處9厘米,孔徑長7厘米,寬5厘米,深4厘米,重量為7.75公斤。從結構、形態到音色,均符合石磬的形態和敲擊產生悅耳共鳴的基本特徵,應是長白山早期人類的擊打樂器。長白山石磬2—5號,推測為『長白山石磬』的早期形態,可能用於在祭祀、樂舞活動中擊打節奏。 長白山石磬1號的發現者和採集者,吉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吉林省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吉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張福有向記者介紹了長白山石磬1號發現時的具體情況。 2015年7月7日,張福有與池南區區委書記曹樹清、科員於建一起,在區委所在地撫松縣漫江鎮漫江村進行田野調查。於建看到一塊帶孔的石頭,拿給張福有看。『我接過來一看,馬上看出這個孔肯定是人工磨出來的。孔的周邊約有1厘米向下磨了,凹了下去,而且兩面都有,這是典型的人為痕跡。可惜少了一個角,這個孔應該能環上,缺的部分非常重要,必須馬上找到!』張福有對記者說,『於是,我們馬上開始尋找丟失的另一小半。』 歷時40分鐘,帶孔石頭的另一小半也被找到了。兩塊一合,嚴絲合縫,孔邊凹痕也更加明顯。『我的攝影馬甲中總是帶着米尺,測量了孔徑之後,就把數據記在了筆記本上。孔徑一面長7厘米,另一面長6厘米,通俗地講就是一邊眼兒大、一邊眼兒小,這是特別重要的人為磨製跡象。新石器時代的鑽孔技術是通過木頭加上水和砂子磨製,磨到底的時候,孔就會略有縮小。這個帶孔的石頭,很有可能是個石磬,懸掛起來敲擊用的。』張福有告訴記者。 文獻中記載:『石磬長懸,洪鐘不着。』說明石磬在古代有懸掛和擊打的使用特徵。長白山石磬1號懸掛的痕跡很明顯,可知懸掛的時間不短。剛發現時石頭很髒,呈黑灰色,看不出擊打痕跡。 兩年後,2017年7月6日,張福有又到池南,這一石磬已被清洗乾淨,表面也發現了擊打痕跡。張福有和池南區紀委書記、副區長李校又測量了有關數據,並找人將其粘接修復。 據張福有介紹,長白山石磬1號的發現地點到天池的直線距離為34公裏,距漫江鎮楓林村舊石器時代手斧發現地10公裏。這件手斧是張福有於2014年10月20日發現的。長白山核心地區首次發現舊石器手斧和新石器石磬,對研究長白山的歷史、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唐代東北地區的渤海國向唐朝貢和日本人從長安、洛陽歸國時所走的路線,是渤海國朝貢道,途經丹東、集安、臨江、長白、漫江、撫松、敦化、安圖、圖們、琿春等地,即途經長白山地區。唐代詩人陸龜蒙在【和襲美重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一詩中提到了『石磬』:『曉梵陽烏當石磬,夜禪陰火照田衣。』詩句中,石磬同長白山地區的朝貢道產生了聯繫,很珍貴。 除了長白山石磬1-5號之外,2017年5月17日張福有等人在敦化市崗子遺址採集的一件石磬殘件,在鑑定會上也得以確認。『漫江位於長白山西南,敦化位於長白山正北。從自然條件上來講,長白山南坡光照充足、降水豐富,更適宜人居。清末奉天候補知縣劉建封所作「走過大荒三百裏,居然此處有桃源」寫的就是漫江地區。長白山南北兩側都有石磬被發現,加上更早的長白山手斧,說明長白山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長白山文化是代表吉林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源頭之一。手斧和石磬的發現,為這一論斷提供了實物依據。』張福有說。 鑑定會後,長白山石磬1號被送往吉林大學進行科學研究。據曹樹清介紹,長白山石磬將被收藏到池南區訥殷古城中的訥殷博物館向人們展示。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