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家族文化與中國傳統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8-7-14 22:26|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2249| 評論: 0|原作者: 朱麗霞|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中國家族文化的核心內容『孝』,既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基本道德規範,『孝』影響着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行為習慣,【孝經】稱,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作為做人立身之本 ...

中國家族文化的核心內容『孝』,既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基本道德規範,『孝』影響着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行為習慣,【孝經】稱,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作為做人立身之本,孝要求對長輩盡順從及敬養義務。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儒教與道教】中說,中國『所有人際關係都以孝為原則』。『孝文化』彰顯着中華文化的重要特色。上海陸家嘴儼山園與浦西豫園的興衰史,就是以『孝』為核心展開的家族興衰史。

浦東陸家嘴是國際金融中心,代表着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但在五百年前,這裏是明代上海著名望族陸氏家族的私家莊園。明代嘉靖年間,經筵講官(三品京官)的莊園主陸深,為盡孝道,秉承祖輩父輩意願,繼續經營修建而成儼山園,揚名天下。這個美麗如畫的貴族莊園在主人陸深過世後,迅速凋零。今天,有關陸家嘴的文化痕跡蕩然無存,而與儼山園隔江相望、同樣著名的古典園林——豫園,卻依舊長存,一派繁榮。

陸氏家族世居華亭,南宋時期,其中一支由華亭遷出至百裏外的魏塘馬橋定居。元末明初,陸深曾祖陸餘慶充軍途中自殺,留下五歲孤兒陸德衡,而家產則被六個女婿瓜分。陸德衡流浪至上海縣,32歲入贅上海章姓人家為婿。在岳父資助下,陸德衡攜帶家口遷居浦東,成為浦東陸氏始祖。到陸深祖父陸璇,浦東陸氏已發展為江東富戶。陸璇經營田產,到陸深父陸平,家業擴大。陸平擅長經商理財,闖關東,下瀟湘,赴閩海,奔嶺南,從事商貿,積累了萬貫家資。陸氏家族日益壯大,奠定了陸家嘴莊園的雄厚資本。陸深有18個同父異母兄弟,他為將來財產的繼承分配而深深憂慮。

陸深考中進士做官40餘年,很少回浦東,但在田產經營上並沒有鬆懈。儼山園中建造了江南最宏敞的私人藏書樓,還有主人獨立的刻書坊和私塾學校。陸深僱用了10多個最優秀的刻工長住儼山園,刻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言小說集——【古今說海】。晚年,陸深一生經營的儼山園名冠江南。但陸深退休後不久去世,儼山園也因無人管理而荒廢,又經明末倭寇侵擾而化為瓦礫,煙消雲散。

浦西豫園與浦東儼山園同樣建於明代,儼山園建造於明初,竣工於明中期,歷經百餘年,經歷了祖父、父、子三代;豫園建造於明中期嘉靖三十八年,是時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為父親祝壽而建造。明清易代之際,清兵南下,潘氏後裔潘復受南明政權委任鎮守上海。潘復保衛家園,組建義軍,誓死守城。失敗後出逃海上,未知所終。易代之初,通政司參議張肇林及時將豫園改作寺院,豫園由此得以保存。其後,改為書院、寺廟,成為公共場所。上海開埠後,豫園成為各貿易商會的會所。

陸深在任山西鄉試主考時覆核考卷,發現一名『伶人』之子被錄取(當時規定不能進入仕途),於是問罪於閱卷官。所有參與閱卷的考官集體為該考生求情而被拒,太原晉王親自出面求情也無濟於事,陸深堅持『寧可使學校缺一人,不可使一人污學校』。考試事件反映了作為理學家的陸深內心深處的貴賤等級。嘉靖年間,陸深在北京任帝王師,正是倭寇瘋狂騷擾中國海疆的時期。上海縣長致書陸深,商議修建上海城牆。陸深認為修築城牆費用巨大,因此拒絕。事實上陸深不希望自己在錢財方面有所損失。不久,上海縣長再度以在黃浦江修橋為由致書陸深,陸深再度拒絕。此後,陸深頻頻致書其子陸楫,安排遷居浦西事宜,將松江佘山上整幢建於北宋的寺廟——昭慶寺全部購買下來並開始重修。此外,在浦西上海縣城,還購買了數十間房舍。浦西所有房產尚未整修完畢,陸深便辭世了。

陸深極為珍視家族文化與香火承繼。他一生共育有13個子女,多已夭折,最後只剩一兒一女。獨子陸楫體弱多病,在陸深死後不久也離開人世,年僅38歲,無子。陸深晚年為延續陸氏香火過繼了一個嗣孫。為了未來的家業,陸深精心挑選後繼者。為此,他特意在儼山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露天午宴,邀請全族童子共進午餐。經過午宴觀察,陸深挑選了一個極為聰明伶俐的族孫作為嗣孫。但後來,這個聰明的嗣孫仍然功名無望。至嘉靖中期,當倭寇登陸上海時,數千倭人部隊進入儼山園,搶掠一空。戰後,儼山園一片荒蕪,風光不再。

而豫園則不同。豫園經歷了與儼山園迥異的命運。嘉靖三十八年,時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為給80高齡的父親潘恩祝壽而始建豫園。其父潘恩官至工部尚書。潘恩三個兒子,潘允哲、潘允端都高中進士,三子潘允亮雖然科第未舉,但也是地方名人。潘氏一門父子三進士,在上海,潘氏又是熱心地方救助的慈善家族。潘允端【玉華堂日記】記載了豫園的日常生活,其中,尊老愛幼、鄰裏和睦互助成為豫園生活的主要內容。豫園的建造不僅體現了園主的孝,而且體現了園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大胸懷。潘氏家族的『孝』使得豫園歷經風雨而未滄桑,而陸家嘴儼山園僅在明代曇花一現。

陸深努力讀書進取,獲取功名,對陸氏祖上盡到了孝道責任,對子女精心培養。獨子陸楫的仕途功名令陸深憂心忡忡。陸深的兩個私人專職郵差所送家信的重要內容即是交代陸楫的營養調適和生活細節,陸深托人從東北長白山購買鹿茸人參為陸楫調理身體,同時,從全國範圍內尋找良醫,常住陸家嘴為陸楫治病。每當三年一度的科考到來,陸深矛盾糾結,希望陸楫刻苦努力,同時亦擔憂陸楫勞累過度,其拳拳愛子之心,流溢在家書的字裏行間。對於陸氏家族未來的責任,陸深竭盡全力。對於家庭意義上的孝,陸深已盡心竭力。

但是,孝的更廣泛更重要的意義體現在由家族的孝擴展為對社會的普遍關懷,只有將對家族之責任推廣至社會關懷,孝才能有意義有價值。陸深片面地解讀了儒家的孝道理論,他對於孝的理解僅限於對自己直系的長輩和晚輩,是狹義的孝道。他所秉持的孝沒有提升,沒有擴展。故陸深的孝最終只能與儼山園一樣,在其辭世之後便迅速凋零。

而潘氏家族則將家族孝道擴展至社會。潘氏家族不僅把孝當作家族文化弘揚傳承,而且把孝推及社會的行為準則中。每當有災難發生,潘家都會打開私人糧倉,或分發糧食,或設粥廠,救濟災民。豫園潘氏尤重家族教育。『履富履貴履盛滿,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的祖訓代代相傳,維護家族的文化聲名是潘氏家族中每個成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表明這個家族對家風門第的珍愛和對子孫後輩的嚴格教育。豫園潘氏的數代主人,都力所能及地為地方盡慈善之力。正由於秉持孝道傳統,潘氏家族在明清時期發展為一方深孚眾望的豪門望族。

『孝』作為道德觀念,產生於家庭,推及社會,提升於國家成為『忠』。在古代,孝是處理人倫關係的最重要的道德規範。古代五倫關係中,父子被視為極為重要的人倫關係。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太平。』在『國家』的概念中,『國』在『家』之上,證明忠於國家的重要性,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因此,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包含着社會政治倫理的廣泛意義,即便已經進入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中國的家族文化與優良傳統依然對人類文明發展有着不容輕視的借鑑意義。

    (作者:朱麗霞,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