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涵養字外功夫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9-1-4 10:23|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2810| 評論: 2|原作者: 王樹平|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中國書法不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審美標準和價值追求,承載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歷史上的優秀書家往往不僅有入木三分的字內功夫,更有縱貫歷史、折服眾人的『字外功夫』。 ... ...

中國書法不僅具有外形美,更深刻反映着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審美標準和價值追求,承載着教化一方和正民化俗的使命。歷史上的優秀書家往往不僅有入木三分的字內功夫,更有縱貫歷史、折服眾人的『字外功夫』。『字外功夫』指人的內在修養,即一個人的人生閱歷、生活積累、學識修養、道德情操、心靈境界等書法技巧之外的,與修身進德、安身立命相關的功夫。涵養字外功夫是通達本源、升華精神境界的關鍵。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大多一生在以儒釋道為基礎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薰陶、磨鍊,涵養了深厚的字外功夫。

一些書家肩挑治國、平天下的重任,在繁雜的公事案牘中寫家國情懷。如『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虞世南不僅書名顯著,而且被唐太宗贊為博聞、德行、書翰、詞藻、忠直五善俱全;顏真卿作為盛唐書壇領軍人物,其人忠肝義膽,視死如歸,其書則大氣磅礴、雄渾剛健,盡顯大丈夫浩然之氣。

一些書家將禪宗思想應用於藝術創作中。如蘇軾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應對人生打擊,不斷滌盪心靈上的塵埃,通過智慧將逆境化為前進的階梯。他推崇平淡天真的藝術品格,在禪宗『不役於物』思想的影響下,創作進入更加自由的藝術之境,故而得以寫出一批傳世之作。

一些書家結合道家陰陽二氣探析書法神韻。如王羲之曾在【記白雲先生書訣】中指出:『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寶齊貴,萬古能名。陽氣明則華壁立,陰氣太則風神生。把筆抵鋒,肇乎本性』。他對心性與道相合的追求,使其書法達到了清雅脫俗的境界。

可見,書者的字外功夫是字內功夫的根本,字內功夫不僅是苦練的結果,更是身心修養功夫的外化。那麼,當代書家又該如何增進字外功夫呢?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風波跌宕的人生道路中需要先立本固基,才能行穩致遠。如果一個人的根本方向錯了,即使他得到再多的名利都將有百害而無一利,『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因此,真正的習書者不只要在紙上磨,還要『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習書者可以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身方法,時刻端正自己的方向,實現『心正』而後『筆正』。此外,君子修行還應敬畏天地萬物,整肅自律,慎獨於己;與人交往之時應敬人為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一個人德行兼備時,其書法也會因修養提升而精進。

其次,要多讀傳統經典,提升人文素養。當今時代,人們並不缺少工具和知識,缺少的是對工具和知識的駕馭能力,即人文素養的承揚。中華傳統經典是承載人文精神的巨大寶庫。【論語】直指現實人生,引導人們成就君子人格和聖賢氣象;【道德經】教人洞察社會自然之理,形成中國人獨有的處世智慧;【心經】【壇經】明晰心之本性,讓人達到空逸自在的境界。古籍經典有如璀璨明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晶。閱讀經典不僅可以洗滌心靈,提升德行,還可將其中的道理應用於社會實踐。當心中匯聚了百家思想,通達了古今之理,我們的行為舉止便會增加厚重感和歷史感,做到不迷於古,不惑於今。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閱讀經典作品有助於人們找准自己在大時代中的位置,從而不浮不躁,安於當下,收穫一份靜氣。

最後,由藝臻道,提升生活品位和審美情操。『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掌握一門藝術是提升學習興趣和修身境界的重要方法。孔子云『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種層面的藝術是以道為本、超出純粹技術要求的藝術。以練習書法為例,臨摹名帖時,法帖的輪廓和神韻會潛移默化地塑造我們當下的心境。不斷臨帖的過程,其實就是與古人神交的過程。在筆、紙、手、心長時間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書寫方式逐漸被破除,同時性情中焦躁、雜亂的習氣也會被削弱,靜謐的書香墨海能漸漸陶冶出精神之光。『舊我』不斷褪色後,溫文爾雅的君子形象將卓然而立。

人生如宣紙,人生實踐就如同一個書者在潔白宣紙上的創作實踐,只有在人事修為中固牢根基,才能真正駕馭住書藝之魂。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延章 2019-1-4 12:33
歷史上的優秀書家往往不僅有入木三分的字內功夫,更有縱貫歷史、折服眾人的『字外功夫』。歷史上的優秀書家往往不僅有入木三分的字內功夫,更有縱貫歷史、折服眾人的『字外功夫』。
引用 延章 2019-1-4 12:33
歷史上的優秀書家往往不僅有入木三分的字內功夫,更有縱貫歷史、折服眾人的『字外功夫』。

查看全部評論(2)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