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漆器藝術精品野王紵器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19-1-22 11:03|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4182| 評論: 5|原作者: 陳俐宇|來自: 人民日報

摘要: 『野王紵器』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鍾。中者野王紵器,金錯蜀杯,夫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說的是野王這個地方,以葛布(即苧麻)、絲織品作胎而製成的漆器,經 ...

圖一

圖二

『野王紵器』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玉鍾。中者野王紵器,金錯蜀杯,夫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說的是野王這個地方,以葛布(即苧麻)、絲織品作胎而製成的漆器,經過裝飾花紋和柿蒂紋扣器的鑲嵌後,價值可抵十隻銅杯,可見其貴重。

中國漆器早在春秋戰國就曾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多種技藝斷代失傳。陳來華、靳麗萍夫婦為『野王紵器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1998年起他們開始恢復河內郡工坊漆器製作工藝,花了數年時間四處走訪、學習,終於將野王紵器製作技藝恢復成功。

【鹽鐵論】中所說的野王,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陽市。沁陽歷史悠久,夏代時為『覃懷』首邑,周代稱為『野王邑』,兩漢時設立『野王縣』,隋朝改為『河內縣』,明清設懷慶府,歷來是豫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品的集散之地。野王不僅生長漆樹,也是古絺(古代的葛布)的地道產地。周武王克殷之後,將懷川十二邑分封給大功臣蘇忿生,其中『絺』地,指的是野王城西南一帶,今沁陽有名為葛村的地方,應就是那時的絺地。

西漢時期,朝廷在河南地區,針對手工業行業的生產設立了官營和私營兩種經營方式。就官營手工業而言,朝廷設置了鐵官、工官、服官三類管理機構,和縣同級,不隸屬於縣。聞名於世的『野王紵器』,應是河內工官主管的主要手工業產品。1987年焦作輪胎廠漢墓中出土的眉硯上,就有『河內郡工坊』的字樣,彰顯着『野王紵器』的昔日榮光。

『紵器』是指苧麻做胚胎的夾紵漆器。相對於其他漆器而言,它具有堅實、輕便、耐用等特點,尤其還具有不易變形、不易碎裂、不易被刀刃劃傷的優點。【河南通史】第二卷【秦漢魏晉隋唐】篇中記載河內懷縣、河南陽翟、南陽宛縣都是生產漆器的地方。秦、西漢時期河南地區的木器漆和紵器也享有盛名。

根據相關出土文物,我們可以總結出野王紵器的主要特徵。從彩繪裝飾上來說,野王紵器多為幾何紋樣和動物紋樣等。1978年泌陽秦墓出土的一個漆盒,盒高20厘米,口徑17厘米,通體髹漆。蓋口、器口沿、蓋的圓形握手和圈足均鑲嵌有鍍銀紅銅扣,器表和蓋上各飾凹形紋三周。器表以略泛灰色髹漆作地,用紅、褐、金黃色繪以雲紋、盤龍紋、變體雷紋和幾何、年獸妝花紋。造型古樸典雅,製作精巧,線條流暢。從器物結構上來說,由之前的木胎製作轉為苧麻脫胎製作,用麻布絲絹作胎製成夾紵漆器,然後多加上金銀及銅鎏金附件,平面部分用柿蒂等放射性圖案修飾,另加三小熊作腳,既增加了器物的堅固結實,同時又增加了裝飾性。

漆器奩盒是造型與功能完美結合的典型案例,漢代出土的眾多漆器中,有單層漆奩,也有雙層漆奩,根據盒內附帶小盒子的數量不同,可分為六子奩、七子奩、九子奩和十一子奩。這些漆奩的設計非常巧妙,合理利用盒子內部的空間進行分類和歸納,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更加簡單和方便。

陳來華、靳麗萍夫婦以漢代野王紵器製作技藝復原的六子奩盒(圖一),從制胎到成型歷經了幾十道工序,從一開始的做模、裱布到第一次的刮灰、打磨、刷漆,然後是第二次的裱布、刮灰、刷漆到脫胎,經過成型後的修形,又再一次刮灰打磨和刷漆後,還有彩繪、拋光等工序。這樣如琢如磨產生的作品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非遺傳承人群研修計劃成果展』甫一亮相時得到專家一致肯定,在『傳統工藝青年論壇』上亦備受關注,並最終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他們在此基礎上又借鑑學習了剔犀、雕漆等技術,將之充分融合在漆器的手工製作中(圖二),使獲得重生的野王紵器傳統技術應用更為廣泛,更貼近生活,更具審美價值。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9-1-28 07:42
根據相關出土文物,我們可以總結出野王紵器的主要特徵。
引用 遊客 2019-1-24 08:11
這個瓷器,色重
引用 遊客 2019-1-23 12:35
【鹽鐵論】中所說的野王,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陽市。沁陽歷史悠久,夏代時為『覃懷』首邑,周代稱為『野王邑』,兩漢時設立『野王縣』,隋朝改為『河內縣』,明清設懷慶府,歷來是豫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品的集散之地。 ...
引用 遊客 2019-1-22 15:53
很漂亮的漆器
引用 遊客 2019-1-22 13:23
中國漆器早在春秋戰國就曾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多種技藝斷代失傳。

查看全部評論(5)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