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納上下於道德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9-3-26 12:38|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2093| 評論: 1|原作者: 彭林|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談中國道路,離不開中國歷史。今天的中國,是昨天的中國合乎邏輯的發展。中國未來的走向,必須從既往中國的文化出發去認識。毋庸置疑,迄今為止中華民族所走過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 ...

談中國道路,離不開中國歷史。今天的中國,是昨天的中國合乎邏輯的發展。中國未來的走向,必須從既往中國的文化出發去認識。毋庸置疑,迄今為止中華民族所走過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人的這一選擇,核心原因是西周禮樂文明的確立。

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代之後,從夏開始進入歷史時代,四百年之後,湯伐桀,殷取代夏。又六百年之後,牧野之戰,周取代殷。歷史的發展,似乎會以這種後朝替代前朝的模式,陳陳相因,王朝的性質則幾乎不變。但是,中國歷史的滾滾長河,在武王克商之後就出現了巨大轉折,以周公、召公為代表的政府精英,及時總結歷史教訓,提出了德治的為政理念,撥正了政體前進的船頭,奠定了中華文明走和平發展之路的基調,影響深遠。

道德是和平發展的『壓艙石』。一個偏處西方的『小邦周』能戰勝『大邦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文王之德,二是民心向背。文王德行高尚,雖尚未取得天下,而已能凝聚四方人心,令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正是文王集中體現了周人的道德傳統,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等名賢高士皆往歸之,深厚的民意基礎業已形成。武王克商,雖有自身的道德感召,亦離不開萬民的支持,武王東觀兵,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牧野之戰,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之人皆踴躍追隨。

殷周革命,使周人深刻意識到國運繫於民心、民心不可違的道理,從而將民意與天意等同,『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書·皋陶謨】),『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書·泰誓】)。周人不僅確立了『民惟邦本』與『德治』的理念,而且希冀將其作為精神資源永遠流傳。

武王克商後,營建東都洛邑,城竣,成王行將從豐遷往洛邑即新政,為了周人的長治久安,召公對成王作了著名的訓誥,此即【尚書】中的【洛誥】篇。召公從總結歷史經驗的角度,談到了夏、殷兩朝滅亡的教訓。他說,『我不可不監於有夏,亦不可不監於有殷』,夏、殷的前車之鑑,必須汲取;它們都曾經『服天命惟有曆年』,長期承受天命,享有漫長的國祚。但是,為何都滅亡了?『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根本的原因是對道德沒有敬意,昏庸腐敗,暴虐無道。【尚書·無逸】說,祖甲以後諸王,『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因而早早地墜落了自己秉承的天命。足見,暴政必亡。周人要想避免重蹈殷人的覆轍,『受天永命』,永遠享有天命,就必須『疾敬德』,迅速地樹立起敬德之心,如同文王『明德慎罰,不敢侮矜寡』。【詩·大雅·文王】中的『自求多福』一語,反映了周人已有將命運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文覺醒。周公把道德看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由此提出『德治』的理念,這是思想領域裏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孔子繼承周公的德治思想,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治國之道,影響深遠,道德成為舉國上下的文化信仰。其後,雖然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天下大亂、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霸,但思想界的主流聲音依然是要求和平統一。唯其如此,後世的政權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走侵略、擴張之路。

周公制禮作樂是和平發展的制度保障。德是抽象的概念,不具備操作性,故除了標明政府執政理想之外,很難在社會中貫徹。周公制禮作樂,是將道德理性轉換成可以操作的行為典章制度、行為規範的體系,人人可以學習、操作、檢查,使道德能真正貫徹到社會的所有層面。

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評價周公製作說,『殷周之興亡,乃有德與無德之興亡』,乃是『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而其謀慮,『乃出於萬世治安之大計』;從此以後,國家『非徒政治之樞機,亦道德之樞機也』,『周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禮制是將德治落實到社會各層面的工具,其終極目標是,『納上下於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達到天下大治。

人人禮樂雙修,是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礎。儒家光大了周公禮樂教化的理念,將精神追求引進人生與社會之中,『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文化認同。要求從『天子諸侯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將道德修為視作人生課題,概莫能外,以此樹立一代風氣。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在修身,『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人如何成為君子,如何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成長為道德理性意義上的完人。

儒家提出的禮樂修身之道,以『仁』為核心,以孝親為起點,樹立起愛心,然後推己及人,推廣到天下人,『博愛之謂仁』(【孝經】)。禮樂雙修,旨在涵養德性,變化氣質,具體而言,包括身與心兩大方面:禮以修身,使自己的言談舉止都合於道德理性的要求;樂以化心,使自己的心性和諧中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通過教育,樹立人的文化自尊,文化自覺,文化自律,內外兼修、彬彬然有君子之風。儒家教育是教人反求諸己的內斂的道路。這種君子教育,是維持國家可長治久安的『軟實力』,是走和平發展之路的社會基礎。可以說,由於儒家思想的浸潤,中國沒有挑起侵略擴張的文化土壤。

站在道德高地,反對不義之戰。任何社會都不可避免會發生戰爭,不同的學派、利益集團對戰爭有不同的認識與做法。儒家提倡仁愛,尊重個性差異,故可以『和而不同』,和平相處,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儒家對內反對暴政,抨擊『苛政猛於虎』;對外反對外來侵略,一旦祖國的和平環境受到威脅,人人都應該『執干戈以衛社稷』;即使是民族保衛戰,也反對濫殺無辜,宋代岳家軍以『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女如淫我母』為軍中信條,便是明證。對關係不和洽的相鄰部落,不可動輒訴諸武力,而要以道德感染力吸引遠人歸附,【論語·季氏】孔子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朱熹【集注】:『內治修,然後遠人服。有不服,則修德以來之,亦不當勤兵於遠。』

戰國時代,諸侯力政,戰爭頻起。如何結束戰亂,統一天下?當時有兩種截然相反的道路之爭,即所謂『王道』與『霸道』之爭。王道的主要內涵是『施仁政』,除輕徭薄賦之外,還包括『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使得『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孟子·離婁上】)。霸道主張以暴力征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離婁上】)。

孟子繼承孔門學說,提倡仁義禮智,對戰爭的態度非常鮮明,一是反對武力征服,主張以德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二是堅信道德的力量。梁襄王問孟子,『天下惡乎定』?孟子說,『定於一』,『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最終平定天下者,必定是深得民心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所持是積極的備戰立場,不挑起戰爭,但也不怕戰爭;只要牢固佔據道德高地,贏得萬民擁戴,不戰則已,戰則必勝。孟子此論,廣為流傳,深入人心。故在中國國土上,任何要想侵略擴張之人,都會受到輿論強烈譴責,難以得逞。

中國幅員遼闊,先哲早就考慮如何讓自己的學說具有普適意義,【禮記·祭義】說:『放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後人所說『放諸四海而皆準』一語即出於此。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儘管歷經艱難險阻,但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並且越來越強大,引人自豪,發人深思。在未來的歲月裏,不管環境有多險惡,中華民族將繼續練好內功,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文化的深刻內涵與遠見卓識。

(作者:彭林,系清華大學教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9-3-28 06:52
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代之後,從夏開始進入歷史時代,四百年之後,湯伐桀,殷取代夏。

查看全部評論(1)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