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歷史名人的家風家訓·張養浩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9-4-17 21:31|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2849| 評論: 0|原作者: 楊冬|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張養浩雖宦海一生,政事繁忙,但為官之餘,極其重視對子女的訓誡和教育,專作【家訓】一篇以示後人。張養浩有六子,但長大成人者僅張強、張引二子,後張強去世,僅留張引。張引一直伴隨父親左右,深受其言傳身教的影 ...

張養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號雲莊,晚號齊東野人,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教育家,曾推動恢復科舉制度。他創作的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膾炙人口、傳誦至今。

張養浩雖宦海一生,政事繁忙,但為官之餘,極其重視對子女的訓誡和教育,專作【家訓】一篇以示後人。張養浩有六子,但長大成人者僅張強、張引二子,後張強去世,僅留張引。張引一直伴隨父親左右,深受其言傳身教的影響,繼承父親先志遺風,一生為人正直、興學教民、守身遵法、忠心報國。

張養浩在【家訓】篇中告誡後人:天下之事立志最為重要,立志為成事之基礎,志之所在乃心之所在,心之所在則關乎事之成敗。

立讀書之志。張養浩自幼好學,讀書晝夜不輟。父母擔心他用功太過會傷及身體,他便關上房門,偷偷點燈夜讀。張養浩一生勤於詩書,著述豐富,其所作【三事忠告】傳入日本,成為江戶時代政要的必讀書籍,被奉為漢學經典。他曾寫道:『志苟一立,天下無不能為之事,而況讀書乎?』勸勉後人應靜學修身,多讀聖賢之書,繼承聖賢百世所傳之經典。

立濟民之志。張養浩在【家訓】中指出『一切疾苦,皆如己身當之』。為官者要將民病視為己病,將民苦視為己苦,以兼濟萬民為己任。元天厲二年(1329年),已辭官還鄉被朝廷七召而不就的張養浩,見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毅然應召陝西行台御史中丞。到陝西後,張養浩散其家財,見饑民則賑之,見死者則葬之,夜以繼日忙於公務,最終憂勞成疾,死於任上,被追封為濱國公,賜諡文忠。

立報國之志。張養浩進入仕途之始,便立下報國之志,在宦海沉浮中矢志不渝,堅守原則。他在【家訓】中明確指出:為官者要廉潔奉公、勵精圖治,不能沉溺於聲色犬馬、驕奢淫逸。元至大三年(1310年),面對元朝腐敗的吏治和日漸混亂的政局,張養浩犯顏直諫,上【時政書】,直斥朝政沉疴十害,條條可置自身於死地。【元史】評述【時政書】:『言皆切直,當國者不能容。』張養浩又於至治元年(1321年)上【諫燈山疏】,勸誡元英宗勿玩物喪志,應心繫天下和百姓。元英宗評價說,只有張養浩才敢上書【諫燈山疏】這樣的勸誡之言。其憂國憂民、冒死直諫的勇氣和擔當,令人肅然起敬。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