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七旬老婦前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成功地切除重達500克的巨大甲狀腺,至此這個困擾她20年的『大脖子病』終於手到病除。專家表示老婦的情況雖然較為罕見,但現今因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而進行手術的患者較以往有所增加,特別是高學歷的女性患者,這與碘攝入過量、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有關。 負責手術的甲狀腺血管外科的黃天立副教授介紹,陳婆婆開始是因為高血壓、頭痛才來看病,後經檢查發現她還患有嚴重的甲亢性心臟病及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經專家研究討論甲亢是婆婆的根源病,治療了此病其他的病才容易繼續治療。很幸運,陳婆婆手術順利,不到2小時就完成,切下了重達500克的甲狀腺。 黃天立說,如此高齡的患者長有這樣大的甲狀腺,比較罕見。一般來說,原發性甲亢多發於30周歲左右,繼發性甲亢多發於50歲左右,而且通常情況下,國內的成年人甲狀腺多為25~30克左右,國外的成年人只有20克左右。雖然陳婆婆的情況較為特殊,但是,現今因患有『甲亢』而進行手術的患者並不少見。 可能與碘攝入過量有關黃天立表示,最近無論門診求醫還是在病房,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人數較以往都有所增加,這與碘的攝入量有關。以往傳統認為『甲亢』是由於缺碘所引起的,但現代醫學發現攝入碘過量也會導致『甲亢』的發生。近年珠三角沿海地區甲亢病人的增多,就很好地證明了該理論。現今廣州人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進食魚蝦蟹等海鮮非常普遍,甚至進食一些較為稀有的深海魚類;同時海蜇、海帶等副產品都被做成各式的涼拌菜餚進入了尋常百姓的飯桌上。這些海產品中所含的碘量和日常食用的碘鹽中所含的碘量足夠滿足我們身體對碘的基本需求,甚至還出現過剩。這些過剩的碘長時間影響甲狀腺的正常工作,就會出現『甲亢』。 因此,人們要注意調節自己日常的飲食結構,避免長時間大量的進食海產品。 高學歷女性患者人數增多黃天立還提到,『甲亢』患者中女性患者較多,其中高學歷的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這與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女性工作壓力大,導致精神緊張,生活作息不規律有關。 甲亢治療別着急不少女性患者對於『甲亢』的治療都較為『急進』,希望一刀就能把病給根治了,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甚至有些女性患者在『甲亢』的早期就要求進行手術治療,覺得藥物治療速度太慢。其實,甲亢的治療有一定的過程,往往是先通過服用藥物控制甲狀腺素的分泌,若藥物作用不明顯,甲狀腺生長得較大較快,且病症較重,病史較長,達到了手術的指征,方可進行手術切除。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