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社會化程度還處於較低水平,博物館難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其自身發展也不能有效動員社會力量,依靠社會支持。國家文物局近日發佈【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報告(2010年度)】,透露了上述信息。本次運行評估由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11年6月至12月開展,包括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
在全國83個國家一級博物館中,82個博物館參加了本次運行評估,總體運行評估平均總得分為65.00分(滿分100分)。根據評估,超過八成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保持在60分之上,部分博物館展示出了較高水平,但也有近1/5的博物館得分在60分以下。 整體來說,2010年度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的總水平相比前兩年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定性評估部分各級指標得分率為:藏品管理部分68%,科學研究部分58%,陳列展覽與社會教育部分75%,公共關係與服務部分56%,博物館管理與發展建設部分72%。可見,在藏品管理等基礎工作領域,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關係到博物館發展動力的『科學研究』以及最能表現博物館社會功能的『公共關係與服務』部分得分偏低。 其中,『公共關係與服務』項重點考察的是博物館對社會的影響能力和社會對博物館的認同程度,該指標的總得分率由2009年的60.4%,一路下滑到56%,成為得分最低的一級指標。從相關指標各打分點的具體情況看:在志願者服務方面,志願者崗位還僅停留在疏導、講解等基礎的服務崗位;在『與企業、社會團體、媒體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方面,雖然基本所有參評的博物館都建立了博物館之友,但除上海博物館等少數博物館外,大多數博物館是建立合作關係的多,接受捐贈文物和捐款的少,社會動員機制還顯得十分薄弱;此外,公眾調查、分析與文化產品開發等都屬於完善博物館服務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博物館對此不夠重視,得分不高。 此外,在藏品搜集方面,2008―2010年藏品搜集得分率在60%以下的博物館數分別是40個、35個和37個,得分偏低的博物館連年接近半數。在新搜集的藏品中,三級以上高質量藏品數量偏少,僅佔新增藏品數量的5.8%,其中一級藏品佔0.3%,二級品佔0.7%,三級品佔4.8%,與一級博物館定位及發展戰略、業務拓展等顯然不能匹配。 來源:人民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