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將在央視一套晚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最後一集。這部由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類原創紀錄片,讓不少網友感嘆: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其實,無論從大眾化的美食類選題,還是晚間22時30分的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在爭搶收視方面無疑『先天不足』。然而,從播出第一集開始,它就徑直成為『黑馬』。其風頭蓋過同時段的電視劇;微博上,以『舌尖上的中國』為話題的內容頻頻『刷屏』;甚至還帶火延伸行業――某知名美食點評網圍繞它撰寫攻略,淘寶店的訂餐生意也持續攀升。有人說它是『吃貨超級指南』,有人道它給予自己最多感動。而該片總導演陳曉卿坦言,自己只是懷着對食物的一份敬意,拍了一部少了宣教味的片子。 美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方式 說是美食類紀錄片,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落點並不完全在食物上。一些資深食客在看過片後甚至在網上連呼『上當』:既沒有羅列菜系流派,也沒有展現精湛廚藝。『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並不是傳統意義的美食片。』陳曉卿說,『美食只是一扇窗,我們要表現的是透過它看到的中國人。』於是,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裡,觀眾不僅識得罕見的食材――松茸,更多見到的是藏族姑娘卓瑪和母親在森林中的採摘過程。『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嘛,這其中就包括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每年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就會拉着自己家裡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裡去賣。儘管掙不了多少錢,但他堅信『人懶就沒有收入』。『所謂美食,其實就是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它並不以身居何處、所食何物來界定。』陳曉卿的團隊最終決定以此為拍攝基調。他們在國內走訪、拍攝了不下60個地方,通過偏居鄉間的草根美食達人,呈現最為本原的美食製作。 在陳曉卿看來,農家人不僅不遲鈍也不保守,對食品的嗅覺甚至比那些烹飪協會的人還要敏感。而在觀眾看來,他們其實更懂得生活。【自然的饋贈】中,浙江省遂昌縣的老包做家常筍湯時,毫不吝惜使用價格比春筍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因為在他眼裡這只不過是從自家毛竹林里采的一種小菜;隆冬季節到湖北嘉魚縣採挖蓮藕的聖武、茂榮兄弟每每走過農貿市場看到藕節時,總會念叨:『這些藕是不是我們挖出來的?有一種親切感。』有網友看後如此留言:『是他們讓我懂得生活其實很簡單,誠心去熱愛就好。』 每個人舌尖都流淌着故鄉味道 共7集的【舌尖上的中國】,分別從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等方面一一呈現美食之道。主題完全不同,但不變的是活躍其間的鄉民和一草一木。『雖然是講中國美食的紀錄片,可是看完後沒有流口水,卻是莫名的一直鼻酸。』一位觀眾反映。 有網友將【舌尖上的中國】收視火爆的原因歸功於『平實和情感』:『它不是空洞地宣教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直面平常百姓的生活,通過展現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流程,將吃回歸到家庭和母親,讓觀眾既眼饞又長知識,還引發情感共鳴。』由於拍攝地域廣泛,觀眾每每從熒屏上見到家鄉的人和物,就能勾起思鄉之情。而社會的變遷讓人們已經模糊了曾經的記憶,從中感觸更多的是『小時候的味道』。 回憶賦予美食更多的意味。在【時間的味道】一集中,呼蘭河畔長大的朝鮮族姑娘金順姬的故鄉,是令她魂牽夢縈的泡菜的味道;湖南苗族姑娘小王的故鄉,則是田溝里捕撈上來的鮮嫩魚肉的味道……她們的父母烹飪美食只為給遠歸的孩子做上美美的一頓飯,理由簡單又無法拒絕。 除了親情,觀眾還感動於勞動者的恩賜。『人情味的加入讓觀眾不再停留於餐桌上的美味,而是去追溯採集者、製作者的辛勞付出。』陳曉卿說。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70多歲的捕魚老者、浩瀚大海上一無所獲的漁夫……看似簡單的竹筍、蓮藕、江魚等普通食材,其獲取卻極為不易。於是,有人稱讚該片『用吃貨的眼光拍出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懷』。 現實與歷史的切換留住觀眾 『卓瑪尋找着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都說大澳是觀賞日落最理想的地方,這裡,指的也許不僅僅是風景。』『中國人淳樸的生命觀: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這些只是被觀眾推崇的紀錄片中眾多旁白中的幾例。 而在紀錄片研究學者胡智峰看來,其成功更在於現實關懷與厚重文化的快速切換。『每一個小故事都取自正在發生的事實,那些一直都存在的美食給了觀眾一種情感上的親近感。』他說,『反之,如果是將如同文物般中斷多年的食物拿出來說事,鮮有人願意理睬。』 此外,全片恰到好處引用的傳說、演義,又融入了文化傳承的東西。『比歷史類節目鮮活討巧,比做菜類節目深厚得多。』胡智峰說,『再加上碎片似的剪輯方式,將天南地北進行組合、嫁接,就通過味道營造出了一個個真實故事。』 針對一些觀眾認為,全片鏡頭切換過快,陳曉卿直言不諱這部片子就是商業紀錄片,依照國際通行做法,必須在8分鐘內講完一個故事。至於是否拍續集,他認為所涉獵的主題是開放式的,『這只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將來肯定還會做續集,但具體做法未定。』(陳濤) 來源:北京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