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讓世界讀懂西湖:湖光山色中不只有風花雪月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7-8 00:00|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616| 評論: 0|原作者: 董碧水文並攝|來自: 中國青年報

摘要: 夏日西湖    7 月 3 日 ,在中國南方的夏日陽光下,站在杭州著名的『斷橋殘雪』景點,來自英國的瑪麗・珍妮與同伴一臉茫然:既沒有斷裂、也沒有積雪,為什麼要叫『斷橋殘雪』? ...

夏日西湖

  73,在中國南方的夏日陽光下,站在杭州著名的『斷橋殘雪』景點,來自英國的瑪麗・珍妮與同伴一臉茫然:既沒有斷裂、也沒有積雪,為什麼要叫『斷橋殘雪』?

  而同樣,剛剛走完讓國人津津樂道的西湖蘇堤、白堤,儘管感覺風景漂亮,瑞士小伙帕特里克就是不明白:不就是一條直直的馬路嗎?

  顯然,有這樣的茫然與不解的,並不只是瑪麗・珍妮和帕特里克。

湖光山色中不只有風花雪月

  624,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21個成員國代表組成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了杭州的申報。杭州西湖就此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1個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景觀與文物古蹟,是人類罕見的且目前無法取代的財產。據了解,西湖是以文化遺產中的一個分支――文化景觀成功登錄。

  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景觀』的表述,它指的是『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有着『突出、普遍的價值』,英文簡稱為OUV,意思是存在的罕見文化和自然價值超越了國家界限,對全人類的現在和未來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義,也即景觀的自然價值和文化區域的代表性。

  也因此,在許多人看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同時意味着以『湖光山色』著稱的西湖不再只是一處傳統意義上的風景名勝,也不只有風花雪月,西湖還有着厚重的人文歷史。

  事實也是這樣。『三面雲山一面城』的西湖,除了其秀麗外,在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繪畫美學、造園藝術和技巧傳統背景下,還持續性創造了『中國山水美學』景觀設計,展現出東方景觀設計自南宋以來講求『詩情畫意』的藝術風格。

  不僅如此,在不少專家看來,西湖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園,是人們嚮往的『人間天堂』,甚至對918世紀的東亞地區文化也具有影響。

  對此,在西湖申遺文本中有這樣的表述:它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並真實完整地保存至今,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獨具一格的文化景觀。

  『西湖是歷史上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是這一文化傳統延續至今的見證。』西湖申遺小組專家說。

  最終,秀美的西湖以其『文化價值』得到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代表的認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的報告中,認為西湖的突出普遍價值在於:它是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東方名湖,是中國景觀審美風格的典型代表,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特殊理念。

  【世界遺產大會關於西湖的決議草案及OUV聲明】則稱,西湖『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浙江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周玲強認為,西湖的名山勝水,並不僅僅是因為有精緻的山水景觀,而是因為西湖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東方文化的經典之作。『這是西湖能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你說「天人合一」,得讓他們明白是怎麼回事啊』

  據了解,西湖是中國目前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為數不多的幾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

  據悉,在7處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泊類文化遺產中,克羅地亞的布里特威斯湖、哈薩克斯坦的薩雅克-北哈薩克草原與群湖、肯尼亞的圖爾卡納湖、馬拉維共和國的馬拉維湖、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等5處是自然遺產,澳大利亞的威蘭德拉湖區屬自然和文化混合遺產,奧地利與匈牙利的費爾特湖/新錫德爾湖含有湖泊的文化景觀,但與西湖不同,該遺產湖體基本屬於人類聚落的背景環境,不屬於景觀構成要素。

  因此,可以說唯有西湖以其文化意義而被收入名錄。

  論水域面積,西湖面積只有6.5平方公里,面積並不大;雖然三面環山,但這些山沒有一座是偉岸挺拔的。然而,西湖有着自己獨特的山水美學。

  『山色空鰲薄『水光瀲灩』的西湖山水,是『詩畫山水』的中國山水美學典型形象。基於『天人合一』、『寄情自然』的東方傳統文化觀念,自唐朝起,中國的歷代文學家和畫家留下了無數頌揚西湖美景的詩篇和畫卷。從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被認定為理想的經典景觀。

  在這裡,西湖的景點不是單個景點的簡單疊加和連綴,而是通過人們的審美活動,巧妙地將這些要素和構件組合起來,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獨特的視覺審美體系。

  『折射着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人文、建築等諸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現象,蘊涵着中華民族的審美理想與審美情趣。』主持西湖申遺文本編制工作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說,西湖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現象,這也是它的核心價值和內涵所在。

  杭州市委副秘書長、西湖申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水法說,西湖申遺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是國際社會對西湖文化形態價值的認同,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審美實體及其保護管理的認同與肯定。

  但是,要把國人的這種意念、感覺,東方審美情趣中的『詩情畫意』、『天然圖畫』,以及人與自然『情景交融』的那種互動意境,傳遞給處於不同語言、文化體系中的外國人,讓他們讀懂西湖並不容易。

  初到西湖,前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協調員尤嘎・尤基萊特先生就直言不諱:『像西湖這樣風景優美的湖泊,在我的祖國芬蘭,就有上千個。』

  有一次,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帶着一個比利時的遺產專家考察西湖,當他們走到蘇堤中段時,陳同濱向這位比利時的遺產專家解釋眼前這湖光瀲灩、山巒疊嶂的西湖,『「無聲詩、有聲畫」,是中國山水美學的審美特色。』但專家聽了直搖頭:『啊!你們是這麼看的,我可什麼都沒感覺到。』

  據了解,杭州從1999年正式提出申遺申請,至今經歷了漫長的12載。

  『西湖申遺,最難的是讓外國人讀懂西湖。』 王水法說,西湖申遺的過程,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向世界『詮釋』中國山水美學、東方傳統文化理念的過程,『你說「天人合一」,得讓他們明白是怎麼回事啊!』

  陳同濱說,要讓西方人理解、認同這種浸入東方人骨髓的文化、價值,需要作跨文化闡釋。

要成為『給人以啟迪的地方』

  據介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西湖文化景觀』,其普遍價值的承載要素包括六個方面,即:西湖自然山水、依存與融合於其間景觀格局的『兩堤三島』、題名景觀『西湖十景』、西湖文化史跡、西湖特色植物、呈現為『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色。

  ICOMOS對西湖的最終結論中,認為:『西湖更應該被當做一個給人以啟迪的地方,而非單純的公園。』

  西湖由古瀉湖形成,相關專家介紹,這樣的古瀉湖,不僅在芬蘭、在全世界就有成千上萬。而西湖又與故宮、長城、兵馬俑等不同,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遊客,並沒有可以留下強烈的視覺印象的東西。

  顯然,要成為『給人以啟迪的地方』,需要對積澱在西湖美景里的文化的詮釋。例如,怎麼讓外國人理解、向他們闡釋既沒有斷裂、也沒有積雪的『斷橋殘雪』?在他們看來,只是一條寬敞馬路的白堤、蘇堤,如何能與白居易、蘇軾聯繫起來?如何向他們解釋『梅妻鶴子』的隱逸文化,成精的白蛇為什麼會是愛情和美好的化身?

  『要有對西湖核心價值與美學內涵的有說服力的、系統的精準傳譯。』 王水法說。

  『申遺成功,最大的幫助是將帶動歐美客人入境旅遊。』旅遊界人士認為,世界遺產提供的文化賣點,將對杭州旅遊形象的包裝有利。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杭州一直努力地向國內外遊客介紹西湖。多年來,杭州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描述西湖、概括西湖特徵的最佳主題詞,從『美哉西湖』到『煙雨江南』,但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詞句。

  許多專家認為,西湖的申遺成功,無疑使得西方社會更加關注杭州西湖,並試着去理解西湖的文化內涵,但怎麼引導來自西方的旅客,穿過西湖山水,讓他們的目光停留在那些積澱的文化遺存上,感受其意境,從而發現其對於這個民族的文化意義,需要花費更多的功夫。

  杭州文史專家、西湖申遺專家組成員王其煌認為,向他們『詮釋』中國山水美學所特有的『詩情畫意、題名景觀、天人合一、隱逸文化』等東方傳統文化理念,有效地傳播這種理念,讓世界讀懂西湖,『單單介紹景點肯定不成,還需要講述歷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