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國內首部活字鑑定專著――『活版同一性』印證活版印刷術起源中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1-1-14 00:00|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514| 評論: 0|原作者: 易運文、杜艷|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鄒毅收藏的部分活版實物(資料照片) 古代活字印刷場面。 圖片來源:【中國印刷通史】,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著 歷時五年,深圳業餘研究 ...

鄒毅收藏的部分活版實物(資料照片)

古代活字印刷場面。

圖片來源:【中國印刷通史】,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著

歷時五年,深圳業餘研究者鄒毅終於完成了一部45萬字的專著【證驗千年活版印刷術】。這也是國內學術界第一本關於活字鑑定方面的專著。

印刷術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活版印刷和套版印刷構成了中國獨特的印刷術,其中,對人類文明影響最深遠的當數活字印刷術。然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權之爭,一直未停止過。西方學界很多人認為,德國的古登堡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而韓國學者則認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屬於韓國。中國學術界力圖正本清源,雖然寫出了許多文章進行反駁,但都沒有找到有力的實物證據,只能從文獻上證明活字印刷術最早起源於中國。

【證驗千年活版印刷術】最大的成就是以諸多活字本實例,從全新的角度證明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關於活字印刷術的準確記載,驗證活字印刷術起源於中國。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印協印刷史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史金波研究員,在評論鄒毅的研究成果時用了八個字:『富有新意、振聾發聵』。有學者認為,隨着鄒毅這本專著的問世,以及其總結的一系列活字鑑定新方法的誕生,籠罩在活字印刷史上的重重迷霧有望得以澄清。

尋找古代活字的探索之路

鄒毅是深圳一家媒體的編輯,其主要業餘愛好是收藏各種古書,研究古籍版本。古書收藏者都知道,活字本數量稀少,價格高昂。鄒毅也非常注重收集活字本。

就在收藏研究活字本的過程中,他了解到,中國的活字印刷史像一團迷霧,並未留下早期的活字實物。2000年來臨之前,美國時代生活出版公司曾組織專家小組,評選出過去1000年當中『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100件事』,古登堡活字印刷術赫然排在首位。事實上,中國人畢N遠在公元1048年之前就已經使用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了足足400年,但眾多西方學者始終不予認可。其中原因,不僅是出於偏見,缺乏更多學術證據也是重要因素。

中西之爭還未定論,韓國的一些學者又提出活字發明權屬於韓國。韓國發現了公元1377年的活字印刷品【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並爭取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將其認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並隨即寫入韓國的教科書。

多年來,中國學術界推出了眾多文章進行反駁,但大多只是圍繞歷史文獻資料來證明,未能找出更多早期活字印本的實物證據,一直未能讓西方、韓國學者心服口服。

目前,國內學術界公認的最早的中國活字本,已遲至明代弘治三年,即公元1490年,其實物年代比韓國晚,也落後於歐洲數十年。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一些網民也開始在網上發帖子,對我國古代活字技術相關記載表示懷疑。

鑑於這種現狀,從2004年開始,鄒毅踏上了尋找古代活字的探索之路。

從蛛絲馬跡鑑別活字信息

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有一套傳統的活字鑑別方法,如筆畫濃淡不一、字體歪歪扭扭、出現『倒字』和『臥字』等。同時,也有嚴格的『一票否定』鑑定標準:活字本絕不會出現『筆畫交叉』和『斷版』現象,只有雕版才可能出現。學術界普遍的結論是,活字印刷技術在古代中國發展緩慢,始終處於『支流』地位,雕版印刷才是『主流』。

其實,古代的活字印刷是雕版印刷之後的一次技術大飛躍,印刷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可是,為什麼活字印刷術卻沒有得到普遍應用?在館藏古籍中,為何活字本的數量還不到雕版書籍的百分之一?這些謎團一直困擾着眾多學者,也讓鄒毅迷惑。

一次深圳古籍沙龍的聚會上,鄒毅將幾種自認為是活字版的古書拿給藏友看,卻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心有不甘的他又在網絡上與一些古籍收藏者交流活字鑑定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新觀點,但是同樣沒有得到認可。

『我覺得問題很嚴重,要麼我錯了,要麼大家錯了。證明自己錯很容易,但要證明大家出錯,尤其是證明學術界出錯,實在是太難了。』為此,鄒毅不斷搜求活字本以及活版印刷實物,又到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實地考察館藏活字本,經過反覆觀察研究對比,他得出了自己的認識:傳統的活字鑑定方法還不完善,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毛病,有些結論甚至有嚴重的錯誤。鄒毅隨之提出了一些觀點。

鄒毅的觀點與某些傳統方法是矛盾的,但恰恰由此開啟了鑑別活字的新方法。

一開始,鄒毅就自己總結的『新方法』,向一些專家學者請教,卻並未得到實質性回應。原來,國內對活字本的觀察和活版實物的分析還未形成趨勢。由此,鄒毅下決心要寫出一部學術專著,系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鄒毅開始廢寢忘食地收集各類材料。首先是尋求理論依據,他先後從80余種工具書中尋找論點論據;其次是從活字本當中尋覓證據。此外,他還詳細觀察千辛萬苦搜集到的各種活版實物,包括泥活字、銅活字和木活字等字模,反覆琢磨古代工匠排印活字版的技術手段。利用節假日,鄒毅還多次去國家圖書館等各大圖書館查閱資料,並專門去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經處、溫州東源木活字村等印刷工廠、作坊,實地考察活版印刷與雕版印刷實際操作情況。他還到全國各地古玩市場淘寶,購買了不少古代活字本及活版排版框、揀字盤等一批活版印刷的實物和工具。

通過對豐富的文獻理論與大量的活字本及活版實物的具體研究,鄒毅終於克服了傳統活字鑑定的一些缺憾,找到了各種活字實物依據,發現並總結出了一套全新的鑑定活字方法。

經過6年的研究,鄒毅相繼發現並總結了活版『同一性』、『界欄槽』、『活印痕』、『木紋邊框』、『金屬欄線』、『橫排不齊』、 『活印線』等七大類鑑定活字新方法。利用這些新方法,他從傳世古籍中甄別出數量浩大的活字本,用事實推翻了學術界關於活字印刷史的一些結論。

有學者認為,鄒毅發現和總結的這些鑑定方法,較為實用,易於掌握,『活印痕』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活印痕,是指古代活字本當中留下的各種印刷痕跡。鄒毅經過多年觀察,從古代印本的墨跡上探索活字的蛛絲馬跡。他從活字模和活字版兩方面着手,對這些形形色色的墨跡進行仔細分析,分門別類,列舉其形狀和性質,並一一命名。例如,從活字模所產生的印跡方面,總結出『偏心印痕』和『邊緣印痕』等;從活字版所產生的痕跡方面,總結出『夾條印痕』、『頂木印痕』、『外圍印痕』等。這些眾多的細微痕跡,便是古代工匠排印活字版時所遺留的活版信息。

新方法驗證畢N活字實踐

鄒毅的學術研究中,最早的重大發現是活字本中的『同一性』。他在其收藏的古書【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發現,此書一批書頁的邊框和版心墨跡,都出現了相同的殘損現象。而在另一批書頁中,則有另外一種相同的墨跡。由此他斷定,此書系由兩副活版交替排印。不久,他在自己的其他藏品中,也發現正文雖不同而邊框殘損狀況相同的書頁。經過反覆比對,他肯定這幾部書都是兩套活版交替所印。鄒毅便將活版的這種現象稱為『活版同一性』,簡稱為『同一性』。

再後來,他進一步發現,不僅晚清民國的活字本有同一性,連清初康熙年間的活字本【臨川吳文正公集】和明代活字本【小字錄】也存在着同一性。進而又發現,古代工匠不僅採用兩副活版交替排印,甚至採用三副、五副乃至更多副活版進行交替排印,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鄒毅對各種活字本的同一性現象進行類比研究後,發現同一性不僅是鑑別活字本的一種新方法,更能證驗中國北宋時期畢N活字印刷的成功實踐。

北宋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這樣記載畢N的印刷細節:『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這段話說明,畢N用兩套活版來交叉刷印,加快了活版印刷的進度。而沈括所描述的兩塊鐵板,指兩副鐵質活版,工匠們有的排版,有的印刷,分工有序,進行流水作業。雖然各朝各代使用的活版材料發生着變化,作坊使用活版的數量各不一致,但交替排版印刷的原理和方法卻是一脈相承。

鄒毅認為,活版同一性的發現,充分說明北宋時期沈括所記載的使用兩套活版交替排印的方法是準確無誤,並證實了中國千年活版印刷術的輝煌歷史。同時也用實證捍衛了中國的活字發明權。

期待更多專家學者論證

早在2005年,鄒毅的學術研究便得到了中國印刷博物館原副館長、北京印刷學院教授魏志剛先生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並與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印刷史研究委員會建立了聯繫。2006年,鄒毅應邀赴京參加『中國印刷史學術研討會』,初步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20098月,在北京印刷學院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作為業餘研究者,鄒毅享受了特別待遇――破例得到邀請,作了一個小時的學術報告。報告中,鄒毅用大量的圖片和實物,演示自己總結的一整套活字鑑定新方法,從清代、明代到宋代,有論有據,一步步揭示出中國古代活字印刷的奧秘。新奇的觀點,驚人的論斷,縝密的論證,不僅博得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掌聲,更令學術界受到震動。

20108月的『第七屆中國印刷史學術研討會』上,鄒毅兩次應邀作了學術報告。與會的60余位專家學者,人手一冊【證驗千年活版印刷術】。鄒毅在書中提出,由於傳統活字鑑定方法的某些缺陷,致使一些早期活字印本被誤判為雕版印本。鄒毅在書中初步論證:國家圖書館所藏宋版【文苑英華】和【東萊先生音注唐鑒】,可以判定為宋代活字本。他還進一步提出自己的推測――目前國內各大圖書館博物館所藏宋元珍籍,有相當一部分亦可能是活字版。有學者認為,如果鄒毅的這一推斷最終被證實,不僅將徹底改寫中國古代活版印刷史,而且有望結束學術界一直以來對印刷發明人的各種爭論。

目前,鄒毅仍在研究中國活字印刷術的歷史演變,前不久還去福建寧化縣,實地考察傳統木活字排印家譜。鄒毅說,他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有關部門儘快組織專家學者論證其研究成果,重現華夏活版印刷術往昔的輝煌,進而全面評估中國古代印刷術對世界文明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