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王景武通過不斷印證和實地勘查最終得出結論,元上都就在賀蘭山。這是揭開成吉思汗墓的一個前奏,也是佐證成吉思汗就葬在賀蘭山。
在考察中,讓王景武高興的是,他找到了108座廟遺址。這與元上都被稱爲『108廟』非常吻合。 經過不斷考證,賀蘭山的地理環境和都城遺址與【元史】中提到的上都巡幸和上都避暑中的『上都』十分吻合,通過實地勘察,在賀蘭山南北山麓廣大的區域裡,發現了元朝上都城、太祖廟、黃金大帳、起輦谷和龐大的軍馬場、水驛碼頭等遺址。面積達到數千平方公里。 王景武說,從陵墓的布局看,上都並不僅僅是一座孤城,而是一個廣大的區域,其中的上都城遺址在賀蘭山大水溝南北兩側,都城南北長約5公里。這裡有東西花園、方塔寺群、一線天和巨石陣。下面有一深潭,潭旁人工用青石塊砌成一條巨大青龍,此龍作騰飛狀。左側臥一白虎(山形天然如白虎,稍加修飾),大有藏龍臥虎之意境。 從殘留的遺址中可以發現:溝口南岸,有建築台基十餘處,其中最大的台面長100餘米,前後寬80餘米,高出地面12米左右。最小的台面長20餘米,前後寬10米,高出地面8米,其餘台地在5米至15米左右,台基前端均用塊石砌成直壁,後端緊靠山壁,地表較平坦,但很少見磚瓦。在靠近南岸的幾處台地下方50米至100米遠的地方有十餘處房基,平面呈長方形,以雙行塊石砌成,面積大小不一,一般約15平方米左右。 溝口北岸的遺址由三組建築台地組成:第一組台地爲上、下兩層,下層南北長100米左右,高出地面約30米。第二組台地位於第一組台地之北,修築在沿山長200米的山坡上,自下而上共四層,高出地面100米左右,每層台面前後約60米。即上都大小安閣遺址。第三組台地位於第二組台地東北200米,沿山築有三處平台,與前兩組不同的是台面較小,各自單一。這組台地每層前端也是用塊石砌成直壁,並在每層台地的正中或兩側修有石砌的階梯,可以通行。在這些台地東下方的平地上,有房基20餘處,也同樣是用雙行石塊砌成,牆基高出地面30厘米-70厘米,呈長方形,排列較有秩序。房基四周沒有磚瓦,但發現有卵石鋪成的小徑痕跡。 從這裡發現的文物看,與正藍旗元上都遺址的文物有相同之處,大小安閣遺址如果復原的話,如同西藏的布達拉宮,依山而建。一些史料記載,受西藏八思巴國師的影響,上都城具有明顯的西藏風格。 元代詩人筆下,都把大安閣當成元上都的象徵,如『大安御閣勢亭,華闕中天壯上京。』『大安閣是廣寒宮,尺五青天八面風。』大安閣和小安閣是磚木建築,其它行署衙門都是氈房。元人鄭思肖對元上都的描述:『四時雨雪,人咸作土窯居宿。北去竟無屋宇,氈帳鋪架作房』,大體符合賀蘭山元上都都城特有的人文地理風貌。 此外,上都皇城中的草地四周築有圍牆。【史集】中記載,忽必烈時常在圍牆內縱馬追逐麋鹿,消遣娛樂。考察中王景武發現,在上都遺址中這個狩獵場有近百平方公里,現在依然能看到當年狩獵場的格局。 像這樣的發現,王景武說,在賀蘭山中可以找到許多和史書記載相吻合的地方。比如忽必烈大帳遺址、200多口飲馬水井和大片馬圈遺址。根據馬圈大小可以推斷,在這裡放養的戰馬達到近萬匹。雖然已過近800年,但現在馬圈內仍有厚達近一米左右的馬糞堆。但在賀蘭山元上都發現的馬糞堆與元代【至正直記】對上都的描寫很吻合。 既然如此,爲什麼要隱藏賀蘭山上都呢?爲什麼賀蘭山上都從未在【元史】等一些史書中明確提出?這裡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王景武翻出【元史】,記者看到,其中曾記載著文宗時期的一個史實,也許會給我們一個重要提示: 戊辰,奎章閣以纂修經世大典,請從翰林國史取脫卜赤顏一書以紀太祖以來事跡,詔以命翰林學士承旨押不花、塔失海牙。押不花言:『脫卜赤顏事關密禁,非可令外人傳寫,臣等不敢奉詔。』 可見元代各朝實錄被禁止傳閱,以至元史中有很多東西失傳,包括賀蘭山上都被隱蔽起來。而以後根據並不全的元實錄撰寫的【元史】中也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再加之翻譯的原因,問題就更多了。 另外,【元史】的版本流傳也使一些歷史真相掩蓋起來。【元史】最早的版本是洪武三年刻本。到了清代,乾隆四年又仿北監本重刻元史,稱爲殿本。乾隆四十六年,對遼、金、元三史譯名進行謬誤百出的妄改,挖改殿本的木板,重新刷印。道光四年,又對元史做了進一步的改動,重新刊刻,這是道光本。道光本對元史的任意改動很大。 王景武說,由於這個原因,賀蘭山上都的秘密就更加不爲人知了。 同時,王景武對【元史】中出現的斡耳朵、行宮、行帳、山陵等詞其背後的含義進行了解讀,認爲這些詞就是陵墓的意思。而且直指賀蘭山。 (1)戊申,車駕還自上都。癸丑,上都斡耳朵成,用鈔九千餘錠。 (2)秋七月甲辰,車駕發上都,禁車騎踐民禾。……增給太祖四大斡耳朵歲賜銀二百錠、鈔八千錠。 (3)夏六月,謁太祖行宮,祭旗鼓,復會於怯魯連之地,還幸月兒滅怯土。 (4)十二月戊午,大赦天下。以帖哥、闊闊術等掌帑藏;孛闌合剌孫掌斡脫;阿忽察掌祭祀、醫巫、卜筮,阿剌不花副之。諸王合剌薨。以只兒斡帶掌傳驛所需,孛魯合掌必^赤寫發宣詔及諸色目官職。徙諸匠五百戶修行宮。 (5)丙寅,以太祖四大行帳世留朔方不遷者,其馬駝孳畜多死損,發鈔萬錠,命內史府市以給之。 (6)文宗二癸巳,帝至上都。乙未,賜護守大行皇帝山陵官、御史大夫孛羅等鈔有差。 『上都斡耳朵成』不是指上都修建的宮殿,而是指皇帝的陵墓建設。下面的『行宮』也是指皇帝陵墓。如『諸王合剌薨』與『五百戶修行宮』又有怎樣的關係?一個蒙古王爺去世,爲什麼要修行宮呢?這是說不通的,但是如果把『行宮』理解爲『陵墓』這就通順了。這裡的行帳也是指帝陵,朔方即今寧夏。從這條史料看可知賀蘭山確實存在蒙元帝陵。 據元史記載,1327年,也就是成吉思汗逝世100周年,元泰帝賀蘭山及諸行宮,爲成吉思汗舉行了百年大典。說明成吉思汗陵就在賀蘭山,這裡的『行宮』便是指帝陵。否則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明,爲什麼舉行百年大典要在賀蘭山舉行。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