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國學就是儒學漢學嗎

國學新聞

2010-2-15 07:45| 發布者: 蘇士耐| 查看: 1138| 評論: 0

摘要:   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齊勇   問:近來,電影【孔子】引發了各方關注,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孔子】會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關注國學。請問,國學就是『儒學』、『漢學』嗎?   ――上海吳中路 劉 ...

  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齊勇

  問:近來,電影【孔子】引發了各方關注,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孔子】會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關注國學。請問,國學就是『儒學』、『漢學』嗎?

  ――上海吳中路 劉光明

  答:所謂國學,乃中國傳統文化的通稱。清末,我國處在列強欺侮、瓜分豆剖的危機中,革命志士為喚起民眾之民族覺醒,同時作為反清革命的動員,又寓含了對建立中華民族統一國家的訴求,遂倡導國學。章太炎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他把國學之興廢與國家之存亡聯繫了起來,指出國學亡則國家無以立。鄧實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者也。國學者,與有國而俱來,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生是國,則通是學,知愛其國,無不知愛其學也。』將愛其國與愛其學聯繫在一起,故國學是在清末民初的愛國熱潮下興起的。

  國學與國學教育,又是針對西學並與西學相伴而行的。在內憂外患的壓逼下,尤其是在歐風美雨的沖刷下,面對全盤西化的思潮,梁啓超說:『吾不患外國學術思想之不輸入,吾惟患本國學術思想之不發明……凡一國之立於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質。欲自善其國者,不可不於此特質焉,淬厲之而增長之……不然,脫崇拜古人之奴隸性,而復生出一種崇拜外人、蔑視本族之奴隸性,吾懼其得不償失也。』『五四運動』後的30年,一方面是西方文化鋪天蓋地而來,另一方面又是國學教育辦得最好的時候。在那個時期的家庭、社會、學校教育中,國學都是重要的內容。從學齡前到小學,從中學、中等專業學校到大學,包括教會學校,都有紮實的國學基本知識與中國人做人做事之道的教育,值得我們今天效仿。

  國學的內涵非常豐富,章太炎把固有學術文化、經史子集等都納入國學,他的【國學概論】講了小學(文字學)、經學、諸子、佛學、理學、文史、制度等。鍾泰的【國學概論】講六書、聲韻、章句、六藝(六經)、諸子、目錄、漢宋異同、文章體制等。朱自清的【經典常談】,講的是【說文解字】、【五經】(分別講)、【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錢穆的【國學概論】類似思想史,講孔子與六經、先秦諸子、焚書坑儒、兩漢經學、漢末批判思潮、魏晉清談、南北朝隋唐的經學與佛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與民國學術。可見國學範圍雖然博大,但從國學教育而言,總是相對簡約的,大體上要了解所謂國學,無不從認識漢字開始,故必須了解一點古文字學(含聲韻、訓詁學),進而了解一點經史子集的初步,了解一點古代思想史。

  我們不能把國學狹隘化。第一方面,國學不只是漢民族的學術文化,它包含了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學術文化及其與漢民族的交流史;第二方面,國學不只是上層精英傳統,還包括小傳統,如民間民俗文化,各時段各地域各民族的傳說、音樂、歌舞、技藝、建築、服飾、禮儀、風俗、宗族、契約、行會、民間組織等,如今天的某些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方面,國學還包括歷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傳入、西域學、佛學及其中國化、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的內容與歷史過程等,都屬於國學的範圍。當然,我們必須明了,國學、經史子集等,並不是漢民族的專利,其中包含、匯聚了歷史上多民族的智慧與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共同擁有的文化精神資源。

  國學教育總要抓住最重要與根本的東西。鍾泰說,讀書要有指南,猶如旅行要有舟車與地圖,但到窮極處,一定不要忘了目的地,即歸趣。他認為,國學的歸趣在義理。我們知道,義理是考據、辭章的靈魂。在國學的多層面中,最高的層面還是國魂,即中華民族的主要精神的方面,那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之所以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特質處。

  儒學的範圍也很大,但相對於國學來說要小得多,我們不能把這兩者等同起來。但另一方面,儒學又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中國文化無疑是多元多樣的,儒學只是其中一部分。傳統中國社會的歷史文化無疑是流動與變化着的,儒家文化傳統也是流動與變化着並與其他文化傳統相交織的。但2500年來,儒學滲透到全社會上下,適應、調節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並指引人們的生活,落實在政治制度、社會風習、教育過程以及私人修養與性情陶冶之中,是中國乃至東亞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情感方式和價值取向的結晶,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極具草根性。儒學實際是東亞與我國走上現代化的基礎與鋪墊,它在未來的發展中將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所謂漢學,又叫中國學,是外國人,特別是西方學者研究中國歷史與現實之文化學術的通稱。漢學與國學完全是可以不相干的。我們尊重也借鑑海外漢學家與漢學的研究成果,但要注意,那些研究多為兒粗節,缺少內在精魂。外國人視漢學(中國學)為純客觀對象,而本國人對國學自然地投入主觀情感,懷抱溫情與敬意的心態,而且身體力行。

  國人有義務接觸本國經典,國人對國語、國文、國學應有起碼的修養,反過來,國學又滋養國人。希望教育部門、社會與家庭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中,特別是在國民教育中更多地加入國學的內容,營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不能把國學狹隘化。國學的最高層面是國魂,即中華民族的主要精神的方面,那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中國文化之所以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特質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