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計劃生育血債太多,如果停止計劃生育會有很大的政治成本,只能慢慢過渡,自然停止,讓人民慢慢淡忘這個政策。 我對這種觀點不敢苟同。停止計劃生育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政績,是影響今後數千年國運的政策,這麼大的一項政策調整必然有一些政治成本,這種成本是應該付出的,是值得的。有投入才有收穫,不能指望無本萬利。不能指望連陣痛都沒有,就能生孩子。 人命關天的事情,歷史總會有一個說法的,何況計劃生育損失的是數億人命!報應的越晚,報應也越猛烈。計劃生育還沒有遭受報應,是因為人口再生產有二十多年的周期。 從上海2010年『11・15』火災事件可見,在危機沒有爆發之前,什麼都不會發生,歌舞昇平,照樣能成功舉辦世博會。但危機一旦爆發,就不是政府所能掌握的了。上海火災事件畢竟只損失了58位人命,但網絡就有要求『為上海火災引咎辭職』的呼聲了。而計劃生育損失的是數億人命,危機一旦爆發,政府根本就掌握不了主動權了。現在擔心停止計劃生育會出現人口井噴,難道就不擔心不停止計劃生育的危機井噴?計劃生育的鍋蓋總是要揭開的,捂得越久,今後衝力越大,破壞力越強,足以破壞一切!領導人太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多決策智囊都幹什麼去了?難道真的只是腎囊?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如果中央政府不明確停止計劃生育,基層領導是不可能慢慢放鬆計劃生育的,而只會變本加厲抓計劃生育的,因為抓計劃生育有豐沛的利潤,而且沒有政治風險。比如,廣東省以前計劃生育抓的比較松,但這幾年張楓出任計生委主任以來,抓計劃生育非常極端,2010年電白縣甚至動用法院力量幫助計生委(對不繳納罰款的判刑3年)。 2010年青島市北區人民法院執行局50多名幹警兵分4路對違法生育且拒不履行社會撫養費繳納義務的被執行人進行強制執行。 2010年11月16日山東省郯城縣港上鎮蔡官莊村村民馬鳳華之妻,被村幹部以小兒子未婚先育為由,將其抓去,軟禁在顏胡村一黑屋內,百般恐嚇,毆打致死。 湖南省這些年在『抓計劃生育就是抓生產力』的指導下,抓計劃生育比1980年代還要過分,2009年3月湖南冷水江村民段偉文因拒絕結紮,被計生辦關押,摔死。段偉文的兩個年幼的女兒現在雖然還不懂仇恨,但她們長大之後會『淡忘』這些事情?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大背景下,2010年11月15號上午,河南方城縣博望鎮政府主管計生領導及鎮計生辦工作人員和方城縣法院工作人員(5、6輛 車),對該縣博望鎮毛莊村五組一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村民執行社會撫養費徵收,將超生二胎的村民王海江用手銬銬上了車,強制扭送當地鎮政府途中,王海江『離奇』『意外』死亡。 王海江2歲的小兒子還不知道什麼叫離去,也許他感覺再也叫不醒他的爸爸,但這種『感覺』今後會變成什麼? 可見,不但需要明確果斷地停止計劃生育,而且需要揚起巴掌,防止基層政府因為利益考慮而在停止計劃生育上消極怠工。 現在知識精英嘲笑超生農民愚昧無知,但歷史會證明中華民族的未來正是由無數『愚昧無知』的農民偷偷超生出來,但卻是付出了慘重的血的代價! 1980年代也曾出現過一些極端事件,但當時在人口學家和計生委的『緊急避險』理論的恐嚇下,大家(尤其是知識精英)都認為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且當時容易控制輿論。但現在計劃生育理論已經破產,計劃生育已經是人人喊打,繼續計劃生育(即便是二胎方案)的政治風險極大。並且網絡時代,輿論是控制不了的(比如冷水江段偉文事件,我一開始就隱略知道了,但當時地方政府控制輿論很嚴,我的親朋都不敢告知我詳情,死者的送殯過程有警車全程監督護送,且禁止一切採訪與拍照;但後面還是在網絡曝光了)。在這種大眾心態之下,接連發生計劃生育惡性事件,必將勾起人們痛苦的回憶(其實是被政策壓制下的『被動遺忘』),演變成系列社會不穩定事件,甚至可能形成燎原之勢。那個時候『多難』就不能『興邦』了,而是會『毀幫』的。尊重生命是最高層次的普世價值,如果不能尊重生命、不能及時停止計劃生育,空談普世價值就是非常虛偽了。光是阻止停止計劃生育這一項,就足以抵消其他任何政績。 乘着人口危機還沒有全面爆發,果斷停止計劃生育,並改善民生,提升生育率,改善人口結構,可以將計劃生育所造成的後果降低到最低,可以給歷史一個了斷,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如果十二五規劃還不停止計劃生育,是舊仇之上又添新恨。 現在各派都在推責任,這些年人口學界私下裏一直說是『國務院領導』多次拒絕了學者調整人口政策的建議。2010年2月4日,國家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在南方十二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座談會上傳達了『國務院領導』有關人口計生問題的重要講話,指出『十二五』期間必須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 1980年【公開信】說獨生子女政策只能實行30年。作為1980年參與獨生子女政策田雪原最近也對【t望東方周刊】說:『制度設計之初,目的便是「控制一代人生育率」』。田雪原將現在還不調整人口政策的責任往國家領導人身上推了。 【財經】雜誌成了計生委和人口學界的傳聲筒,發表系列文章宣傳他們的各類二胎過渡(如『單獨二胎』)方案,為錯誤人口政策進行輿論造勢(就像1980年的【光明日報】)。2010年11月初,一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向【財經】記者確認,關於『單獨二胎』的調整方案,國家人口計生委已提交國務院。國務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事關重大』。【財經】雜誌再次將矛頭指向『國務院領導』。 宰相肚裏能撐船,『國務院領導』笑納了各方的指責。但權力再傲慢,在歷史面前也是很渺小的。現在不給歷史一個說法,今後歷史必然會給你一個說法。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經結束,政府已經掌握了人口政策調整的主動權,如果2011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還不停止計劃生育,哪位『國務院領導』承擔得起歷史責任? 因此,我對國務院相關負責人的『事關重大』有不同的解讀:拒絕人口學界和計生委的各種二胎過渡方案(其實只是揚湯止沸的方案,等於再次綁架國家領導人,讓領導人背下千古罵名),等待人口普查結果,掌握主動權,然後在十二五期間一舉停止計劃生育(釜底抽薪)。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