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兩大閃亮點: 1、是近年第一次沒有提『穩定現行生育政策』的政府工作報告。 2、將人口視爲優勢(市場優勢、勞動力優勢),尤其是突出了人口的消費作用。 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穩定計劃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 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穩定現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問題。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繼續落實現行生育政策。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現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 2009年政府報告首次沒有提『穩定現行生育政策』,而只提『穩定低生育水平』。從字面意義上看,是可能調整人口政策的。因爲中央期望的『低生育率』是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確定的1.8(其實應該在2.3以上才行),而不是現在的1.2-1.3。而要真的將生育率穩定在1.8,那麼就需要調整人口政策。事實上即便停止計劃生育也難以將生育率提升到1.8的。 也就是說,今年在適當的時候進行人口政策調整(甚至停止計劃生育),是符合政府工作報告『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 2009年兩會的核心議題是金融危機引起的就業問題。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擴內需、保增長。堅持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作爲宏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爲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戰略方針和根本著力點,增加有效需求,加強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那麼溫總理的的信心從何而來?2009年3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公布了答案: 溫家寶說:我想再強調三點:第一,中國正處在市場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時期,也處在消費擴大和結構升級的時期。中國13億人口有9億農民,如果你到農村去看,我以爲,在那裡有多少的投資都不算多。中國的市場無論從人口和面積來看,都比歐美的市場更大。第二,中國有充沛的勞動力資源,而且有眾多的人才優勢。雖然當前就業存在困難,但從長遠看,這是發展的重要條件。第三,經過十年多的改革,中國的金融基本是健康和穩定的,這對於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可見13億人口(包括9億農民)是溫總理的信心來源。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優勢資源。人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多,市場大,勞動力也充足,這兩個要素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從『以物爲本』到『以人爲本』是一個里程碑似的進步。從『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到『人口資源是第一資源』又是一個歷史性進步。認識到『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說明看到了人是生產者。認識到『人口資源是第一資源』,說明看到了人的全面意義。 人民網在直播直播溫家寶總理的記者見面會的同時,也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龍教授進行解說(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732090312182624_ctdzb_001)。 毛教授說:『剛才(溫總理)講到了一點,我們實際上可以把人口當作資源,而不是當作負擔。我們過去老講『人口紅利』、人口負擔。有一段時間說人多力量大,有一段時間說人口與資源、環境負擔太重。一直不好好開發人口資源。我覺得這次是很重要的政策信號,我們要把人力資本當作資源,而不是當作負擔。人力和財力如果匹配的話,經濟發展的勢頭是很好的。世界上很多國家,入口密集的地方往往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而不是說人口稀缺的地方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地方。沿海地區原來人就多,現在人更多了。美國的加州,一個地方就比好幾個州。他在強調兩個方面,我們過去更多的是強調外向型經濟,但是外向型經濟的結果就是使得國際上的金融危機對我們有影響,但是另外一點,實際上我們的沿海地區的發展基本上還是外向型經濟,要和國際接軌,或者說融入到國際經濟當中去,這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他說的這一點,實際上是爲了加強信心,在內需方面,大家還要使足勁,不要老是指著外面的。 筆者非常認同毛教授的解說。筆者在【大國空巢】一書和【從金融危機看停止計劃生育的急迫性】一文(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2/15/content_869535.htm)已經分析,人口決定消費,消費決定需求,需求決定生產,有生產才能提供就業。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勞動力與總消費人口比例在50%左右或以下。而中國由於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減少了年幼消費者,勞動力與總人口的比例高達63.5%,只能依賴國際市場提供就業機會。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向中國進口減少,中國出現失業潮。今後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就只能依賴內需。發展內需就必須一方面提高消費者的數量(停止計劃生育並鼓勵生育,讓主流家庭養得起三個孩子,使得生育率恢復到世代更替水平),一方面提高人均消費者的購買力(提高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並健全社保制度,降低教育、醫療等民生成本)。 很多人對筆者這一觀點並不認同,比如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李銀河教授在【計劃生育可以叫停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0bzc1.html?tj=1)里駁斥我的一篇文章說:『文章還提出了鼓勵生育的一個最荒謬的理由:爲了拉動內需,說一旦人口減少內需會萎縮。先生,20億人每人消費1000元跟10億人每人消費2000元,內需量是一樣的。我們應當讓現存的貧困人口活得更像人樣,而不是再弄出幾億人來拉動內需,這不是明擺著的?莫非你腦子真的進水了。』 其實,李銀河的觀點是錯誤的。作爲一個國家,有什麼樣的生產水平,就有什麼樣的消費水平,就業機會更取決於人口數量,而不是人均收入。一個蘿蔔一個坑,有多少的人口,就有多大的消費市場,就有多大的需求,就有多少就業機會。減少人口之後消費自然減少,哪裡還有就業?比如,窮人買件衣服,可以提供一個低工資裁縫一天的工作機會;富人買件衣服,可以提供一個高技藝、高工資裁縫一天的工作機會,富人總不至於里三層外三層穿一大堆廉價衣服吧?日本4萬多億美元的購買力只能提供0.67億個左右(總人口的50%左右)的就業機會,而印度3萬億美元的購買力卻能提供5.1億個左右(總人口的50%左右)就業機會。日本對低附加值的產品需求有限,而單位消費量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所提供的就業並不多。以購買力計算,印度2007年人均GDP爲$2,600,這個購買力大概可以提供一個餐館服務員的一年就業機會;日本2007年人均GDP爲$33,500,但是也只能提供一個餐館服務員一年的就業機會。 一些經濟學家也沒有弄清人口與就業的關係。比如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認爲,寧要老齡化,也不要不充分就業。殊不知,歐洲各國的經驗表明,老年化不但導致勞動力短缺,也增加就業壓力。勞動力短缺並不意味著充分就業,年輕人能勝任的工作,老年人並一定能勝任,這是一個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就像計劃生育引起性別比失衡一樣,今後一方面出現『女人不足』(年輕),1996年至2005年出生嬰兒的性別比達127,加上部分女性單身,意味著今後打光棍的男人比例將接近30%;另一方面,又出現『女人過剩』(老年),女人比男人長壽(比如壽命已經比較平穩的西方國家,1992年男人平均預期壽命爲73.7歲,女人卻爲83.8歲),由於獨生子女政策,大量老年女人將老無所養,成爲『過剩』人口。總不能要二三十歲的年輕男子娶七八十歲的老年婦女吧? 毛壽龍教授認爲溫總理的講話『是很重要的政策信號』,筆者非常認同毛教授的這一判斷。其實胡錦濤總書記的十七大報告就已經有很重要的政策信號。 通過降低人口分母能夠提高人均GDP,是人口學泰斗鄔滄萍教授等主流人口學家最爲得意的『理論創新』,也是中國計劃生育最重要的理論依據。受這一理論的困擾,中國人口政策遲遲得不到調整。但是胡錦濤總書記十七大報告終結了這個理論。 十七大的以人爲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爲誰發展(發展爲了人民)、靠誰發展(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如何分配(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而理順了GDP分子與人口分母的關係:發展爲了人民,而不是爲了發展而減少人口;發展依靠人民,GDP是依靠人民的勞動和消費而增加的,人口是『母』,GDP是『子』,沒有『母』就不會有『子』;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創造的GDP應該服務於人口本身的發展,恢復人口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胡錦濤總書記最偉大的人口學思想。 停止計劃生育才能保持合理的人口結構,才能有足夠的人口,才能有大的市場和充足的勞動力,中國經濟才能持續發展。中國的人口優勢不僅給溫總理帶來信心,也給國際社會帶來信心。發達國家的政要們對中國這次在對付國際金融危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高度評價的。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李建新說:『開放我國的生育政策,不僅天塌不下來,而且因爲中國人口的穩定健康發展,還將撐起世界的未來。』誠哉斯言! ---------------- 這篇文章在新華網(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64150613&pg=6)和博客中國(http://www.blogchina.com/20090317685138.html)都已經放出來了,網易怎麼還沒有放出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