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古代吃貨的悲喜劇:宰相因路邊吃餅被斷送前程(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6-9 00:25|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2144|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北夢瑣言】記載,在唐朝滅亡後不久的四川,有個叫趙雄武的官員,當過好幾任地方官員,趙大人廉潔奉公,官當得很乾淨,同時食品也做得乾淨漂亮,『嚴潔奉身,精於飲饌』,是清官美食家,尤其善於做大餅,人稱『趙大 ...

【北夢瑣言】記載,在唐朝滅亡後不久的四川,有個叫趙雄武的官員,當過好幾任地方官員,趙大人廉潔奉公,官當得很乾淨,同時食品也做得乾淨漂亮,『嚴潔奉身,精於飲饌』,是清官美食家,尤其善於做大餅,人稱『趙大餅』。他從來不請廚師,飲食方面他自己操作,當然,憑他的手藝也沒人敢到他家應聘廚師,打下手的有十五個,助手們都穿着窄袖子的工作服,而且衣着一定要乾淨,『皆着窄袖鮮潔衣裳』。

      趙大人是位敬業的美食主義者,哪怕家裏只請一個客人,也要各色菜餚俱全,山珍海味樣樣不缺,哪怕是王侯之家都趕不上。

      且說他造的大餅,每一張大餅需要三斗麵粉做料,不知道是不是膨化的效果,餅出來後有幾間房那麼大,『大於數間屋』。個頭大,味道如何呢?據說皇宮裏頭舉行宴會,豪宅大院舉辦宴席,都要買他做的餅,比房間還大的漢堡包堆在宴會上,那效果也夠喜感的,賓客們剖分而食,讚不絕口。
 
      大唐版愛情麵包屋

      這餅是怎麼做的?對不起,歷史沒記載,只能歸咎於趙大餅知識產權意識太重,哪怕他最親密的親人朋友,都不能得知他制餅的秘籍。哎,這張大餅永遠畫在歷史的天空,再也造不出來了。

      政界和軍界的官員躋身廚師界,高官的老婆也有從事飲食製造業的。

貞觀年間有個名相叫馬周,這小子愛喝酒,得罪地方官一大把,混不下去了,來首都長安找前程。他投靠一家餡餅店的女老闆,女老闆介紹他進入政界,認識了一位名叫常何的將軍,當了將軍秘書,然後才華掩蓋不住,被唐太宗賞識,一路青雲到大唐帝國國防部長。不知道是溫溫柔柔的女老闆感動了他,還是女老闆甜甜美美的餡餅打動了他,或者兩者兼有,富貴後的馬周娶了這位餡餅西施。這個故事來自【定命錄】。

      其實,馬周夫人在長安飲食街是頗有名氣的,當時的風水界名士袁天罡和李淳風都吃過她做的餅,可能太好吃了,兩人大肆吹捧餡餅夫人:『這位女士看相富貴不可擋,怎麼會屈尊在此賣餅呢?(此婦人大貴,何以在此)』由此不難推測,馬夫人(註:並非天龍八部裏的馬夫人)在當時的長安已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很可能是憑自己的影響將當時的男朋友馬周引入政界。這是飲食界和政治界混搭的典範。

      由此可見,其故事真可以寫成一部大唐版【愛情麵包屋】,多事者完全可以據此拍一部電視劇,或名:大唐餡餅夫人。講落魄才子馬周與唐朝餡餅西施合手,在長安飲食街大展身手,然後從飲食街進入政界,收視率應該不俗。

笑料:皇帝強人所難吃乳酪 吃壞愛卿肚子

      皇帝自然是吃貨。著名的三郎唐玄宗,喜歡用鹿血煎鹿腸吃,此菜名為『熱洛河』。天子與臣下同樂,覺得不應該獨食,因此又賜給安祿山和愛將哥舒翰吃。

      有些皇帝比較重口味,例如有『小唐太宗』之稱的唐宣宗喜歡吃游牧部落的乳酪餅,美其名曰:『銀餅』。當時的翰林學士韋澳很受他的待見,後來成為最佳長安市市長。

有一年,唐宣宗在太液池避暑,忽然想起要關照這位親信,於是把韋大人和另一位學士孫宏叫過來,談了一會工作學習,宣宗高興起來,就賜給兩位幹部吃乳酪餅,他老人家以為自己重口味,人家也是重口味。

      韋大人本來就厭煩這油膩的東西,可如今皇恩浩蕩不得不吃,結果腸胃受不了這重口味食品,而且當時太液池皇家療養中心用的不知是什麼空調,大暑天卻『寒氣逼人』,肥膩食物加上凍人的溫度,兩位大學士腹瀉好幾天,真是聖恩消受不起。唐敬宗也是個吃貨,喜歡米飯裏面加乳酪。

      皇帝好吃,隨從也免不了。大唐王朝皇家衛隊都是吃貨。【盧氏雜說】記載,皇家衛隊每次接到任務隨從,任務完成之餘,最喜歡的就是吃,尤其喜歡吃雞鵝。當時的市場價格是兩三千錢一隻鵝,派人到市場上按人頭數買鵝,用火去毛,又去內臟,往裏面填上肉和糯米飯,用五味調和。別以為是把鵝直接烹飪,還得殺一隻羊,也去毛,用火燎乾淨,再去腸胃,把鵝放羊身體裏,至於每隻羊放多少只鵝,未交代。

      縫好羊皮後,燒烤,『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一熟,馬上去掉羊,取出裏面的鵝,用手捧着吃,羊肉卻不吃,大概是味道已經滲透到鵝肉上去了,這道菜的名稱如今聽起來很洋氣:『渾羊歿忽』。吃貨們看到這裏千萬別流口水。

      劉哥曰:

      其實,一個人對某個地域,某個群體,甚至某種感情的留戀,很多時候是站在味覺角度進行的。剛來廣州念書,半夜思念家鄉,是從舌頭開始思念,不想家鄉的山,不想家鄉的水,也不想家鄉的人,就想家鄉的干燒辣椒,記得每回用餐前省事不想做菜,於是將青紅辣椒放在煤火上烤,烤得雲煙氤氳,烤得辣氣蒸騰,然後用菜刀刀柄碾平烤熟的辣椒,撒上鹽,和着米飯大嚼,胃口大增。在暨大念書時,最想家裏這道菜。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彈彈口水還是可以的,口水流吧流吧不是罪,這個能不能稱之為舌尖上的思念?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