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鍾華生
在中國作協公佈的2012年擬發展會員的公示名單中,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位列其中。雖然公示時間已過,但對於此事的爭議依然在發酵。 眾多議論聲中,有對於丹與作協的直接質疑,甚至冷嘲熱諷;也有人解釋於丹事實上已出版了幾本作品,在寫作上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她加入作協算是『名正言順』。 於丹有沒有資格加入作協?她出版的圖書在文學性上該如何評價?從『電視學術明星』到『作家』,於丹的身份不斷『疊加』,與她長期受到的『熱捧』與爭議又有什麼關聯?昨日上午,深圳商報記者帶着這些問題採訪了多位學者和文化評論人。 爭議集中在她的公共形象 記者留意到,公眾輿論對於丹加入作協的評論,主要有幾方面的觀點,比如,她究竟是不是作家?她在電視中的講述內容,以及她在書中的觀點究竟有沒有明顯錯漏之處,會不會對觀眾和讀者造成誤導?她在學術文化界的『躥紅』究竟正不正常?實際上,這些爭議在近幾年一直都伴隨着於丹。 於丹本人在回應加入作協的原因時說:『過去我出書後,涉及維權方面的事情,一般都是新聞出版總署在和我聯繫,我就以為我是歸這個系統管。後來,有一次在做文化活動,正好見到中國作協的人,對方說「對啊,你應該加入作協的」。然後,我就給作協提供了材料。』 中國作家協會新聞發言人陳崎嶸則透露,於丹是作協會員提名推薦加入的,她的作品不好歸類,所以放在『其他』類裏。深圳市作協副主席、深圳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南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實際上目前作協的會員大多數為業餘作家,傳統意義上的專業作家已經越來越少了。『作協的會員往往包括了作家、詩人,還有資深文學編輯、大學文學專業的教授。如果於丹以文學教授的身份加入作協,估計也可行。』 知名詩人、學者葉匡政告訴記者,從於丹出版的圖書來看,她的作品多數為電視講座的底稿文本,可以歸入大散文的範圍。『其實這並不是問題,因為現在對作家的類型已經沒有太明顯的區分,未來文學也會涵蓋、消化更大的寫作範圍。』葉匡政認為,於丹加入作協所形成的爭議,實際上最終還是集中在對於她的公共形象的爭議。『於丹一開始是在電視上講【論語】,這在當時有一些新鮮感,她也因此而受到追捧。但後來隨着她在媒體曝光次數的增多,人們也留意到她經常「投媒體所好」,甚至講出一些違背常識的觀點,以維持她在媒體與公眾視野中的影響力。』 是否造成誤導 屬學術評價層面 葉匡政認為,於丹和其他一些學者成為『電視學術明星』,實際上也屬於知識分子的『公共學術』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拉近學術與公眾距離,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一些知識分子的頻繁曝光,發表一些代表社會良知與責任的觀點,也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於丹並非如此,她有時會拋出一些讓人反感的觀點,比如她講出一些「為權力辯護」的話,這不僅會使她受到質疑,也會使公眾對知識分子的形象產生一種理解上的偏差。』 在南翔看來,於丹之所以會受到關注,也應該分兩面來看,比如她起碼普及了古代經典作品。『至於她的觀點站不站得住腳,是否會造成誤導,那就是學術評價的層面了。』 實際上,於丹在解讀【論語】、【莊子】的過程中,確實產生一些很有爭議的觀點。比如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李零在最新一期【讀書】雜誌上發表文章,談到孔子所稱的『小人』時,就特別提到了於丹將『小人』曲解為『小孩』。諸如此類批評,甚至對於丹的直接『炮轟』,在網絡上更是隨處可見。對此,葉匡政認為,於丹本身的專業領域是電視傳媒,這與她在『百家講壇』中『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術形象相互是『錯位』的。這也是於丹一直受到質疑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她的關注沒必要太『熱鬧』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於丹最近頻繁在媒體中出現,包括上雜誌封面,在知名網站上點評高考作文並向考生送祝福,在多座城市開講座等等。事實上,這一切伴隨着的是她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 『知識分子的頻繁露面是沒問題的,關鍵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出現。於丹的頻繁出現多數是為了推廣新書等商業目的,甚至講出一些違背知識分子形象的話。』葉匡政認為,這也是許多人發表大量批評於丹的觀點的原因。 南翔認為,從於丹點評高考作文來看,可以發現她『盯住了中學生市場』。『實際上她很聰明,從廣泛的電視觀眾,到龐大的中學生市場,她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受眾。所以,我覺得即使是於丹看到對自己的批評或者熱議,她都會「偷着樂」,因為她受到關注了。』南翔說,與幾年前於丹『大熱』時一樣,對於她的評論和關注都沒必要太『熱鬧』,不然就會走進所謂『電視學術明星』所設下的炒作圈套。 來源:深圳商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