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教你幫寶寶擺脫便秘煩惱 大便性狀及次數是判斷人體生理功能及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尤其對於嬰幼兒來說,有什麼不舒服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很容易延誤病情。 嬰幼兒便秘,對家長來說是件頭疼的事情。嬰幼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症,指大便干硬,隔時較久,有時排便困難。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癒;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絕大多數的嬰幼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後,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裡的糞便更加乾燥,便秘症狀更加嚴重。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澱粉),則大便乾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後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鬆弛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嬰幼兒便秘的治療應首先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呆小病等)。對單純性便秘小兒,要改善飲食內容,多飲水,多吃含纖維素的穀物、蔬菜,同時訓練小兒按時排便的習慣。藥物治療只在必要時臨時應用。 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便秘,可以添加菜汁、果汁,番茄汁,4個月後加泥狀食物,如菜泥、果泥。人工餵養的寶寶較易便秘,一旦發生,可將奶量酌減,增加輔食,要適時地添加潤腸輔食,如蔬菜汁、新鮮水果汁、西紅柿汁等。一般這類果汁,自己可以在家裡製作,又方便又衛生,一次不要做太多,讓寶寶一天吃上幾次。到了寶寶4個月以後,就可以吃些菜泥或果泥了。另外,每天要保證寶寶有一定的飲水量,不能因為牛奶中含水分,就不給寶寶喝白開水。 訓練排便習慣。要教寶寶如何用力排便,形成習慣後,一抱寶寶到廁所擺出姿勢,他就知道要拉便便了,就會開始用力。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當寶寶玩耍時,突然不動,臉漲紅,就是他要拉便便的信號了。大孩子可主動扭動屁股及腰部等,增加腸蠕動。大便時不要讓孩子看書和聽音樂,要專心排便。 對於長期便秘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調整腸道功能的保健食品。另外,每天晚上為寶寶做順時針的腹部按摩,也是很有效果的。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