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現代化經歷了一個從物質技術層面的被動學習,到政治制度層面的逐漸覺悟,再到思想文化層面的深刻反思的過程。作為思想文化的創造者、繼承者和變革者,文化的現代化即人的現代化。隨着現代化進程的深人展開,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核心與目的,是社會整體現代化的精神源泉與動力。在中國,人的現代化是相對於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而言的,因此人的現代化既是一個歷史的範疇也是一個文化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看,人的現代化是指隨着中國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而發生的人的相應轉變過程。從文化的角度看,人的現代化是指人在精神上脫離和超越傳統文化,並逐漸獲得現代性的過程。因此,對傳統道德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以及現代性精神內涵的獲得構成了人的現代化的兩條基本線索
一、對傳統道德文化內涵的理性考察 希爾斯在【論傳統】一書中認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除去其個體特性差異之外,都是對他們出生前人們就一直在做、一直在想的事情的近似重複。" 『新事物的形式與實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度存在的事物,並且以這些事物為出發點和方向。傳統是在過去形成並延續至今,在人們的生活中始終起作用的活着的東西,對於生活於其中的人們而言,不管喜歡與否,傳統就是生活本身。 在中國,傳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性概念。從經濟角度看,它意味着以家族為本位的自然經濟、農業文明;從政治角度看,它意味着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從文化的角度看,它意味着三綱五常、修身養性又兼濟天下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從自然經濟和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度中提煉和升華出的一種道德智慧、道德文化。儒家文化最初表現為變革時代以孔孟為代表的道德智慧,以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黝百家、獨尊儒術』為標誌,逐漸轉化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因此,儒家文化實際上有兩種形態:一種是春秋時期由孔子創立,後經孟子、荀子發展而成的原生態的思想體系;另一種是漢代獨尊儒術之後被意識形態化的儒家思想。作為前者,『它的根本出發點是「仁者愛人」的人道主義,理論取向是現世的人文關懷;它主張仁政,強調「德治」;重視人生的價值,強調人格的獨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會理想』。作為後者,經過意識形態化和世俗化兩個方面的發展,已不再是對人類精神的自我反思,而是對現實利益的一種平衡;不是超越於事務和現象之上,具有形而上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而是沉浸在具體歷史情境中,隨波逐流。它以儒家的面目出現,但又常常篡改儒家的原義而行一己之私。 可見,官方化、意識形態化的儒家文化是一種失去了批判性的、異化了的道德文化,而且作為一種政治文化,幾千年來,在官方各種方式的推崇、倡導下日益世俗化,並滲透、熔鑄到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之中,甚至積澱為『集體無意識』,有形無形地支配着人們的精神和作為精神外化的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所以,對人的現代化和現代性精神內涵的獲得形成阻滯力的恰恰是後一種儒家道德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權力本位的政治文化。中國歷史文化素來把一切間題首先看作政治問題,於是,道德文化首先就是政治道德文化,而極具中國歷史特色的政治道德文化是一種權力決定論的價值體系。從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到孟子的『仁者宜在高位』,都清晰地體現了士大夫階層以道德文化主體而問鼎政權的歷史追求和以道德改造政治的文化追求。如果說道德追求的終極目的就是成『聖』,那麼,由『仁者宜在高位』自然可以推導出『聖』者『宜』為『王』的所謂『內聖外王』的政治主張。因此,孔子所開創的『在野論道』的道德文化傳統,逐漸邊緣化,『學而優則仕』成為士大夫階層的主流意識。政治與道德的合流以及知識分子的制度化,使其無法作為社會的良心和正義對政治保持批判的向度。 第二,關係本位的倫理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在理上、情感上以及人生價值的追求上具有強烈的相互依賴性,而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雖然同樣存在某種相互依賴,但是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方式或生活方式是人在心理上、情感上以及人生價值追求上對神的依賴,或對自身的依賴。中國文化中制度聽命於人及人際關係,再好的制度安排也可能被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際關系所打破,所以,中國社會中人與人的整合方式主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儒家特別強調『為政在人』,並主張『任人惟賢』、『任賢使能』;重風氣,重教化,『移風易俗』、『正人"而後正天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以禮讓治國』,『禮大於法』,反對嚴刑峻法的法家政治。 第三,群體本位的價值理念。中國傳統文化是群體理性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倫理文化。在處理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問題上,以儒家價值觀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就是群體主義思想,其基本精神是追求和諧統一,即在維護群體價值優先的前提下,認可和尊重個體價值,並主張以『禮』為中介,『禮之用和為貴』,通過個體對群體的倫理認同和義務承擔形成群己和諧、『群居和一』的社會格局。從『詩經』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到賈誼在『治安策』中說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反覆強調的都是群體優先的理念。這種價值理念,要求人們一切行為以維護群體利益,保證群體和諧為目的;家國同構,家族是縮小了的國家,國家是擴大了的家族,家、國、天下是統一的。在近代,受現代化浪潮的衝擊,傳統的家族本位觀念被打破,但取而代之的不是現代性意義上的個人主義,而是國家主義。康有為【大同書】就認為家族意識妨礙國家意識,因而主張去私產、廢家庭以增強天下意識。 二、對現代性精神實質的具體分析 作為後發外源型現代化,現代性對於中國文化傳統而言,是異質的,二者的衝突在所難免。中國人的現代化就是在傳統與現代的激烈衝突中艱難地獲得現代性精神內涵的過程。 何謂現代性?它是一種物質、體驗,還是一種時間意識?是一種文化的總體性,還是社會的歷史進程?是單一的還是複合的?在近年來關於『現代性』的研究中,學者們觀點各異,莫衷一是。 衣俊卿認為,『現代性就是西方工業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生成的、與傳統農業社會的經驗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對的一種理性化的文化模式和社會運行機理,它是人類社會從自然的地域性關聯中「脫域」出來後,所形成的一種新的、「人為的」理性化的運行機制和行為規則。 萬俊人認為,西方社會的『現代性』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個人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而從根本上說,隱含在這三個基本要素背後的核心理念則是自由主義,更具體地說,就是個人權利或個人主義的人權觀念。這種個人主義的權利價值觀念和取向,不僅導致了西方現代社會和現代文化的內在分化與衝突,埋下了社會價值關係分化衝突的禍根(如社會正義安排和公平分配等問題),而且更為深遠的是,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和膨脹的人類『自我中心主義』,誤導了現代人的基本行為方式和道德。 周穗明認為,所謂『現代性』,主要是指啟蒙運動所開啟的近代西方社會現代化的基本原則,即以個人主義和理性主義為中心的、處於主流地位的現代西方文化觀念。理性主義是『現代性』的根本特徵,個人主義是『現代性』的第一要義。『現代性』在現代社會中可以具體歸結為社會領域的世俗化;社會關係的制度化、法制化;經濟領域的工業化、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人類生存狀態的都市化;文化的個性化;等等。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